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数感培养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数感培养探索

杨琴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辙小学,四川 眉山 620010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情境,运用比较、观察、实验、操作、沟通、应用等方法,逐渐指导小学生将培养数感的目标贯彻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学习中。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感,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进而促进其学习效率与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效果与水平。

关键词:新理念;小学数学;数感培养

1.数感的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的数感能力的培养。对于数感,人们往往是模糊不清,难以理解的。一般而言,数感,指的是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在新一轮的新课改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师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学生形成并加强数感意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生活中的抽象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在面对特定的教学情境时,能够迅速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小学是小学生自主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体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但是,就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在对学生进行数量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有效策略

2.1教师没有充分地应用数学课程资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整数、小数、百分数等数类的内容。但是,在数学课上,老师们更注重对实际中具有参照物的数字的细致讲解,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却没有进行深刻的剖析。这就造成了小学生对数字的认识仅停留在一个抽象的层面上,对具体的数字没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这就制约了他们数感的发展。

2.2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缺少实践内容

新一轮的新课改,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层面,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的数学课堂上,老师们还是比较注重知识的讲解、技巧的传授、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以及学习方式的传授。他们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建立上,缺少切实的行动,这就造成了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渐渐出现了不平衡,这对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3没有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结合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但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大部分教师在讲解教学案例时都是利用教材内容,没有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进行深度探究与挖掘,从而使得小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缺少深度理解,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缺少一定的敏捷性以及灵活性,从而使得学生的数感发展受到了限制。

3.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有效策略

3.1在综合运用中升华数感教材

在这方面也提供了许多良好的素材,比如教学“11-20 各数的认识”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数,如用小棒摆、用计数器来拨,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摆数字等,在此基础上探索数的组成和写法。能熟练运用以上方法表示同一个数的学生,他会没有良好的数感吗?在学习这块内容时,让学生“在课本上先数出 10 页,看看有多厚,再数出 20 页,看看有多厚”,“找出课本的第 10 页、第 15页、第 20 页”,“要学生对这些数排队,并说出 15 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从左往右数它是第几个,从右往左数它又是第几个,它的左边有几个数,右边又有几个数等等”,这样的操作,将“几和第几、比大小、方位”等对数的基本认知方式糅合在一起进行了练习,使学生对数有了全面、深刻的印象。

3.2在表达与交流中培养学生数感

在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了解数字可以被用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让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时候,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对数字的理解更加充实,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进而推动他们的数感的形成。举个例子,讲到“升和毫升”,可以给学生张图解:两只1000 ml和400 ml的大桶。在看完了这张图之后要求学生看图后说说把两个量筒的水合到一起是多少。。看到这些图画,同学们纷纷提出各种说法,有人说是400 ml 1升,有人说是1.4 L。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分析不同表达方式的正确性。在图中,用一个整数、一个十进制或一个小数来表达水量。这样,孩子可以把分数和小数连接起来,学会从多种角度去了解一个数,并且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对数。通过多个视角来感受某种长度,并通过表达、沟通等方式来培养数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3自主探究,提高数感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讲解的是一种“经验”的教学方式。此项教学法对学生的心理、情感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使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的数感进行培养,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自主意识,并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持续地探索和实践。在数学课上,学生可以自己计算,加深对“量”这个概念的理解。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迅速地掌握抽象的数字。但是,通过对“数”和“物”的联想,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数感的概念,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数学学习,通过对各种“量”的感受,逐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让小学生参加“比一比”的活动,让他们有能力去独立地实践和探索数学知识,并引导他们逐步理解数感。比如,在“认识分数”这门课上,就需要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让学生参加的、严谨的比赛。通过对四个方格进行分割,逐步指导学生运用四个方格进行比较。在进行比值时,只能对具有同一分子、不同分母的分值进行比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进行自主思维,增强了他们的数学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数感,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能力,从而逐渐地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推动自己的全面发展。

3.4注重算用结合,提高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学以致用”是最根本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挖掘,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后期学习和现实生活当中,运用估计知识来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实际问题,让他们体会到估计知识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估计意识,并培养他们良好的估计习惯。比如,在学生的功课里,花的高度是140 mm;三年5班总人数52人;一列时速约15公里的列车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估算和判断,使他们明白,这种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在他们的思考方式或者是在计算的过程中肯定是存在问题的,要重新检验解题的方法

4.结语

数感是将客观事物与数进行构建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意识,也是人们对“数”精确、敏锐的理解与感悟。数学学科建立的基石是“数”,对“数”的感悟有助于培养数学素养。在新理念的背景下,新课标对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提出了准确、高质量的要求。培养学生数感与讲解数学知识以及提高解题能力并不能进行对等。

参考文献

[1]张芳华.新理念下小学数感培养策略探索[J].文理导航(下旬),2014(03):40.

[2]郭少忠.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数感培养探微[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