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作业设计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小学数学趣味作业设计初探

蒋轶珍

河北省邱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生应该更加热衷于数学,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教育体制的限制,许多学生仍然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使得他们的作业质量低下,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老师们需要更加关注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参与到有趣的任务中,同时也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检验他们的完成情况,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文中论述了小学数学趣味作业设计策略,期待能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作业;设计

前言

通过创造有趣的小学数学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目前有些学生并没有这样做,他们对数学作业缺乏热情,也没有足够的热情去探究和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当老师安排课后作业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制定有趣的作业,既可以增加课堂的乐趣,也可以增加课后作业的有意义,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能体验到知识的魅力。

1趣味作业设计的意义

首先,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通过探究和实践,让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更具趣味性。要注重课程的多样化,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来调整课程内容。要不断扩大课程的范围,挖掘课程的深层含义,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重要的是,应该重视学生的情绪和学习质量,以便帮助他们实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由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过度的课外活动可能会对他们的其他领域的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应该努力减轻压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通过设计有趣的作业,可以大大提高数学老师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此外,这些作业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导他们认真思考,让他们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此过程中,可以促进他们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学数学趣味作业设计策略

2.1树立趣味性作业设计理念

当小学数学教师设计课后作业时,应该以充满乐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思考,激励他们勇于探索,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并且达到更高的成绩。兴趣是激励学生热情学习的最佳方式,因此,教师应该把它融入课后作业的设计中,以便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取得更高的成绩。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课堂的内容是否充满活力、有趣又有挑战。因此,老师应该采用有趣的方法来设计课堂作业,使学生们能够从中受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们喜欢上数学,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当学生被激发出对学习的热情,他们不仅能够专注地完成作业,还能够将自己的作品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有趣的学习体验。

2.2分层次的设计趣味作业

小学数学课堂上,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制定出多样化的、有趣的课后作业,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和个人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教师面对的学生也会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在制定作业时应该充分考虑各个阶段的学生,并遵守“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在素质教育的指引下,许多数学老师都意识到了分层次的作业的重要性。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各异,因此,老师在制定有趣的课后作业时,也需要注意分阶段。老师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自主练习,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学习能力,挑选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练习题,并将它们与同桌交流。通过采用这种作业设计方式,学生们不仅可以发现完成数学作业的乐趣,还可以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得数学作业变成了一个展示自我的绝佳舞台。

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课程结束之后,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挑战性的任务:首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该公式;其次,要求他们根据课本上的例题,自行解决相关问题;最后,要求他们对三种不同的长、正方形进行比较,并计算出每种图案的面积。通过将小组分配,让每个人负责搜寻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进行测量,最终确定它们的面积。这种作业模式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让他们与小组中的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更好地发挥数学的实用价值。

2.3布置实践类作业

数学是一门源自生活的学科,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后作业中融入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有些学生更喜欢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效率。

在“统计”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本班同学的年龄,通过调查结果,深入探讨“统计”的知识点,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问题解决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的知识点,而且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推进“统计”的学习。通过对统计内容的深入学习,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利用他们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分析和研究家庭的财务状况,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统计报告。

2.4设计型数学作业设计

在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都在不断提高。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小学数学老师应该为他们提供有创意的数学作业,鼓励他们独立完成。设计型作业旨在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考,还能提高他们的基本概念掌握程度,让他们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尽管设计型数学作业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它仍然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探索知识,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这些作业既有趣又有益,它们既可以让学生从中受益,又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但是,设计型数学作业时,应该围绕课本的相关知识,清晰地阐述教学目标,避免让学生陷入偏差。

结束语

总的来说,作业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老师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还可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程的质量提高。因此,小学数学趣味性的作业设计可以为学生们带来极大的收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注:本文系邯郸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研究课题论文,课题编号22YB152

参考文献

[1]顾思敏.小学作业的趣味化设计分析[J].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1,(09):32-33.

[2]罗春红.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学苑教育,2022,(19):67-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