在系列活动中培育修炼学生心灵美

/ 2

在系列活动中培育修炼学生心灵美

杨云霞    黄晓蓉

德阳市罗江区深雪堂初级中学校

摘  要: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主张学校德育工作从日常做起,以活动为载体,内容具有层递性,科学规范,形成系列,可得拔节的效果。

关键词: 系列活动    德育常态

立德树人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方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针对立德树人这一时代命题, 以农村初中学校为例,每周学唱一首红歌,每周上一节主题班会,每期阅读一部经典名著,每年开展一次 “我当小导游”研究性实践活动,把系列活动作为当前固有的常态来落实完成这份答卷。

一、每周学唱一首红歌。

红歌不但歌词优美,而且一首红歌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唱响红歌传承红色基因,受到革命教育,在红歌中汲取丰富的核心价值营养,激励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唱红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有效方式。红歌唱得人豪情万丈,唱出人们的理想、信念。只有寓教于乐,把抽象的思想教育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中小学是基础教育,也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关键作用和重要影响。因此学校要求班班唱红歌,人人唱红歌,校园广播播红歌,让红歌成为青少年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广大中小学校,应大力倡导开展唱红歌活动,而且要有系列化。

(一)红歌内容:

以初中学校为例,2019年下期红歌系列如下:

周次

每周展播歌曲目录

第一周

《团结就是力量》

第二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三周

《我爱祖国的蓝天》

第四周

《红旗飘飘》

第五周

《唱支山歌给党听》

第六周

国庆中秋放假暂不播放

第七周

《党啊,亲爱的妈妈》

第八周

《我爱你中国》(笛子)

第九周

《中国美》(古筝)

第十周

《保卫黄河》

第十一周

《我们走在大路上》

第十二周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第十三周

《英雄赞歌》

第十四周

《歌唱祖国》

第十五周

《嘀哩  嘀哩》

第十六周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励志)

第十七周

《男儿当自强》(励志)

第十八周

《阳光总在风雨后》(励志)

第十九周

《喜洋洋》(期末复习期间纯音乐)  

第二十周

《步步高》(期末复习期间纯音乐)

第二十一周

《爱拼才会赢》(期末复习期间纯音乐)

2020年上期红歌系列如下:

周次

每周展播歌曲目录

第一周

《国家》

第二周

《我们的田野》

第三周

《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四周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第五周

《我家在中国》

第六周

《春天的故事》

第七周

《我和我的祖国》

第八周

《我的中国心》

第九周

《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第十周

《五月的鲜花》

第十一周

《走进新时代》

第十二周

《爱我中华》(韦唯)

第十三周

《快乐的节日》

第十四周

《天路》

第十五周

《我的未来不是梦》(励志)

第十六周

《少年壮志不言愁》(期末复习纯音乐)

第十七周

《一剪梅》(期末复习纯音乐)

(二)开展形式与评价:

学校利用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下午第一节课前进行五分钟的唱歌,每班文艺委员组织学唱,每周唱一首歌曲。12:10——12:30通过校园广播在周一至周五的“每周一歌”栏目中反复播放该曲目,以便同学们学唱。以学校政教处为主导,各班班主任为主要负责人,将由校团委和年级组进行评比打分并计入班级量化考核。

二、每周上一节主题班会。

班会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开好班会,对学生成长意义重大,对学校德育工作意义依然重大。因此,根据中学德育目标和内容,建立一个能够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实际思想品德素质提高,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层次递进、形式多样、形成序列,各种活动相互联系、能够充分发挥整体育德功能的科学全面的主题班会活动体系。

  七年级侧重于适应性教育、习惯养成教育、集体荣誉感教育、科技创新教育;八年级进行生命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理解感恩教育、网络安全教育;九年级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责任担当教育以及考前心理调适。各种系列的主题班会活动能够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主题班会序列

学段

主题——内容

学年主题

  1. 初中生活我适应——告别童年,走进初中校园。

2. 固我国防我有责——国防教育。

3. 日常行为我规范——学习《中学生行为规范40条》

4. 中学守则我遵守——学习《中小学生守则》

5. 文明礼仪我行动——学习《中小学生文明礼仪》

6. 安全教育我记牢——建立和谐班级,打造平安校园。

7. 诚实守信我为人——诚实守信从我做起。

8.爱校爱班我光荣——集体主义教育。

9.环境优美我舒心——美化环境、我爱我校。

懂规矩

明廉耻

成习惯

10.珍爱生命我幸福——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11.健康卫生我习惯——养成健康卫生的习惯(1)

12.文明礼貌我修身——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2)

13.遵纪守法我养成——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3)

14.学思知行我会学——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4)

15.安全自护我谨记——养成安全自护的习惯(5)

16.宽容友善我快乐——心理健康教育(1)

17.青春阳光我成长——心理健康教育(2)

1.我的初二我做主—— 身心两健乐求知。

2.调节情绪我擅长—— 心理教育(1)

3.律己待人我有度—— 心理教育(2)

4.生活学习我自信—— 心理教育(3)

