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KR模式的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9
/ 2

基于OKR模式的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杨亚楠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OKR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套有效的管理策略,融合了目标导向、员工参与与沟通、关键绩效指标设置与重点等目标管理理念,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方式。在OKR的视角下,本文对公司的绩效管理展开了讨论,提出了OKR的运用框架和适用领域,并给出了结合公司具体情况运用OKR工具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公司的绩效管理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以提高管理者对于OKR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关键词:OKR模式;绩效管理;框架

在知识经济和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下,尊重人才和劳动价值成为人本管理的核心理念。特别是对于以知识型员工为主体的公司,提升其管理技能和方式,赋予员工更多权力和责任,使员工的自我实现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保持同步,变得尤为重要。在快速信息化和公司管理向精细化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公司的业绩管理方式也需要相应改革。

1 OKR模式的发展及本质

1.1 OKR模式的发展

OKR模式作为一种目标管理方法,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最早由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在Intel公司提出并应用。随着时间推移,OKR模式逐渐受到其他公司的关注和采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谷歌公司。在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的领导下,谷歌在2000年代初期采用了OKR模式,并将其作为公司的核心管理工具。谷歌在实践中对OKR模式进行了一些创新,如将“目标设定和关键结果”与“管理进展和反馈”相结合,以及强调目标的挑战性和激励性。

1.2 OKR模式的本质

OKR模式的本质在于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相应的关键结果,来指导组织、团队和个人的行动,并衡量实现目标的进展和成果。目标具有挑战性和激励性,能够为组织和个人提供方向和焦点,而关键结果是可衡量、可评估的指标,用于度量目标的完成程度。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关键结果,OKR模式促进了透明度和可见性,建立了共享的目标意识和协作精神。此外,OKR模式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鼓励持续的反思和调整,以确保目标的有效实施。通过OKR模式,组织和个人能够不断追求卓越,推动持续的改进和发展。

2 OKRKPI的不同适用范围

OKR模式和KPI是两种不同的绩效管理工具。OKR适用于变化快速、具有创新性目标的组织,强调设定挑战性的目标和关键结果,注重目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推动组织追求卓越和创新。KPI更适用于稳定的环境,用于度量和评估绩效的具体指标,注重目标的实现和结果导向,以稳定性为基础进行绩效监控和评估。OKR更关注目标的联结和对齐,促进组织内的协作和合作,而KPI更注重结果的达成和业绩的衡量。因此,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环境选择适合的绩效管理工具,或者结合两者的优势来达到更全面的绩效管理。

3 基于OKR 重构绩效管理框架

3.1 OKR 管理架构

OKR管理架构应该确立目标层级体系。这意味着将整个组织的目标层级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从顶层战略目标到底层的个人目标。这种层级体系确保了目标的层层递进和上下对齐,使整个组织的努力都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在设定目标时,每个层级都应该明确其目标对于整体目标的贡献,确保目标之间的连贯性和协同性。

3.2 设置目标与关键任务

(1)明确目标

根据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制定公司的经营目标,并通过平衡计分卡(BSC)从四个方面对经营目标进行细化。通过群策群力和讨论的方式,在公司层面上制定OKR,确保所设定的OKR具有清晰的导向,能够引导员工朝着统一的方向努力。同时,需要对策略进行精炼,分析产业中的关键成功因素、企业的最佳商业实践以及价值链,以找出公司存在的瓶颈和弱点。然后,利用OKR的方法聚焦于这些问题,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勇于面对高难度的任务,最终突破公司的瓶颈问题,推动公司跨越发展。在制定企业级目标后,需要在企业内部进行推广,以确保整个企业实现一致性。

(2)按照层次进行分类

在设定目标时,应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有机结合起来。在OKR的组织结构中,存在组织结构、部门结构、团队结构和个人结构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OKR都是在前一个层次的OKR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与整个公司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企业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设定目标,然后在各个层次上细化OKR。当然,也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搜集员工对自己目标的意见,然后通过讨论的方式做出决策,最终民主地确定团队或个人的目标。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最终需要将员工的工作计划与公司的战略计划结合起来,实现统一。

3.3 制订执行计划

OKR以可视化的目标、系统化的循环和可追溯的成果协助公司提高执行效率。它为建立牢固的工作基础提供了支持。在完成OKR设定之后,各单位可以开始进行工作规划。在这一步骤中,首先需要进行OKR解码。解码的目的是制定行动计划,设定工作时限,并将其分配给主要责任人和协作人员。在OKR目标管理计划表中,对每个重要成果进行了分析,并详细规定了行动计划,包括具体描述和KR完成状态及0完成状态的划分。这种可行性的OKR管理方式有助于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和可执行性。通过将OKR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公司能够更好地追踪进展,评估绩效,并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3.4 执行和综合评估

OKR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从企业文化和价值重构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并将其转化为公司的核心项目。管理层应高度重视OKR,并成立一个OKR管理小组,包括所有主管和绩效管理专业人员,以便更容易地推广OKR。普及以振奋员工工作热情为宗旨的OKR经营方法需要员工的理解、参与、配合和共同努力。在选择推进OKR的部门时,公司应考虑其与自身制度和部门职能定位的关系,以确定是否推广OKR,并将确保推广效果和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任务,并进行管理体系的调整和运作机制的改进,以避免将OKR视为一个具体部门向其他部门推广的项目。在执行OKR时,需要做到包容和容忍,追求共同目标,允许一定的偏差,即使由于改革而出现的一些“错误”也要容忍。同时,要进行考核资料的搜集工作。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客观评价每个员工的绩效。

3.5 总结评估

在完成一次完整的OKR周期后,需要对OKR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进行整合、评估、调整和重新计划。在这个阶段,通常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分数的形式来改进OKR,以发现问题并提供反馈。评估的流程包括评价对象的审视、问题的发现、解决问题、重新界定、集思广益、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改进措施、实现目标,这就是PDCA循环的过程。重点在于评估初始行动的意图或目的、要实现的目标、计划的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如果OKR循环周期是每个季度一次,那么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开始在各部门或公司层面进行评估。通过自我评价、上级评价以及其他部门的反馈,进行开放式的交流,以达成最终的共识。

4结论

OKR和KPI的思想在企业的绩效考核系统中融合共生,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局面。结合这两种方法,可以使KPI进行评估,同时让OKR进行管理。然而,有效应用需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条件,以使员工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最终实现公司的目标。提倡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对特定目标的设定和实施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跟踪,对整个过程进行跟踪,并对跟踪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在面对重大难题时,需要通过集体智慧来解决,而不是仅仅依靠传统的KPI考核评估。OKR将重点放在基于目标的阶段性结果的分解、追踪和过程演进上,以及目标实现过程中各种成果的迭代和积累上。

参考文献

[1]高广陇.浅析基于OKR模式的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创新与策略[J].商场现代化,2021(01):102-104.

[2]邵晨.基于目标管理导向的企业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08):83-85.

[3]张楚清.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2(34):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