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慕艳红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继续教育中心   718299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教育更应当注重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向着更积极与专业的学习方向发展,使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获得有益提升。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等相关问题,希望以较为科学的教学视角,带动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引言

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对学生的综合性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其能够帮助学生对一些基础文化知识实现科学积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究与思考能力,并使学生的语文文学作品学习实现科学性的有益掌握。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长远方向奠定基础,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获得浓厚的文化底蕴,实现对基础语文文学作品的有益掌握与学习。

一、掌握文学作品鉴赏方法,分析文学人物细节条件

文学鉴赏首先要说到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最主要的感悟其实就是“共情”,作者通过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而读者通过阅读作品感受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在情感上交流,所谓“知音”,但文学大多不是直接的描述情感,往往是勾勒出一幅幅的画面,营造一种氛围,或者说是意境,让读者沉浸其中,自己感悟。而文学作品鉴赏则是如何通过文本,脑海中浮现这些画面,从画面中体会意象,意境,进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例如,教师还可以引导通过鉴赏文学作品,进行句段的描写与增补,让学生通过对基础文学作品的学习,掌握到有益的语文学习素养。教师可以举例“教师今天很高兴”这是一种情感,但是比较单调,转变成面对面谈话还可以,但是文字另一头的读者很难体会。于是教师换一种方法描述,“教师看见小鸟在树上歌唱,路旁的青草大树郁郁葱葱,草地中的鲜花对着教师笑,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教师的脸庞。”,这就比前面的那句形象了好多,还用到了拟人的笔法,再进一步,营造出美的意境。教师还可以引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等古诗词,这就比前面的两种方法更进一步,有了故事情节,又从文学典故中品味那种喜悦的意境。这其实就是文字的三个层次,分为字面意思、景物衬托、意境塑造,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文学素养,真实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落实到实处。

二、学会情境与情感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情境环境与作者的情感总是息息相关,这被成为衬托作者主旨情感的最重要方式,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科学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需要教会学生学会探讨情境与情感的主要关系,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文学作品鉴赏需要考虑不同的情感,从诗歌的角度举例,描述快乐的诗歌一般比较直接。因为快乐的传播很迅速,感染也很容易,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完全是直接的情节描写,字面的意思,读者很容易体会。但是闲淡的心境一般用景物衬托,如“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营造柳树影映下碧绿的小溪”,落花染红的溪水的极富诗意的画面。

其实最难的是悲伤的情感,一般需要意境的塑造,许多还涉及到典故,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林妹妹所作柳絮词,“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其中百花洲在姑苏山上,素称“水滟接横塘,花多碍舟路”。而燕子楼则是蕴含张建封和关盼盼故事的彭城名楼,以典故渲染怨愁之悲苦,营造哀极怨极之意境,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很难体会,比如咱们的薛大傻子,就喜欢庚黄的画。但是如果懂得其中的典故,则体会出不一般的文学韵味。

三、理解作者主旨情感,养成文学作品鉴赏习惯

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对于理解作品很有帮助,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情感中探求作者的心理结构,也就是什么样的心理使得作者产生这样的情感,作者个人的情感表达与当时的社会审美有很多关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掌握一些基础文学作品素养。如唐人喜欢诗歌,宋人则喜欢词,明清喜欢小说,元人喜欢曲子,不同的时代有其表达情感的不同之处,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明代思想解放,所以产生了《水浒传》这样的作品,以及一些明显带有反抗意味的文学作品;而且明代商业发达,商人逐步成为阅读的主要对象,文学作品也从文人的雅趣逐步走向情节离奇的人情故事。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从时代背景中把握作者写作的诱因,通过作者的个人情感或者说个人意识,与当时社会意识的比较,探究人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进而看出作者对于时代的超越性。分析作者主旨情感不仅仅是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还在于对于学生写作的指导与提升作用,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都学会基础的鉴赏与辨析,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学作品鉴赏习惯,自然对一些基础的字词句都可以实现科学有益的学习与发展;更学习文学作者的立意与结构,思考其深刻的表达与情感,帮助学生从基础知识、阅读品析、写作风格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获得综合性发展与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发展轨迹,教师应当首先引起学生的文学作品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语文文学的趣味性,进而引导学生向着科学性与专业性的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中,最终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作品鉴赏能力。同时,初中语文教学更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探究,让学生从原本的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转化为积极且科学的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提升,对各种基础知识都能游刃有余的进行掌握。

参考文献:

[1]院照华.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途径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9:2.

[2]高小颖.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2015(08):83.

[3]黄隽.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156+158.

[4]苏志华.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4(0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