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急性期降血压治疗的应用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2

脑梗死急性期降血压治疗的应用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杰锋

石家庄元氏县医院 051130

【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死急性期降血压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院74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7例,联合降血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给予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降血压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脑梗死;降血压;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脑梗死是临床多发病,患者处于急性期时常伴有神志不清、言语不利和肢体功能障碍等现象,应及时就医,予以治疗[1]。部分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这些组织和人体四肢活动功能、进食视觉中枢和语言中枢等关系密切,容易引发饮水进食呛咳、偏瘫、行走障碍和意识不清等表现。针对急性期患者,血压起到重要作用,无论低低于还是高于CA界限,均会引发脑血流灌注异常,影响到脑梗死恢复,为此临床治疗时应重视降低血压。本次研究以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对象,分析降血压治疗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院74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58.74±4.64)岁;观察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63±4.71)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国药准字H44025313),每次用量为500ml,通过静脉滴注,每天1次,遵医嘱用药,用药时间一般为4-5d;选取复方丹参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国药准字Z20073022),每次20ml,200ml葡萄糖溶液(10%),将二者混合均匀,实施静脉点滴,每天1次,治疗10d。针对伴有恶心、头痛现象者,采取10%甘露醇(山东威高药业;国药准字H20053865),进行脱水处理,每次250ml,每天2次。选取阿司匹林片(青海制药厂;国药准字H63020201),每次1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国药准字H20056410),每次75mg,将首日负荷剂量控制在300mg,令患者口服,治疗21d。观察组联合降血压治疗:以上述治疗为基础,另加降血压药物,选取80mg缬沙坦片(常州四药制药;国药准字H20010823),5mg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国药准字H10950224),令患者口服,均为每天1次,治疗21d。

1.3观察项目和指标

评价临床疗效:采取NIHSS量表[2],评估神经功能,分数越低,表示缺损越轻;采取Barthel量表[3],评估生活质量,包含洗澡、穿衣、控制大小便等维度,0-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SPSS27.0处理数据,(±s)表示计量,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s)]

组别

例数

Barthel(分)

NIHSS(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7

51.51±5.17

76.22±6.54a

24.13±3.68

11.18±1.60a

对照组

37

51.48±5.11

66.21±6.22a

23.41±3.19

16.55±1.82a

t

/

0.025

6.746

0.899

13.479

P

/

0.980

0.000

0.372

0.000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3 讨论

脑梗死发生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脑动脉内形成脑血栓,出现狭窄或者闭塞,血流量供应不足,出现缺血性病变,引发脑损伤,部分脑细胞死亡,侵犯神经系统。处于急性期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应马上诊治,预防神经受损加重,减轻疾病危害,促进病情好转[4]

针对急性期患者,予以超早期治疗,遵循整体化治疗理念,全面了解患者表现,积极防范肺栓塞,促使颅内压降低,控制感染,避免疾病进展,防范并发症。患者普遍存在高血压,可能诱发心血管事件,血压波动异常时,脑血流会受到干扰,导致高灌注,脑水肿加重。予以患者抗凝、脑保护和溶栓等治疗基础上,做好血压管理,提供降血压疗法,有积极意义[5]。治疗过程中若血压持续上涨,应及时控制血压。保证循序渐进,不可令血压快速降低,若患者血压过低,应适当降低。缬沙坦片属于AngⅡ受体拮抗剂,其可将AT1受体结合AngⅡ阻断,具有选择性,能降低醛固酮含量,阻碍血管收缩,起到降压功效。本品不会影响到肾素、ACE及其他受体,不会对有关离子通道产生悲抑制,例如钠平衡等,可有效调节血压。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其能作用于钙离子,阻碍其跨膜到达患者心肌及血管平滑肌,本品既能结合二氢吡啶结合位点,又能结合非二氢吡啶结合位点,降压作用明显

[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采取降血压治疗,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神经功能改善。说明应用降血压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脑梗死急性期病情。

综上所述,给予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降血压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晨阳,李金燕. 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的应用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951-953.

[2]陈晓祥. 降血压治疗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NIHSS评分及预后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22,41(11):37-40.

[3]黄志凡. 赖诺普利与贝那普利对急性脑梗死并高血压降压效果及血Hcy水平的影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10):17-19.

[4]王霞. 1例急性脑梗死病例的降压治疗分析[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1,28(12):73-75.

[5]张琦慧. 早期强化降压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2,39(1):17-19.

[6]刘博娃,石秋艳,孙原,孟晓宇,于颖,李丽,王翠兰. 强化降压对重症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21,50(14):2437-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