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觉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5
/ 2

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觉醒

陈凤麟 

(合肥市祁门路幼儿园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230031)

    摘要:课程是任何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和桥梁。目前,处于睡眠或者迷失状态是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中普遍存在的情况,其中在生活化中逐渐丧失教育性的课程内容,消解于多元化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陷入混乱无序的课程实施过程,在多元化中无根的漂移的课程评价与反思是最重要的表现。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有睡眠、迷失、觉醒三种状态,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加强幼儿教师理论研究与督导,以园本课程开发为依托,培养教师反思批判能力,不断促进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从睡眠或者迷失的状态中觉醒。

关键词:幼儿教师 ;课程意识;意识觉醒

引 言

所谓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与整体把握,也是教师对课程意义的敏感度与自觉性程度。对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不断促进其课程意识的觉醒与生成是唤醒我国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睡眠或者迷失状态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幼儿学前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是使幼儿园教育走出困境的重要举措。

一、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对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迫在眉睫。目前,处于睡眠或者迷失状态是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普遍存在的现状

(一)课程开发能力不足

一方面,在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着课程与教学的二元对立局面,教师这一角色的实质是课程专家所制定的课程计划的忠实执行者,从而使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创造能力逐步衰退甚至丧失。另一方面,在课程活动中,教师不过是预定课程计划被动的消费者,缺乏自己的思想、创造和话语,教师的行为缺乏应有的活力,因此教学不断走向机械的、技术化的程序。

(二)课程主体地位被蒙蔽

教学实践活动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幼儿,他们是教学实践活动固有的性质所决定的。但是,照章办事的程序性劳动是长期以来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的真实写照,幼儿教师被专家制定的课程束缚了自己的思维,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应的幼儿则成了被动吸收的机器,教学走上无人的物流轨道,教师没有成为真正的课程改革主体。 “主体地位被蒙蔽”的教学已失去了教学的本义。

)课程评价与反思能力不足

幼儿教师应该在备课、教学活动进行中以及教学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思。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只需要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循规蹈矩地实施教学,不需要对课程的好坏进行评价与改善,造成教师对课程的评价与反思能力欠缺。即使是让教师进行课程活动后反思,很多教师也不能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清晰的认识,因此也无法对自己的课程活动进行合理的评价。

二、幼儿教师课程意识觉醒的途径

基于上述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提升和增强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需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加强幼儿教师的课程理论学习

就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来说,很多幼儿师范院校或者是大学里面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掌握是他们更多关注的地方,而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课程和以培养学生将来参与课程实践需要的技能的课程几乎没有开设。对于教师职后的培训,则更多关注的是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和教育知识技能的再学习与再提高。这一前一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因此,逐步引入课程理论的学习应贯穿于教师职前教育和教师的职后培训之中,在活动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二)教师回归自主

新形势下呼唤幼儿教师的自主成长。自主不仅是教师的需求和愿望,也是幼儿园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唤醒幼儿教师的自我意识,增强幼儿教师的自主意识,让幼儿教师在活动中细心观察、在观察中认真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实践,应成为促进幼儿教师自主能力回归的现实有效路径。

1.回归课程开发者地位

当我们强调教学以学生的生活回归为主,倡导自我教学经验的增长的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把课堂作为一个特殊事件的教学情境,教师将能够使用自己的创意来编织有意义的课堂,课程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立价值。

2.回归反思和探究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他们的新理解教学,反思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科研教学课程调整,改教学过程,寻求创造性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与学生无拘无束的对话,学生实现在对话的指导和帮助。

提高教师课程实践反思批判能力

反思不仅仅是教师个人需要完成的事情,教育专家其他教师管理人员等应该对教师的反思给予支持。

1.教师做好教育记录

反思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需要不断发现问题,有目的的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认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信息反馈并作出下一步教育决策。记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教育活动进行记录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收集资料、发现问题的过程。

2.合作研讨

   由于教师能力水平的差异,幼儿园教学中可以将教师组成若干教学小组,在固定时间进行研讨在课程实践中尝试使用不同的途径来寻找对问题的合理性解释。有的教师愿意尝试反思批判方法,这样的教师的

榜样作用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这种号召力能够在教师中产生很大的中击力,可以激发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部动机

)开展园本培训与研究

    开展园本培训与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接受培训可以逐步提高教师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利用教材、有效生成活动的能力;可以让教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体验者,推动教师对教育理念的学习和应用;可以发挥教师集体的教育合力,在设计活动、实施活动、反思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理论学习支撑园本开展

    继续不断学习贯彻《新纲要》和新课程理念为核心,注重教师对幼教专业前沿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优化原有知识结构,转变传统课程理念,适应素质教育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优化教育方式,为研讨活动做好有力的铺垫。

2.让经验分析成为动力的起点

    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平台,让教师们在一起探讨并解决问题,畅谈并分析经验。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目的的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行为及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并且会运用经验来观察、分析决策对象,关注教学环境,提出合适的意见和有效的方法。

3.思维碰撞,形成观点交集

    在园本研究中,幼儿教师应该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园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与课程专家、园长、其他幼儿教师,包括家长在内的相关人员进行相互交流与探究,进行思维碰撞,形成观点交集。把教师们提出的观点和意见进行探讨、交流和总结,选取其中一些有教育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并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在实践中检验这些意见,使幼儿教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渐形成课程意识和提高自身课程开发能力。

然而,影响幼儿教师生成课程意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国家的课程管理制度、幼儿园的考评制度、幼儿的评价体系等,这些都对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与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提升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不仅需要幼儿教师加强自我提升能力,还要幼儿园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光东.论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机制及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2 (2)

     [2]刘燕楠,汤慧丽.幼儿教师生态课程意识的缺失与重构[J].考试周刊,2011(7)

     [3]马桂霞,王传明.论幼儿教师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学前课程研究,2008(12)

     [4]邵小佩.试析幼儿教师课程领导的实现[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11)

     [5]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6]李茂森.课堂教学中教师课程意识的迷失与觉醒[D].云南师范大学,2007

     [7]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信息:陈凤麟,(1989.7-),女,汉族,合肥市蜀山区,安庆师范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幼儿教师课程意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