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心理因素与中医疗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失眠心理因素与中医疗法

徐帅

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1830

失眠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无法入睡或保持睡眠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无法入睡、夜间多次醒来或早醒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引起的。本文将从失眠的心理因素和中医疗法两个方面科普失眠的产生和治疗方法。

一、失眠的心理因素

1.压力: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可能导致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2.焦虑和抑郁: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心理问题,患者往往会在夜间睡眠中表现出过度的思虑和悲伤情绪,导致失眠。

3.担忧入睡:一些人由于过于担心自己无法入睡,反而增加了自己的焦虑和思绪,进而导致失眠。

4.心理创伤:遭受创伤、丧失亲人或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往往容易出现失眠症状。

5.生活事件的影响:重大的生活事件,如失业、离婚、丧失亲人等,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进而导致失眠。这些事件打乱了个体的生活稳定性和安全感,使其难以入睡或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6.心理激动和兴奋:某些心理激动和兴奋的情绪可能对入睡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遇到令人兴奋或激动的事情,如即将进行的重要赛事、演讲或旅行等,个体可能在床上反复回想、期待或担忧,导致失眠问题。

7.心理适应困难:人们对新环境、新工作或新学习任务的不适应可能导致失眠。当人们面临新的挑战时,可能会感到紧张和焦虑,这种情绪可能干扰睡眠。

8.心理认知和行为习惯: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认知和行为习惯可能导致失眠。例如,过度关注睡眠问题、培养了错误的睡眠观念、长时间床上翻来覆去或使用不当的应对策略等都可能加剧失眠问题。

9.性格特征和个人特点:个体的性格特征和个人特点也会影响睡眠质量。例如,过于完美主义、敏感、易紧张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失眠问题的困扰。

10.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现代科技的普及使人们更容易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等。过量使用这些设备可能导致光线干扰和蓝光刺激,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干扰睡眠。

二、中医疗法治疗失眠

中医治疗失眠注重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通过改善气血循环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中医疗法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1. 针灸疗法:中医认为,失眠可能与体内的气血不畅有关,通过采用针灸疗法可以改善气血循环,调整身体的平衡,缓解失眠症状。

2.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会开具一些具有安神、养心、调理脏腑功能的中药方剂,来帮助患者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3.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可以放松身体,促进气血循环,舒缓紧张的情绪,帮助患者入睡。

4. 食疗调理:中医认为,一些食物具有安神、养心的作用,如枸杞子、龙眼肉、百合等,可以在日常饮食中适量摄入,帮助改善失眠症状。

5. 心理疏导:中医治疗失眠不仅仅是通过药物或物理手段,还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疏导和调理,通过心理咨询、音乐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改善失眠。除了上述提到的常用方法之外,中医还有其他一些治疗失眠的疗法:

6. 足底按摩:中医理论认为,足底是人体的重要反射区,通过按摩足底可以刺激相关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从而缓解失眠症状。

7. 水疗法:中医推崇水的温热对身体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尝试温水浸泡双脚或全身浸泡温水浴,有助于放松神经和肌肉,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促进入睡。

8. 饮食调理:中医注重饮食对身体的调理作用。可以适量摄取一些具有安神、养心效果的食物,如香蕉、山药、枣子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调整饮食结构,保持正常的作息和饮食规律。

9. 气功练习:中医认为,一些气功练习可以调整气血流通,平衡阴阳,如太极拳、五禽戏等,可以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缓解身心压力,帮助入睡。

10. 中医草药熏蒸:借助中草药的特殊气味和熏蒸方式,可以起到舒缓神经、促进放松的效果。例如,艾叶、柠檬香薰等都可以尝试。

11. 情绪调节:中医认为,失眠往往与情绪不稳定有关。因此,情绪调节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方面。中医师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情绪调节的方法和建议,如冥想、放松训练等,以帮助患者平复心情,缓解焦虑和抑郁。

12. 睡前活动:中医强调睡前的活动对于入睡的重要性。中医建议患者在睡前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读书、听音乐等,以帮助身心放松,并为入睡做好准备。

13. 睡眠环境调整:中医强调良好的睡眠环境对于睡眠质量的影响。中医师可以指导患者调整睡眠环境,如保持房间安静、舒适的温度和湿度,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等,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入睡的环境。

14. 草药泡脚:中医认为,通过使用一些具有安神、缓解紧张情绪的草药制成的泡脚水,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身体平衡的作用。例如,菊花、茉莉花等可以尝试。

15. 定期作息:中医强调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调整身体节律的重要性。中医师可以指导患者建立一个健康的作息习惯,包括每天定时入睡和起床,并避免长时间的午睡。

注意:中医治疗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并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此外,中医治疗失眠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持续的调理,患者应坚持治疗并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

三、日常生活中的失眠预防措施

除了中医疗法治疗失眠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失眠的发生。

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持固定的起床和睡觉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在就寝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因为它们会干扰睡眠。

2. 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的安静、舒适和整洁。调整室温适宜,保持通风,避免噪音和明亮的灯光对睡眠的干扰。使用舒适的床垫、枕头和床上用品,使身体能够放松。

3. 放松身心:在就寝前进行一些有助于放松的活动,如冥想、深呼吸、瑜伽或温水泡澡等。避免在床上思考问题或进行兴奋的活动,使身心逐渐放松下来。

4. 避免过度饮食和刺激性物质:就寝前避免过饱和过度饮食,尤其是摄入含咖啡因或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巧克力等。避免饮酒和吸烟,因为它们会对睡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5. 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日常进行适当的身体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的能量,提高睡眠质量。但要注意运动的时间,避免在就寝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过度兴奋。

6. 管理压力和情绪:学会有效地管理压力和情绪,可以通过放松技巧、社交支持、艺术创作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舒缓情绪,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7. 避免长时间的床上失眠:如果在床上无法入睡超过20分钟,应离开床铺,做一些轻松的活动,直到感到困倦为止。不要让床成为失眠的场所,以免形成心理上的负担。

8. 饮食调理:适当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B、镁等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如燕麦、坚果、香蕉等,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放松和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