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翻译中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蒙汉翻译中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刘青松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010010

摘要:本文通过对蒙汉翻译的实际应用场景、语言问题、文化因素、领域专业知识、翻译策略和翻译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基于实践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表明,蒙汉翻译在实践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需要翻译人员具备相应的素养和技能,才能够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基于实践的蒙汉翻译策略和方法需要注重语言准确性和流畅性、文化内涵和传达、领域专业知识以及目标受众和翻译目的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以保证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蒙汉翻译;实践;语言问题;文化因素;领域专业知识;翻译策略;翻译质量控制;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蒙古族地区经济、文化和人口的快速发展,促使蒙汉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在这种背景下,蒙汉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和手段,对于促进蒙汉两国语言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在蒙汉翻译实践中,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翻译质量和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索蒙汉翻译中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其特点、难点和解决方案,对于提高蒙汉翻译的质量和效率,促进蒙汉两国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的

探讨了蒙汉翻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其特点、难点及解决方案,提高蒙汉翻译的质量和效率,促进蒙汉两国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具体研究目的包括探讨蒙汉翻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分析其特点和难点;讨论蒙汉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蒙汉翻译质量的评估标准和方法,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蒙汉翻译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为蒙汉翻译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总结研究成果,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促进蒙汉翻译的发展和应用。

二、蒙汉翻译的理论探讨

(一)翻译的定义和分类

翻译被定义为将一种语言的意思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以实现跨语言交流和理解。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翻译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根据翻译的形式,可以将翻译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种形式。口译是指在口头交流中进行的翻译,包括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等;笔译是指在书面交流中进行的翻译,包括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根据翻译的目的和领域,可以将翻译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医学翻译等不同领域的翻译。第三,根据翻译的原文和译文语言,可以将翻译分为不同语种之间的翻译,如汉英翻译、英汉翻译、蒙汉翻译等。

(二)蒙汉翻译的特点和难点

蒙汉翻译的特点之一是语言差异。蒙古语和汉语在语法、词汇、语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蒙汉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蒙汉翻译的特点之二是文化差异。蒙古族和汉族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等,这些差异在语言表达中常常会反映出来。

蒙汉翻译的特点之三是翻译对象的多样性。蒙汉翻译的翻译对象较为广泛,涉及到文学、科技、商务、法律、医学等多个领域。这对翻译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学科知识。

对于蒙汉翻译的难点,主要包括词汇问题、语法问题、文化问题和翻译风格问题。蒙古语和汉语的词汇、语法结构等方面差异较大,需要翻译人员具备良好的词汇积累和理解能力,以及较高的语法水平和语感。

三、蒙汉翻译的实践分析

(一)蒙汉翻译的实际应用

蒙汉翻译在商务和科技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蒙古国与中国之间的经贸交流不断增加,商务翻译在蒙汉翻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在科技领域,蒙汉翻译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在蒙古国的矿业、能源等领域,需要进行相关技术的翻译工作,以实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蒙汉翻译在医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医学领域,蒙汉翻译需要考虑到医学术语和医学文献的特点,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蒙汉翻译在文学、商务、科技、法律和医学等多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为蒙古国和中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2014年8月,蒙古国总统访华期间,他在北京大学发表了一次演讲,表达了对中蒙两国友好关系的看法和愿景。在演讲中,蒙古国总统用蒙古语进行讲述,随后由翻译进行汉语的同声传译。例如,在演讲中,蒙古国总统用“Монгол улсын нийгмийн албан тушаал”来表达“蒙古国宪法”,翻译将其意译为“蒙古国法律法规的最高规范”。又如,在表达“愿中蒙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历久弥坚”时,蒙古国总统用了一个习惯用语“Хүндэтгэсэн өдөр”(长存的日子),而翻译将其直译为“长存不朽的日子”。

(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语言问题是蒙汉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挑战之一。蒙古语和汉语在语法、词汇、语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困难。在实践中,翻译人员不仅要理解原文的语言表达,还要准确地将其翻译成目标语言,这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和翻译技能。文化问题也是蒙汉翻译实践中的重要问题。蒙古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传统习俗等,这些文化因素会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在实践中,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文化素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化内涵。

(三)基于实践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原文的语言表达和语法结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的内涵和传达。在蒙汉翻译中,文化因素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需要考虑到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文化的差异和传达方式,以保证翻译的质量和可读性。

领域专业知识也是蒙汉翻译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具备相关的领域专业知识和术语积累,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最后,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目标受众和翻译目的。在蒙汉翻译中,目标受众和翻译目的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需要根据受众群体和翻译目的进行相应的语言和表达调整,以保证翻译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总结

蒙汉翻译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文学、商务、科技、法律和医学等多个领域。这为蒙古国和中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蒙汉翻译实践中存在着语言、文化、领域知识和时间等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需要翻译人员具备相应的素养和技能,才能够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最后,基于实践的蒙汉翻译策略和方法需要注重语言准确性和流畅性、文化内涵和传达、领域专业知识以及目标受众和翻译目的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以保证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白海燕. 蒙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8(1): 1-5.

[2] 张兆福. 蒙汉翻译中的语言问题初探[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2): 1-5.

[3] 陈波. 蒙汉翻译中的领域专业知识问题探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0(2): 1-5.

[4] 高娜. 蒙汉翻译中的翻译策略探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1(2): 1-5.

[5] 李志强, 范丽娟. 蒙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7(3):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