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性牙髓炎口腔科综合治疗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2

逆行性牙髓炎口腔科综合治疗临床观察

田小平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田小平口腔诊所151100

【摘要】目的:探讨逆行性牙髓炎口腔科综合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60例逆行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与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逆行性牙髓炎施行口腔科综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牙髓牙周的症状和疼痛感,避免了疾病的复发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疾病疗效。

【关键词】逆行性牙髓炎;口腔科;综合治疗

牙周病极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当属逆行性牙髓炎最为常见,该并发症会导致患者牙周袋病菌感染更加严重,进而就容易引发各种不良症状,比如咬无力、冷热刺痛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其正常进食极为不利[1]。临床常规疗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牙髓炎患者的病情,但仍旧无法将其根治,治疗后还是会出现复发的情况。近几年,临床逐渐采取综合治疗的手段展开治疗,该治疗手段可从患者的病症出发进行针对性治疗,缓解患者疼痛感的同时,又能提高治愈率,可促进患者更快恢复[2]。为此,本文分析口腔科综合治疗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逆行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年龄50-69岁,平均为(60.63±0.18)岁,17例男性、13例女性,10例慢性、20例急性;试验组30例,年龄51-70岁,平均为(61.74±0.29)岁,18例男性、12例女性,11例慢性、19例急性。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和信息,组间差异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如下:全面检查患者的口腔,行局部麻醉操作,然后钻开牙齿,拔出牙神经,并测量根管长度,去除根管壁上残留的容易引发感染的物质;采用17%的乙二胺四乙酸溶液和3%的氯酸钠溶液冲洗根管,持续冲洗约10分钟,随后将CP棉球等药物放置于根管之内进行消炎,创造无菌环境;1周后待炎症得到较好缓解,再用填充糊剂、牙胶尖等材料对根管行填充操作,封闭根管,以防细菌入侵。

试验组予以综合治疗如下:①根管治疗同对照组。②牙周治疗:根管治疗结束之后,全面清洁患者的口腔牙齿,使其更干净整洁。如果病变严重,就需要先去除牙齿根面上被污染的牙骨质,并用龈下刮治器清理牙周袋之内的软垢、牙菌斑以及牙结石;按时给患者换药,并用灭滴灵溶液冲洗其牙周袋,同时给患者讲解口腔卫生相关的知识,叮嘱其定期到院复查。③调牙合:密切观察患者的牙齿咬合度,通过手术或牵拉方式调整患者的不平整的牙齿,平衡其咬合关系,改善其咬合功能。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②VAS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在spss21.0软件内分析处理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6%,其高于对照组的70%(P<0.05)。详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13(43.33)

8(26.66)

9(30.00)

21(70.00)

试验组

30

17(56.66)

12(40.00)

1(3.33)

29(96.66)

x2

-

8.072

9.227

10.116

10.225

P值

-

0.032

0.029

0.024

0.023

2.2VAS评分对比

试验组治疗1周的疼痛评分为(5.16±0.25)分,治疗2周的疼痛评分为(4.47±0.54)分,治疗4周的疼痛评分为(3.13±0.28)分,治疗8周的疼痛评分为(1.17±0.01)分,其低于对照组的(8.85±0.58)分、(8.14±0.26)分、(5.74±1.36)分和(4.17±1.76)分(P<0.05)。详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后1周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

治疗后8周

对照组

30

8.85±0.58

8.14±0.26

5.74±1.36

4.17±1.76

试验组

30

5.16±0.25

4.47±0.54

3.13±0.28

1.17±0.01

t值

-

4.138

4.175

4.178

5.335

P值

-

0.026

0.024

0.023

0.019

3.讨论

逆行性牙髓炎是牙周病诱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牙齿出血、产生疼痛感等,由于其牙周和牙髓同时产生了病变,所以在治疗上存在较大的难度[3]。现阶段,临床多采用根管治疗的方式展开治疗,但实际治疗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且还容易导致疾病反复发作,不利于患者预后康复,因而急需对治疗方案加以调整[4]。本文在单独施行根管治疗之后,患者的主症状以及疼痛程度并未得到明显缓解,咀嚼功能的恢复力度也不是十分显著。本文采取了综合治疗方案,即在完成根管治疗之后,施行牙周以及调牙合治疗,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更低,而其治疗效果相较之下更高,提高了逆行性牙髓炎的治愈率,这是因为综合治疗中的根管治疗使得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得到有效的清理,加快了患者受损组织的修复,同时牙周治疗及调牙合的治疗又能减轻患者牙周牙髓的炎症反应,提高了其松动牙齿的固定力度,从而可较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控制其病情的不断发展

[5]

综上所述,逆行性牙髓炎口腔科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汉东.逆行性牙髓炎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6):234.

[2]邢凤云.逆行性牙髓炎采用牙周牙髓综合治疗效果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22(8):202-203.

[3]张祺.对逆行性牙髓炎患者进行牙周牙髓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4):219.

[4]邓瑜.牙髓牙周联合治疗在逆行性牙髓炎中的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6):230.

[5]卫旋.牙周牙髓综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9,46(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