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改造下背街小巷历史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城市化改造下背街小巷历史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黄忆馨,申航,阮扬,李金兰,孙梦婕,魏郭辉

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历史上留存的少部分老街建筑渐渐地被人们遗忘,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但事实上背街小巷是一座城市的记忆,透过背街小巷可以探寻到一座城市的过去。本文在背街小巷城市化改造的背景下,以贵阳市多条预改造背街小巷为立足点,采用图书文献和网页资料查找、调查问卷、访谈以及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不断深入对贵阳市背街小巷历史文化记忆的基本认识和历史文化遗存问题的基本了解。在进行总结和分析后,形成对背街小巷历史文化的完整认识,并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弘扬背街小巷文化为基点,提出了在城市化改造下对背街小巷的改造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城市化改造 街巷文化 背街小巷

一、重中之重—背街小巷保护开发的背景

背街小巷指的是城市主干道背后的小街道、弄堂等生活空间,它是一种人文的复制品,也是一种对城市传统生活场景和时代文化气氛的一种时间标记,同时它也是一种最古老、最有权威性的时间证据,是一种最醒目、最典型的象征意象。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2022年2月2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忠雄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更高站位和标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高标准做好重点片区城市更新工作,努力打造承载市民集体记忆的城市客厅。[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背街小巷就像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它的文化,和它的创新,紧密相连。所以,背街小巷,在座城市的记忆中,永远不会被人忘记。没有什么东西,比一条古老的街道、一座古老的房屋、一位老人,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

而在贵阳市,则是在2022年的4月20日,举办了一场关于背街小巷的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五百条背街小巷的改造计划,其中将重点打造一百五十条,今年这150背街小巷将以改善功能为基础,重点解决没有排水设施、没有路灯、没有硬化路面、没有公共厕所、没有井盖的问题。

二、不容乐观—背街小巷岌岌可危的现状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探索某一事物或者事件形成之因,当要找寻问题之本质。因此,本文立足于线上、线下双线途径,深度探究背街小巷的现状。从线上学术研究成果检索平台知网中可见,学术成果展示不尽人意,并且真正提及小巷未来生存之道和现状的学术论文更是寥寥无几,如方全明、杨璐璐的《"禅寿"老街保护与传承》此文是有关于重建汶川地震后汶川县建筑的措施的论述,主要是从该县具有的文化特色论述其建筑重建的必然性,但是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开发旅游业来重建保护传统村落,与背街小巷现状生存和未来期望发展的关系却是不大,[2]包括龙立琼的《老街老巷走贵阳》一文,该文主要是介绍贵阳有名的街道,是一篇游记性的文章,与保护传承老街文化关系不大,并未深挖背街小巷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底蕴所在,[3]再比如,常江的《昔日贵阳中华路》本文是以历史时间为轴,系统全面介绍中华路的大事件,属于是介绍性文章,并没有具体涉及到保护传承老街文化。由此可见,目前学界和社会对背街小巷关注度偏低。[4]

  线下方面,本文以发掘背街小巷的历史和文化为切入点,在阅读府志、街道志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街道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向当地的老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贵阳地区背街小巷的总体概况,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从而获得了贵阳地区背街小巷的历史和文化资料。如在南明区阳明路古建筑有黔明寺和南明桥,而阳明路的得名也与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有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过往。乌当区濮越香街濮越古居有三百多年历史,现在街道新式建筑居多;云岩区北横巷里的住宅有一些拥有上百年的历史,有一些住着民国时期有名的人物,有一些是晚清时期富人的住宅,曾经还有一座般若寺,后转变为大兴寺。巷子里可以看到现代化产物和古建筑的一种掺杂,看得出历史的演变痕迹。云岩区虎门巷曾经的住区里住着很多老革命和红军,而广场位置还残留有一座天主教教堂。夏状元街,因光绪时期夏同稣而得名,夏同稣是贵州省第二个状元,也是隋唐第一个留学生兼任状元的人,夏状元街还拥有着更多的历史等待挖掘。

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于云岩区的实地调研资料,深入居民生活,探寻小巷问题。走访的第一条背街小巷就是北横巷。据资料查找了解到,在2022年背街小巷预改造名单中,北横巷位列其中,并且北横巷是一条贵阳颇为古老的背街小巷,模样很陈旧,还遗留着很多老式建筑,但这条破旧的背街小巷,曾经却依然留存着丰富的历史市井文化。第二条背街小巷是紧挨着北横巷的白果巷,它是重建后的北横巷。二者的对比,更能展示出在城市化背景下,背街小巷的发展变化。第三条小巷是豆腐巷,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贵阳早期的环城北路所在地周围有一个豆腐厂,豆腐厂为合作社开办,同时是当时贵阳最大的豆腐厂,其豆腐巷之名也由此而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豆腐巷在那个时候还被叫做环城北路,后改为立新巷,八十年代后才改名为豆腐巷。第四条小巷是离它较近的虎门巷,因城门“虎门”得名。通过询问当地原住民可知,可以发现在调查的街道中存在古建筑消亡、环境脏乱、巷子知名度不高、巷内文化少、居民活跃程度低迷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背街小巷作为城市文化载体的作用大幅度降低,巷内年轻人很多不愿回到巷子里,使得本来就在城市之中的巷子出现了空心化和边缘化,拖慢了贵阳市的城市化进程。

