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东堂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浅谈巴东堂戏

谭莉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信陵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巴东堂戏是鄂西土家族的地方戏,据说是古代巴人遗留下来的,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至今仍广泛流传于鄂西巴东县长江以北神农架下的沿渡河、平阳坝一带,已被列入全国地方剧种之一。堂戏同南、傩、灯、柳等剧种被荣称为恩施州民族地区文化艺术的“五朵金花”,是极其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土家族地区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可研究的艺术价值和民族性。它以其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为广大群众所喜欢,是土家族优秀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谓堂戏?民间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曰“唐戏”的别名,说是薛刚反唐时,由薛刚带来的一种戏,所以叫“唐戏”。但据考,历史上的薛刚并未到过巴东,因此传说毕竟是传说,不足为据。二曰“彩堂”戏,因为巴东土家族的住房系“吊脚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既可避野兽的侵袭,又可防潮湿,人们通常把上层当中的一间叫“堂屋”。每逢男婚女嫁、老人生日、生儿育女等喜庆的日子,便将堂屋打扫干净,张灯结彩,装饰一新,相好的远亲近邻都来祝贺。这时,主人便把戏班子请来唱几折戏,热热闹闹,以示庆贺,别有情趣。这戏就在“彩堂”里唱,故取名为“彩堂戏”。三曰“踩堂戏”,因为在堂屋里演出时,是“踩着鼓点而舞,合着曲调的节拍而唱”,所以又叫“踩堂戏”。以上第二、三种说法,实如一说,符合土家族的风俗,又符合演出时的特点,较为可信。至于“堂戏”之名,是群众为了顺口,将“彩”或“踩”字去掉后简化而成,如今已成习惯。而巴东堂戏,则不过是在堂戏之前冠以巴东地名,以区别于其他地方剧种而已。

巴东县长江以南的祭祀舞蹈“撒尔嗬”和长江以北的堂戏都起源于古代巴族文化,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堂戏的戏剧特点却十分突出,由简单的表演程式和化妆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红”、“白”事都可以唱。

堂戏有其自身的历史演变、发展和形成过程。它和其他地方剧种一样,也是先有歌舞的产生,后才有戏剧的出现。早在周期,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出现了一种前歌后舞的军前舞,以鼓舞士气,震慑敌人,这时似乎还没有“戏”,真正“戏”的出现是在秦汉之间。到了汉代,民间的角抵戏发展成为简单的故事情节。堂戏也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过程,并在《巴东县志》做了记载。到了宋朝,堂戏的前身“踏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受到官府的重视。据《巴东县志》记载,当时任巴东县令的寇准,曾专程从“野水孤舟横渡”(即巴东县长江以南的万户沱)这个地方,乘船到江北观“踏戏”,可见“踏戏”已经形成了一个格局,不仅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而且有较高的演出技巧,并且在巴东江北颇为盛行。这才能吸引寇准亲自去观看,并将其作为“劝乡民子弟为善”的一种教育工具加以提倡和推广。后来清朝雍正帝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中央权力加强、民族融合,使这种剧种既渗进了汉剧的成分,又吸收了川剧的唱腔等,成为一种生命力很强的地方剧种,深深的扎根于群众之中,代代相传,久演不衰。

巴东堂戏在演出人员、形式,音乐唱腔、乐器配备、戏剧内容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民族特点突出,是土家族人民的自我教育的一种娱乐工具。

堂戏的唱腔分为“大筒子”和“小筒子”两大腔系。所谓“大筒子”,是用四胡(二胡也可)伴奏的唱腔,在体例上属于板腔音乐,有“四平调”和“南调”,辅以哀学、苦板、阴腔、怪腔、磕磕子等七种主要唱腔,还有一些小调。这种唱腔中还有一种特别的板式,叫“艄板”。所谓“艄板”,是船工为了战胜险滩恶水,由艄公喊号子以统一动作,协调力量。这种艄工号子被艺人加以加工改作,便成了独特的“艄板”,能起到调动观众和艺人的感情,推动剧情向前发展,增添演出场面的声势的作用。大筒子音乐与民歌、号子相通,地方色彩十分浓郁,别有一番风味,男女老少都能哼唱几句。所谓“小筒子”,是用京胡伴奏的唱腔,属于“皮黄”系统,分南路、北路及高腔三个部分。南路属“二黄”声腔,北路属“西皮”声腔,高腔又称“唢呐腔”,伴奏时不用丝弦,只用唢呐。堂戏中没有高腔戏,高腔仅仅是个小搭头。“小筒子”音乐既有汉味,又有川味,适用演较大的戏,因而唱法比“大筒子”的难度要大,普及面不太广。两大腔不在同一剧目中混用。大筒子腔用于生活戏(艺人称“花戏、酸戏”);小筒子腔用于袍带戏(艺人称“正戏、硬戏”)。唱词格式有七字句、十字句两种。语言特征使用巴东方言,是汉语北方语系西南官话的分支,语音声调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唱词韵辙为十三个半:抓马、波荷、黑白、提习、苦读、开怀、亏为、豪淘、由候、仙天、根长、江汤、红同、儿(半韵)。

堂戏的乐队伴奏分文场与武场,文场即管、弦乐;武场即打击乐。大筒子文场伴奏规律:住琴听声,停声响琴(只奏过门);小筒子文场伴奏规律:“一字”唱一板拉一板,“二流”以基本节奏型琴随声行,“散板”自由灵活,琴随声滚。其武场伴奏以鼓师手式变化指挥伴奏。打击乐为“广调子”,乐器有盆鼓、锤锣、大钹、马锣子指挥节奏。“打调子”的打法有“辽字”、“狗钻洞”、“龙摆尾”、“凤点头”、“燕平翅”等,打法灵活,调子动听,很受群众欢迎。

堂戏的内容也很丰富,剧本较多,既有折子戏,又有连台大本,既有堂戏艺人自己创作的,也有外来剧本加工改写的。取材也十分广泛,既有民风民俗,又有历史故事,还有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等,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生活气息浓郁。其代表剧目有《王麻子打妆》、《劝夫》、《海棠花》、《送寒衣》、《山伯访友》、《寇准断案》等,这些故事讲亲情、讲爱情、讲道德、讲法律,语言通俗易懂、诙谐有趣,内容寓教于乐,歌唱与道白兼用,具有形象化、口语化的特点,显得格外亲切和谐,为群众所喜爱。

堂戏是民间社会的文化活动主体,其故事情节取自人民生活、民间故事,具有全民性,体现了最为广泛的审美趣味和欣赏口味,观看堂戏成为从城市到乡村众多民众的一致爱好。

堂戏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其故事善恶分明、惩恶扬善、褒忠贬奸、反腐倡廉,传达民众的理想和愿望,所体现的爱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承载物。

堂戏有丰富的艺术含量和文化营养,是优美的综合艺术,包括故事情节、音乐唱腔、舞台表演、服装化妆等。她因而既是传统审美的结晶,又是历史积淀的遗产,既是地道的民族艺术,又是民众参与度极高的大众艺术。

堂戏是土家巴人重要的精神家园。百年来,巴人培养起了对堂戏不可替代的情感依赖和原乡情结,观看堂戏让观众产生亲切感,身心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接受堂戏所传递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标准。堂戏是巴人寻找情感寄托、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属的对象,是重要的人类遗产而具有不可复制与再生的文化价值,是一种历史性的文化创造和精神现象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