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价值及SAS评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心理护理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价值及SAS评分观察

 ,方勤   ,朱昱凝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价值及SAS评分。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能够使其更加有信心接受治疗,愿意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其焦虑的状态能够得到良好的改善,SAS评分更低。

关键词:心理护理重症肌无力心理状态;SAS评分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而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会出现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以及容易疲劳等现象,在活动后患者的症状会加重,休息后症状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重症肌无力在女性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并且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会发病[1]。在患病最初大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出现,只是会感觉到眼睛或肢体有酸胀感和不适感,并且还可能会出现视物模糊、容易劳累的情况,尤其在比较炎热的天气或女性月经期间,这种疲劳感会加重,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和恶化骨骼即会出现非常明显的疲惫和无力感,患者在下午或者傍晚劳累后,症状会加重,在晨起以及休息之后会适当减轻[2]。该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身心状态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大多数患者都无法接受自身患病的事实,从而出现严重的负性情绪,紧张、恐惧都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患者会存在严重的烦躁、焦虑情绪,很难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做出准确的配合,并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信心都会明显下降,对其整体治疗效果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疾病不断的发展和恶化[3]。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并分析其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男18例,女24例,平均(48.56±4.17)岁,实验组中男17例,女25例,平均(48.75±4.46)岁,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重点宣教,进行宣教之前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文化背景、治疗相关情况等信息,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健康宣教计划,通过视频、PPT以及宣传图册等形式对患者展开多元化指导,使患者能够更加详细且正确的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式以及整体的治疗效果等,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进行详细的解答,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使其了解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患者需要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才能够提高自身的治疗效果。(2)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分析其不良情绪诱发的原因,同时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其进行宣泄,使患者将自身的疑虑和内心的痛苦倾诉出来,护理人员作为倾听者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共情,并在患者倾诉期间做出适当的反应,引导患者不断的排出自身的不良情绪。(3)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锻炼并进行监督和指导,帮助患者采取半卧位进行屏气和深吸气的练习,每次屏气5秒,深呼吸5秒,让患者感受肌肉收紧并且无法维持的时候快速的呼气让肌肉放松。叮嘱患者每天进行2次练习,每次进行15组。(4)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告知其不可以食用的食物,使患者了解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食物尽量保持多元化,避免患者出现抵触情绪。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2)对比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

1.4统计资料

用SPSS24.0软件进行对数据的统计和整理,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来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1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x±s,分

组别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n=42)

55.42±4.19

40.98±4.72

59.14±4.38

42.37±5.60

对照组(n=42)

55.37±4.25

43.16±4.55

58.93±4.52

45.46±4.75

t

0.0543

2.1550

0.2162

2.7271

p

0.9568

0.0341

0.8293

0.0078

2.2对比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0.05。

表2对比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n/%;例

组别

完全知晓

部分知晓

不知晓

总知晓率

实验组(n=42)

27(64.29%)

13(30.95%)

2(4.76%)

40(95.24%)

对照组(n=42)

17(40.48%)

17(40.48%)

8(19.04%)

34(80.96%)

x2

-

-

-

4.0865

P值

-

-

-

0.0432

3.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会发生的临床疾病,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治疗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窒息或呼吸障碍,严重的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当了解自身患有重症肌无力后很多都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从而出现比较明显的负性情绪,患者会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明显的焦虑和烦躁现象,无法给予医护人员正确的回应,治疗依从性显著降低,甚至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抵触治疗的情况[4]。针对此类患者做出正确的心理护理,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有充分的认知,同时通过讲解治疗方案、护理方案以及医生相关信息的形式帮助患者减轻疑虑,使其保持稳定的心态,接受自身患病的事实,并帮助其不断地提高治疗依从性,使治疗能够顺利进行。通过正确的疏导帮助患者将负性情绪宣泄出来,减轻患者的焦虑感,负性情绪的正确宣泄能够让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心理状态都处于一个平稳的阶段,同时护理人员的共情处理能够让患者感受到被别人关心和重视,使患者的安全感提升,烦躁感降低[5]。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练习,不断的通过呼吸来调整自身的肌肉状态,保持身心放松,让患者的情绪更加稳定,这也能够促进其临床症状的改善,使患者感受到自身的良好变化,治疗积极性更强。调整患者的饮食计划,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维持其饮食习惯,但要将其中的不良方式和不良习惯进行及时纠正,并让患者了解错误饮食习惯能够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其能够接受饮食习惯的适当调整,为自身提供更加良好的营养状态,为后续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础[6]。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重症肌无力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能够使其更加有信心接受治疗,愿意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其焦虑的状态能够得到良好的改善,SAS评分更低。

参考文献:

[1]陈金琳,李彦玲,王军.心理护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33):184-186.

[2]汪文英,刘司琪.关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探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6):117-118.

[3]马丽华.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J].健康必读,2020,(30):133.

[4]陈伟.心理护理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母婴世界,2020,(35):243.

[5]袁爱玲.心理护理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4):363-364.

[6]解莹.心理护理在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特别健康,2019,(3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