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物理实验,强化初中物理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6
/ 2

巧用物理实验,强化初中物理教学

张彩霞

山东省昌邑市北孟镇第一中学  261318

摘要: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物理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实验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实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提高物理教学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策略;

在初中各门课程中,物理作为实践型学科,其作用在于培养初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教学,不断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实验能力,从而加深初中生理解与认识物理知识,不断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式落后

受过去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影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过于注重在学生知识方面的传授,一味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灌输学生应试技巧,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物理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脱离了实践,从而严重制约着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另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师采用一言堂教学模式,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领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我思考、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生主动性较弱

兴趣是成功的坚实基础,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的最大作用,教师要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物理学科是探究性的学科,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培养初中生的交流探讨能力。然而初中生的交流能力比较弱,不能在交流过程中查漏补缺,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为此,初中物理教师要针对初中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案,培养初中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课堂上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内容来源于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物理学具有其独特的科学实践性。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能力、动手能力的有效方式。由于受到人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新课改提出,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凸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物理知识。通过学者调查发现,在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实验教学只是形式上的应付,学生在物理实验课上没有真正做到从实践角度看问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效率低。

(四)实验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实验教学与教材授课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例如,在教学匀变速直线运动之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公式,教师在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特点进行讲解后,需要通过打点计时器的运动实验展现这一运动模式的形式,并借助纸条上的点推导相关公式。因此,实验穿插在教学中能够起到很好的知识衔接作用。但是很多情况下,由于教学进度紧张或者实验硬件环境不达标,没有办法做到合理化的实验时间安排。教师往往将实验统一安排到本章节结束,只是为了实验而实验,将实验与教学脱离开来。

二、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实验教学开展

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进行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各类初级中学需要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加强物理实验室的建设,从而逐步做到信息化物理实验教学,确保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不要局限于中考,要注重培养初中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进一步重视实验教学,进而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积极转变教学思维,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合理规划教学任务与教学课程,实现让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做指导,让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进一步深入,从而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的目标。

(二)拓展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而展开的学科,其中很多理论都要求用实验进行验证,很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要从实验过程中发现。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生动的实验情景去了解、学习、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但是,在进行课内实验时,受教学时间、空间限制,每个实验内容教师可能只是引导学生展开一次演示性实验,很多学生还处于懵懂状态,这部分实验知识点就研究结束了。对此,教师要组织开展课外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以此加强对实验知识的理解、巩固、熟练掌握。

(三)促进学生自主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良状态,在课上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教师为主要带动者,学生学习相关基础知识时往往缺乏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结果养成了不去独立思考物理基础问题的习惯。大部分学生看似已经完全记住了教师教授的知识,然而在实际运用知识的时候,经常出现对知识理解模棱两可的情况,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入,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养成主动实验,探索相关知识的良好习惯,最终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四)引入信息技术,创新物理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受物理课时的限制,很多实验内容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展开的。因此,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可以对实验知识进行补充,以此增加物理知识储备。学生在课外实验教学中引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开展,降低实验教学难度。比如,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去网上收集一些实验视频,熟悉实验过程,为接下来动手实验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意义深远而重大,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物理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作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抓住以学生为主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初中生自觉开展实验活动,不断提高初中学生的实验探究积极性。学生在实验活动过程中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深化对知识内容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加树.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03).

[2]王泽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