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王仁森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  150006

在2023 年四月参加“送教扶贫延寿县”国培活动,为期 4 天对延寿县劳动教育的考察、对延寿县劳动教师的劳动技能培训、劳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讲座,示范课等扶贫实践活动中,更深刻的了解了城乡劳动教育开展的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承担“劳动教育”相关课题的主持人,几年来深入研究劳动教育,有深刻的感悟,特撰写论文。

一、劳动教育课程实践中出现的新局面。

劳动教育在学校中的大力开展,劳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不断改变着每一个教育者的观念。甚至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家长的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开始改变了孩子“埋头只顾圣贤书”的教育方式,尝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

劳动技能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需要劳动淬炼,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劳动出真知,劳动增智慧,如果不是真正从事劳动教育,真正投入劳动实践是不易明白其中的奥秘的。比如缝“沙包”这一劳动实践,学生对于手缝技能是陌生的,通过学习可以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技能会不断提升,品质会不断提高,这毋庸置疑。但是对于增长智慧,这就是更高一个层次了。学生数学课中学习过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大部分学生背诵熟练,但是真正的空间概念是不容易建立的。在缝沙包的劳动课程中,看似是以数学为基础,学生学习了手缝技能后把6个面(正方形)缝合在一起。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大部分学生无论如何不能把六个面拼凑成一个正方体沙包。在不断的设计方案、不断的小组合作、不断的实践中,学生缝好了正方体的沙包。真正理解了正方体6个面的立体关系,形成了高级的数学思维。填补了学生死记硬背的空白。

二、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落实的现状研究。

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地方劳动方案的指导下,劳动教育在逐步进行着。城市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比乡镇开展的要好,有师资的问题,也有对劳动教育认识程度的问题。“意见”的提出,引起了全社会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纲要”的出台,让教育工作者更加明确了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课程标准”的出现,对劳动教育有了落脚点,不仅明确了教什么,怎么教,更明确了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这意味着,作为一种课程,目标的明确性与细化度。

然而,在各个学校的劳动教育课堂上,却出现了不同的状况。第一类,劳动教育开展扎实切贴合学生实际,定标精准,落实有力;第二类,劳动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模糊混淆,定位不准;第三类,劳动课定标不准,有的定位过低,流于形式,有的定位天花板级别,不具备推广性。

重点我们研究了第二、三类问题出现原因。一方面劳动教育教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很多的劳动课程教师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兼职。针对中小学生的劳动课程内容,很多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相似度极高,老师不自觉的把劳动课上成综合实践活动课而不自知。另一方面原因是教师对于《劳动课程标准》研读不深不透,从总目标到各学段目标没有掌握扎实,出现定位不准的情况。第三方面的原因在于劳动课程刚刚开始实施,虽然“课程标准”制定了各个学段应达到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是要循序渐进达到的,是要经过一个循环或者几个循环才可以步入正轨的。对于很多劳动项目,不论针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都是零基础的,这样的情况,就不能够按照学段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传统手缝,任何一个年龄段都要从穿针引线做起,然后学习基本针法,继而学习设计制作包括刺绣等等系列化的劳动项目。这就出现了各个学段出现了相同的劳动课内容,不能够全部达到“课程标准”中确定的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以上的情况都会影响劳动课程的实施,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面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我们要积极应对,努力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三、扎实开展劳动课程的措施初探。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明确劳动教育的理念和宗旨。

针对当前教师的师资特点,加强教师的理论素养势在必行。作为一种课程,需要专业的教师,作为劳动教育,更具有其专业性。一方面需要提高老师的理论素养,“以术御道道必成也”,“意见”、“纲要”的精神要充分领会;“课程标准”要熟记于心,这样我们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才能够定位准确,精准实施,落实劳动课程的目标,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老师的专业技能方面。劳动教育教师需要专业的劳动技能,这是与其他学科区别最大的地方。劳动课程注重实践性,注重在淬炼劳动中形成劳动技能。老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作用不仅仅是思维的启发,更有技能指导的亲力亲为,参与过程更是全身心投入。有了鲜明的理论指导,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有专业的技能指导,才能够拥有更扎实的劳动教育课堂。

(二)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资源深入落实劳动教育。

劳动课程是特殊的,是唯一没有国家统编教材的课程。这与地域差异有极大的关系。放眼世界、面向学生的未来,立足于本地域的特点开发课程,才是劳动教育最好的课程。比如茶艺课程,对于茶叶产区的学校,就可以开发茶叶的种植与制作系列课程;对于北方不产茶不制茶的地方,茶艺课程就定位在会泡茶、会品茶的层面。同一地区,学校也是有差异的,比如同为黑龙江省,城市之间也是有很大差异的。伊春地区森林资源丰富,这是可以大力开发的课程资源,针对同江,渔牧民族就是特色,开发鱼皮鱼骨等工艺劳动课程就有充分的资源。此外城乡差异也很大,学校资源配置也有不同,要针对地区、学校的自身特点,挖掘可开发的劳动课程,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针对目前劳动课程刚刚起步,劳动教育亟需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标准的劳动素养要求,建立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是多元多维度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多元的评价有利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落实、从课堂劳动项目的评价表单关注某一个项目的劳动评价,到学期评价、年终评价等阶段性评价,有利于观察学生劳动观念、能力、习惯、品质的形成以及发展情况。评价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网络评价,便于存储记录孩子的劳动能力的形成;可以利用劳动实践成长袋,让学生直观看到自己的劳动成长经历。通过劳动评价,不断调整劳动教育的实施,真正落实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劳动教育是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课程实现。为此,我们要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师的劳动素养、专业技能,立足劳动课堂,有效开发和利用劳动资源开发课程,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扎扎实实做好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王仁森,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教师,市级骨干教师,省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参加过《人文与社会》、《劳动与技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参考资料》等编写工作,研发编写学校茶艺教材,参与编写《问茶》一书全国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