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小班儿童开展主题涂鸦活动的思与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组织小班儿童开展主题涂鸦活动的思与行

 沈芳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幼儿园 江苏吴江 215234

【关键词】小班儿童 主题涂鸦

【摘要】

小班儿童一般在3-4周岁之间,正处在绘画的涂鸦阶段,在这样的美术活动中,他们常常以无意注意为主涂鸦一种儿童用来表达他们心情和思考的重要方式,是一种形象的语言,对于小班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涂鸦绘画也是一种游戏,让那个他们从中获得表达快乐。笔者认为涂鸦活动需要一个有具体方向,才能使涂鸦变得有合理有效。而主题活动恰好给了笔者一个很好的实施平台,能让儿童表达所思所想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让涂鸦这项游戏活动变得更具有意义。笔者将之称为“主题涂鸦”。

【正文】

涂鸦是美术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是学习美术绘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阶段,在儿童时期体现最为明显。笔者幼儿园的教育,主要以主题活动为主,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具有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灵活、系统的特点,涂鸦活动也是小班主题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涂鸦一种儿童用来表达他们心情和思考的重要方式,是一种形象的语言,对于小班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涂鸦绘画也是一种游戏,他们能从中获得表达的快乐。笔者认为涂鸦活动需要一个有具体方向,才能使涂鸦变得有合理有效。而主题活动恰好给了笔者一个很好的实施平台,能让儿童表达所思所想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让涂鸦这项游戏活动变得更具有意义。笔者将之称为“主题涂鸦”。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结合自己幼儿园主题实施的方向,引导儿童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涂鸦活动,以下是笔者组织小班儿童开展主题涂鸦的思与行。

一、关注主题氛围,提升小班儿童涂鸦的兴趣

笔者认为,有效的涂鸦,必须从儿童自己的兴趣出发,通过儿童自身的体验和观察发现来进行。教师在主题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儿童营造一个有趣味的,轻松的主题氛围,让他们在良好的美术氛围中激发涂鸦的兴趣,使涂鸦变得自由,有趣,让儿童喜欢这种涂鸦活动。

如在《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的“树妈妈找树叶宝宝”的活动中,笔者创设一个游戏情境。请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观察、认识树叶的颜色,用树妈妈的口吻着急地对小朋友们说:“我的树叶宝宝不见了,能请你们帮我找找我的孩子们吗?”听了树妈妈的请求,孩子们很自然很愿意来帮忙。可是他们只找到了没有颜色的树叶纸片,树妈妈说:“这些树叶不像我的宝宝,我的宝宝都穿着漂亮衣服。它们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还有的是绿色。”这可怎么办呀?孩子们一起想办法,说,“我们可以帮树叶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于是,孩子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颜色,安静地、用心地为树叶宝宝“穿上”颜色衣服,涂得特别仔细,涂好后送还给大树妈妈时还说:“我们帮你找到树叶宝宝了。”活动始终轻松、自然,孩子们在游戏情境中进行,激发了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调动了他们涂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如主题活动《亲亲鱼儿》中,家长们帮我们收集一张张好看的照片,美丽的太湖中飘着小小的船,勤劳的渔民就在船上坐;历史悠久的古桥,还有高高耸立的塔,乘凉的人们三三两两桥边坐;还有一些家长们珍藏的老照片,爷爷奶奶年轻时的照片上的家乡风貌迥然,与现在的家乡形成鲜明的对比等等。老师结合这些照片,带领孩子们一起领略家乡美景,引导孩子们在蓝色的画质上添画小船,船上画小人,代表船上的渔民;孩子画桥,桥上还有小小的的人们在乘凉;孩子们画塔,高高的塔楼下还有随风摇曳的芦苇花……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提升了儿童对绘画涂鸦的兴趣,感受发现身边美好,还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美好的情境氛围不仅能给涂鸦一个有意义的主题方向,也能让涂鸦活动变得轻松、快乐,吸引儿童来参加,让他们更喜欢涂鸦活动。

二、关注主题材料提升小班儿童涂鸦潜能。

儿童时期的涂鸦美术是培养儿童学科兴趣和创造力的关键时期,有效的引导必须寓教于乐,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儿童的美术潜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教师在主题涂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涂鸦材料,创设专门的涂鸦区域,使儿童可以自由创作和展示自己的潜能。