5.孝敬父母我本心—— 体验亲情话感恩(1)

6.慈母心声我理解——感恩教育(2)

7.严父深爱我体会——感恩教育(3)

8.尊老爱幼我传承—— 弘扬中华美德

9.感恩老师我爱心—— 铭记师恩深似海

懂感恩

守诚信

话青春

10.尊重他人我践行—— 尊重是一种文化。

11.认识自己我能行——完善自我,追求卓越。

12.文明上网我宣誓——拒绝黄赌,绿色上网。

13.爱我家乡我热心——我爱家乡,美丽罗江。

14.团结同学我真诚——珍爱友情,互助伙伴。

15.诚信应考我保证——公平公正,拒绝作弊。

16.健体强身我运动——阳光体育,贵在坚持。

17.社会实践我参与——社会课堂,青春风采。 

1.人生理想我畅想——理想与成才教育。

2.初三生活我主宰——求知·拼搏·成功。

3.良好习惯我来谈——习惯造就人生。

4.凤凰涅槃我觉悟——苦乐年华,克服厌学。

5.青春萌动我正视——男生女生面对面。

6.勤学善思我有招——学习方法大比拼。

7.低碳生活我呵护——简约生活爱环境。

8.勤劳俭朴我做起——勤以修身,俭以养德。

先成人

再成才

我成功

9.遵守交规我安全——交通安全要牢记。

10.我的岗位我负责——青春与责任教育。

11.快乐读书我智慧——读好书,好读书。

12.自强风帆我扬起——阳光总在风雨后。

13.完美人格我塑造——勿以善小而不为。

14.应对中考我从容——考试心理辅导。

15.路在脚下我成功——天生我材必有用。

(二)开展形式与评价

每周周日下午5:00——5:40,围绕主题内容,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而开展的自我教育活动。教研性的班会课要求录像,由学校班主任工作室组织晒课,评奖。常规的班会课由政教处检查。

三、每期阅读一部经典名著。

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在灿烂的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成为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励学的谦谦君子,不仅可以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 ,还能修身养心,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

(一)推荐阅读书目(选读)

学段

上期

下期

七年级

《爱的教育》《居里夫人传》《希腊神话》

《动物农场》

《城南旧事》《八十天环游地球》

《昆虫记》《呼兰河传》

八年级

《呐喊》《名人传》《追风筝的人》《史铁生散文》

《所罗门王的指环》《儒林外史》

《人生》

九年级

《简·爱》《文化苦旅》《梵高传》

《苏东坡传》《论语译注》《苏菲的世界》

(二)开展形式与评价

每周一下午第四节课5:00——5:40学生阅读名著,伴有摘抄或笔记。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在对话和碰撞中看到更多有思想的文字、听到更多有思考的声音。每期开展一次,交流内容包括:这本名著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看过这本著作的感想(原创性)。优秀读书交流稿推荐到校报《翰林文学社》发表,同时班级评选阅读之星。

四、每年开展一次 “我当小导游”研究性实践活动。

春天里,农村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植物的生长,增长知识,触摸春天、热爱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罗江及白马关风景名胜及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丰富自己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自豪感,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以“我当小导游”为契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团结及凝聚力,着力打造班级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时间:每年3月中旬

(三)活动主题:“看罗江·颂家乡”

(四)活动地点及主题:初一组:春花秋月——赏千亩梨花,颂农村新貌;

                      初二组:游学调元故居——收集、整理、感受调元文化;

                      初三组:游学白马关——收集、整理、品鉴三国文化;

(五)活动形式:分年级组(年级组内又以班为单位,班级内部再分组,每个小组或者每两个小组必须有一名老师带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如:翻阅历史材料、摄影拍照、讲相关故事、吟唱相关歌曲、文学创作)。

(六)活动要求

1.班主任要在活动前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卫生、行为规范、安全等进行教育。

2.全体教师随班参加,负责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及学生的组织指导。

3.全体学生穿校服、运动鞋,团旗。

4.活动中,徒步前进,不得乘坐交通工具(特殊情况除外)。

(七) 活动评价:评选优秀习作,每个班要交文学作品(诗歌、散文不限)3至5篇,有意义、有主题的摄影作品3至5张,照片打包传回“政教群”,文学作品交团委存档。优秀作品推荐参加比赛或者向校刊《翰林》推荐。

我校近年来,一直坚持从唱、说、读、观等多维度多视觉,让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畅谈人生体会,以德载文写书评,野外实践爱科学,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学科素养。

2019年学生参加德阳市“阅读名著,学做雷锋,佳作征文”比赛,多人次获奖;参加第三届中小学生“阳光阅读文轩杯”读书征文活动,四川省中小学生“中国梦  我的梦”征文活动,我校共有11名学生获得省级奖,学校获省级优秀组织奖。参加四川省“中国梦•语言梦•我的梦”作文大赛, 6人获一等奖,7人获二等奖,10人获三等奖,优秀奖若干。我校有杨浩月等3人评为德阳市美德少年。中小学是教育的基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还会不断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探索学校德育更多路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