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探讨

李晨旭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古县供电公司 山西 临汾 042400

摘要:线损率是国家考核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也是衡量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降低线损越发显现出重要性。近年来,电力体制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降低线损成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线损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策略。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管理;应用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概述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包含了很多现代技术,如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采集技术等。其主要功能就是管控电网工作时产生的负荷,其在电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细分出很多平台系统,包括主站系统、现场终端系统、通信通道系统、电力用户系统等。各分系统之间的连接得到保证是依靠信息技术,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整体工作效率得以提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实现对线损监测配电、超表低压以及防止窃电的管理目的,并且该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实现统计电网运行数据、结算电网运行数据、分析电网运行数据,以达到全面分析线损的情况,以针对线损的情况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在以往的电力系统工作时,不管涉及检查、维护工作,还是数据统计工作,都必须大量的投入人力。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仅仅增加了人力成本,而且由于工作人员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效果,容易导致工作的疏漏,对电网正常工作造成威胁,同时对线损的管理也十分不利。而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仅仅使人力成本减少,而且实现了实时监测电网工作,有效保证了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利于线损管理质量的提高,实现电力企业较大的经济收益。

2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现状
用电采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针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自动进行信息采集、分析处理、监控管理,从而进行定期用电数据统计和计算,以及电能计量管理和电能异常监督控制。近年来,随着营销系统及用电采集系统的上线,以及近几年用电信息采集工程的建设完成,逐步实现了台区用电信息采集的全覆盖、全采集,营销系统台区线损计算功能的逐步完善,实现了台区线损的自动采集、上传、计算,避免了人为抄表误差,提高了台区线损计算的准确性,为下阶段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目前配变台区仍然存在由于线、变、台、户关系不对应,营销系统由于台区标识不清楚,变、户关系发生变化未及时更新等问题造成的系统档案错误,台区线损统计偏差较大等问题;以及由于采集不稳定,城区配电网互联,以及“跑冒滴漏”等问题造成的台区线损计算不清楚,高损、负损台区居高不下等问题。近几年,由于内部机制的改革,让台区线损这种基础管理工作被忽视,监督、检查、评价、考核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企业内部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专业管理人员的降损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线损成为企业电量损失的重灾区。

3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分析
       3.1制定健全的管理机制
       为了减少线损率,电力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运行情况来建立管理线损的有效方法以及合理的考核机制,将各项工作的责任明确到人,对于每个部门的职责及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并且对于设备的命名还应遵循唯一性的原则,以便于更好的结合信息化的机制,提高信息的共享性。线路更换时,必须要指明线路的更换流程,确保各项信息的统一,建立基本的台账,依据需求定期开会进行线损分析。此外,对于线损的普查整治以及反窃电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定期进行分析,找到可控因素,以便于制定整改措施,避免不安全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
       3.2准确统计台区的售电量,确保线损的精准度
       在台区线损管理上,户台对应是一大难点,只有对台区客户的普查达到100%,确保每一块电表和每一输电线路的来路都清楚,挂接都准确,才能使台区低压客户和配变信息一致。所以,为了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配网线损管理的精准度,供电企业要采取现场核对、用电信息采集等多种措施来核对户台关系,及时对错挂的台区客户进行调整和查处窃电用户,提高台区售电量统计的准确度,保护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
       3.3制定线损降损机制
       供电企业在解决出现线损异常台区的问题后,还要加强成果的巩固,加大对这部分台区的巡视力度或增加巡视频率,对经处理后的台区线损值进行定期查看,以确保台区的线损值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网的线损值进行监控,避免线损反复出现,尤其是要加强因为窃电而出现的高损台区,以便及时处理比较容易发生的窃电现象,减少电量的流失,确保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各供电企业要根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线损考核制度,尽量减少高损台区的出现,进一步加强用电信息采集信息系统的配网线损管理,提高线损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升电力企业的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


3.4其他降损措施

3.4.1准确分析数据,准确的定位高损台区

由于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中线损管理模块相关的数据能够直接体现,基于此,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的稳定性会对线损计算工作的实际准确性产生影响。对于那些损耗较高的台区,则要对台区的运行状态以及集中区的运行状态进行深入分析,一旦两者都有问题存在,则可判定此区域为高损台区。此时,就要更进一步的分析集中器,对其中所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消除,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4.2对台区售电量进行还原,对其真实的线损进行分析

对于那些协定电量、临时用电以及负荷调整而导致线损较高的台区,则需要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其电量进行控制,对真实的线损状况进行计算,一旦确定其为高损台区,则需要第一时间采取相关的降损措施,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对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与此同时,还需要对三相电流的平衡率进行分析,一旦有异常情况存在,则务必要及时的对其进行调整,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确保变压器能够在负荷的中心位置,这样一来线损问题也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

3.4.3加强技术管理,优化各项指标

对线损进行管理时,用电信息采集系作为其重要的一个依托,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电力业务的建设都离不开它,并且在管理采集终端时,要围绕运行业务、建设业务与应用业务来开展改革工作,使得采集终端的应用率以及电表安装的成果率等效率都有所提升。

4 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对电力系统供电过程中出现的线损问题也引起高度重视,这不仅会对供电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还会降低电力服务质量,需要大力开展线损管理工作,助力该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而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线损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就可以充分利用该项系统的采集用电信息、监测电能质量、分析用电情况等功能,对线损问题进行全面跟踪与分析,在明确线损问题真正原因以后,指导工作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在降低线损率的同时,电力经济效益也能得到提升,并推动电力事业获得更加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供电所线损管理中的实践[J].科学与财富,2020,(16):30-31.

[2]施允洲.线损管理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9,(14):106.

[3] 董雪梅.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