如在《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为儿童提供多种有趣的、具有可操作性特点的材料,吸引儿童与这些材料进行互动,用它们进行涂鸦创作,引导儿童在边做边玩中掌握一些简单的美术技能,如剪、粘贴、撕、捏、画等的同时,还能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因此笔者添加了一些简单又有趣的涂鸦游戏。如棉签画中的“绿树和小草”、瓶盖画中的“小鱼吐泡泡”、手指点画中的“美丽的桃花” 、弹珠滚画中的“美丽的手帕”等。

   “美丽的桃花”活动中,教师提供棉签、颜料和粘土,儿童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涂鸦方式,也可尝试不同材料进行涂鸦创作。其中,有的儿童选择了手指点画,他们尝试用教师教的基本方法,一根手指蘸上颜料,边点边数,点上5瓣,一朵桃花就完成了。有的孩子发现五个手指紧紧并在一起,一齐蘸上颜料,像印章一样同时按在纸上,也能开出了一朵好看桃花,这个发现让他们既快乐又有成就感,纷纷效仿。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桃花印在树枝上,创作出一颗颗好看的桃花树。还有的孩子选择了粘土来创作,粘土做的桃花花瓣富有立体感,桃花栩栩如生,将桃花粘在他们画好的树枝上,还在老师的引导下再将画面剪成规则的图形,提升了整个画面的美感。就这样,一幅幅漂亮、特别的桃花画被创作了出来,他们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骄傲,快乐地与同伴、老师交流创作经验。

这样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能让小班儿童们觉得涂鸦活动就跟像就是在“玩”游戏,在边做边玩中儿童的能力就获得了发展和提升。  

三、关注主题资源,凸显小班儿童涂鸦特点。

主题活动贴近儿童生活,本地的特色建筑、风景、特产、风土人情等都可以变成儿童涂鸦的主题内容。地处美丽太湖之滨的七都幼儿园,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独特的风土人情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可爱的七都娃。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美丽的太湖、和生活在太湖边的人们就是大自然、大社会,就是儿童学习的大课堂。

三月,美丽的油菜花开了,地头田间飘来了阵阵菜花香,这时候小班园本主题《香香菜花》开始了,家长们带来了与孩子一起赏油菜花、踏青摘野菜、择菜晒菜花头、做菜花团子的照片,教师把照片布置在环境中,让孩子们在这些富有七都特色的春天氛围中尽情涂鸦创作,孩子们的作品中就有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有劳动是晒菜干的大扁和太阳、还有做的菜花团子绿油油、圆溜溜。

又如在小班园本主题《亲亲鱼儿》的《可爱的鱼儿》活动中,增加渔民的废旧渔网作为涂鸦材料,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利用渔网的格子,快速画出了好看的鱼鳞。后来,孩子们发现,鱼鳞格子图案不仅能画在小鱼身上,还在能用来装饰别的物品,比如,在圆形中间画鱼鳞格子,变成了太阳花;在长方形条形纸上画鱼鳞格子,变成了好看的格子围巾;在花瓶上画鱼鳞格子,花瓶变成了格子瓶。渔网还可以包在海绵棒上,沾取颜料,一朵朵格子小花映入眼帘。孩子们对此乐此不彼,又从家里收集了许多不一样的网格,画出大大小小不一的好看的格子花纹。

四、关注有效评价,点燃小班儿童涂鸦热情。

兴趣是需要培养和激发的,涂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儿童对涂鸦兴趣的培养。小班儿童一般在3-4周岁之间,正处在绘画的涂鸦阶段,在这样的美术活动中,他们常常以无意注意为主,总是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也由于年龄的特点,手部小肌肉不灵活,认知发展水平有限,他们的美术作品存常常会存在随意、散点、不成形等特点。在鼓励儿童自由创作的同时,引导儿童有目的的有主题内容的创作,明白涂鸦并不是乱涂。

小班儿童刚接触涂鸦活动,他们的作品可能不美观,或者偶尔也会偏离主题,但是他们还是会对自己的“作品”喜欢不已,这时候,老师们应积极应对,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肯定,指出缺点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关心和爱护他们的涂鸦兴趣,支持他们一个尽情尽兴的发挥环境,让他们爱上涂鸦,爱上创作,点燃涂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