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建虚拟平台,智联家校育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0
/ 2

巧建虚拟平台,智联家校育人

刘文姝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 

摘要:智慧型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能借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创造性地智慧地引导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巧建平台  家校合作育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因此教育需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形成师生共同教育孩子的合力。形成家校合力,最常见的、最普遍的做法是召开家长会。

但是现实生活中每次开家长会,常常会遇到一些家长因在外地工作、生病等无法克服的客观原因而缺席,也有的家长因孩子成绩不好不好意思见老师而找理由推脱。面对这类情况班主任常常很无奈。

而且,当今家长的知识水平、教育理念在不断发展,家长群体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知性话、复杂化,常常挑战老师的教育方式,维权意识强,使当下教师职业成为“高危职业”。媒体频繁报道的家校矛盾激化的事例,更让班主任感到必须高度重视家校沟通、合作教育,家校之间的沟通应趋向常态化、深度化,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家校关系,真正形成“家校合力”,助力学生健康发展。

深入思考之后,我想到了利用信息化术手段,在班级微信群经常性地召开“主题家长会”。将学生常见、易见性问题作为家长会主要主题内容,以达到提前预防、及时处理、长期关注发展的目的。

一、实践探索

(一)自身事例巧引入,智建虚拟平台

一次,我孩子在学校课堂上因做其他科目的作业,被老师要求站到教室外反省,孩子要面子,拒绝出去,老师愤而把他推出教室。我得知此事后,立即意识到我平时如能注意引导孩子在校犯错之后如何面对,孩子现在面对这样的事情就不会那么被动。

我班孩子也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啊,不如把工作做在前面,避免再发生这样的僵局。我立即决定在班级微信群里召开以“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及时化解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为话题的主题家长会。

征得家长们同意,班主任事先利用群公告抛出话题,让大家先行思考。家长会上,首先,我以我孩子的经历作为家长会的“引子”,建议大家谈谈如果自己的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给孩子什么样有效的建议。家长们被我的坦诚所打动,更为我的工作热情感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让我受益匪浅。

接着,我又建议大家说说寻找什么样的时机以怎样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比较合适。最后,总结出一些比较好的建议在群公告里予以公示。

(二)会后总结,新发现

会后总结发现虚拟平台上的群家长会主要有几点优势:

1.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召开时间,是在老师家长们都下班之后,既不影响白天的工作,大家又都有时间参与。个别因事耽搁的,会中也能抽出空闲断续参与,会后还能翻看留言,“补会”。那些在外工作的家长也不需要特意赶赴学校,即避免了交通危险又能尽到家长的责任。

2.参与率高,气氛热烈。我统计发现58名同学的家长都发了言,有的还爸妈都参加了。而现实中面对面的家长会由于时间有限,最多两三名家长有发言机会,且大多数情况都是听老师一言堂。我们班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进了群,各位老师也可以自由发言,打破了过去只有主课老师参与家长会的传统。

3.平等。在虚拟家长会上,每位家长拥有平等的话语权。现实中的家长会上,老师常常给予自己熟悉的或者成绩好的家长更多话语权。

4.真正实现家长参与班级管理。让我惊喜的是,家长们对我的这种家长会形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一周一个话题,一周一个主持人的建议。有人自告奋勇负责寻找话题,有的主动要求负责安排轮值表,有的主动揽下做“美篇”的工作。后来我们陆续开展了“孩子恋了,怎么办”“如何规避迟到”“手机如何控制”“家庭成员闹矛盾了,如何减少对孩子的伤害”等一系类密切联系生活有意义的主题家长会,效果都很好。

5.相互学习,加深理解。通过虚拟家长会,家长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都加深了了解,对每个位家长的职业、性格、文化素养等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无形中为日常的家校沟通、家长们解决孩子之间的纠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家长们对老师的工作难度、复杂度、辛苦度也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后来老师工作中偶有小失误,无一个家长投诉。家长之间目前也未出现因孩子矛盾而产生纠纷的。

二、探析内在优势

这种务实的虚拟家长会,我们的班主任不再以学校主人公的身份来组织召开家长会,而是这个班级成长合力集团的平等一员来参加这个家长会;我们不是高高在上的介绍者或者分析者,而是虚心平等地征求家长意见、寻求家长建议的求教者;我们不是割裂的家长和老师的关系,而是家长和老师“合而为一”的“大家长”角色,我们是因为培养共同的孩子而共商大计的利益共同体。

何时召开家长会,不再是学校安排的事情,也不再是班主任一厢情愿的事情,它成了家长和老师沟通的结果,是有必要的时候再聚;是为目的而相聚,而不是为相聚而找目的。

虚拟家长会最重要的一点是置换家长的被动角色,让家长成为班级的主人。这样家长就把孩子所在的班级建设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进来,就会自觉地为班级的事务出谋划策,为班级的建设提供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帮助。这里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老师一定要把班级的现状剖析,班级的行进节奏,班级的阶段规划等问题,摆在桌面上,让家长明确,并引领家长为这些工作注入动力,提供帮助等等。

这样,每一次家长会,都会非常有实效,并且避开了只呈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的虚假家长会。更重要的是,这个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步骤都是家长直接参与的,自然家长们也就会乐于参加家长会了,毕竟自己可以参与到自己孩子的学校教育过程了。

参考文献:

[1]周德藩.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潘莉.陶行知先生给我支招.班主任之友.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