通过线上、线下双线数据分析可知,就背街小巷现存问题而言,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生活环境问题。如居住环境脏乱差、传统建筑被破坏、街道开发过于商业化,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危房过多、街巷进出不便等;二是街道文化消亡问题,如文化遗产挖掘程度太浅、文化遗迹保护意识低迷、文化知名度低等。因此,如何探索出商业化和背街小巷文化相结合的发展之道,如何加强人们对背街小巷所蕴藏深厚文化意义的认知,如何使背街小巷的文化遗迹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深挖,这都是背街小巷现状中面临的几大难点,因此,就背街小巷发展现状而言,探索出真正合适的发展之道。

三、焕然一新—背街小巷治理之道

因此,本文立足于背街小巷生存发展不容乐观的背景下,从三个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地深挖背街小巷治理之道。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规,改善小巷居民生活条件,如定期清理排水排污管道,规划好地摊商户的摆摊地点,切勿挤压道路空间,造成居民出行困难等。同时,针对小巷中诸多危房和民众共存的现状,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的计划妥善处理危房,消除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居委会要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协助政府履行职能。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合理地改善小巷环境。调节住户矛盾,营造良好社区氛围。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大力支持背街小巷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当地居民收入,还能促使青年人返家乡就业,改善小巷中老人独居的现状。在数字媒体的当今,可以以互联网平台为媒介,打造贵阳背街小巷旅游指南介绍程序。通过现代科技与背街小巷的融合,挖掘背街小巷所蕴藏的旅游文化价值,引起社会、政府、居民不同层面对小巷文化保护的重视,得以形成背街小巷文化与城市化改造相协调的一致局面。同时,还应该绘制绘本和手绘地图等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示贵阳背街小巷的独特形态,凸显小巷的乡土人文风情,追溯小巷历史脉络,普及贵阳小巷历史知识,渗透贵阳优秀文化精神。通过艺术加工,呼吁社会增强对背街小巷的关注度,激发大众对小巷文化挖掘的积极性,致使小巷文化得以重新焕发活力,从而助推贵阳旅游事业的发展。

从文化共存的角度想要协调好城市化所带来的现代新文化和背街小巷所蕴藏的旧文化,就需要从各类历史古籍,以及实地访问得出的历史信息,来重现贵阳古街道的历史原生态,使贵阳古街道的信息不再是只言片语,而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记述,从而形成一本详细叙说小巷历史的街道志,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贵阳背街小巷的地域文化特色营建。同时围绕贵阳背街小巷环境去贴近民众的生活状态,提供结合现代的城市发展下背街小巷改造的新模式,即在改造小巷的过程中,协调好现代气息和街巷文化特质,使过度商业化的贵阳背街小巷,重新焕发出历史原生态的活性。从而是使背街小巷的历史文化得到延续发展,使贵阳背街小巷成为当地居民的情感寄托。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而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灵魂的载体,与城市文脉的生成、传承、创新息息相通,休戚与共。而今,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背街小巷的历史文化价值面临着被忽视、被遗忘的挑战。如何协调城市化发展和背街小巷文化保护,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本文旨在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弘扬背街小巷文化为基点,提出了在城市化改造下对背街小巷的改造的可行性措施。

参考文献:

[1]常江.昔日贵阳中华路[D]. 贵阳:贵州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04.

[2]龙立琼.老街老巷走贵阳[J].贵阳:贵州法制生活报,2006.

[3]方全明、杨璐璐."禅寿"老街保护与传承[D].四川: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0.

作者简介:黄忆馨(2002—),贵州毕节市,本科生,贵州师范学院历史类专业学生;申航(2000—),贵州毕节市,本科生,贵州师范学院历史类专业学生;阮扬(2002—),安徽枞阳县,本科生,贵州师范学院历史类专业学生;李金兰(2002—),贵州毕节市,本科生,贵州师范学院历史类专业学生;孙梦婕(2002—),湖南永州市,本科生,贵州师范学院历史类专业学生。

通讯作者:魏郭辉(1978—),湖北公安人,博士,主攻:敦煌学,E-mail:619406145,所在单位邮编:550018


[1] 摘自2021年2月21日贵阳网

[2] 《“禅寿”老街保护与传承》

[3] 《老街老巷走贵阳》

[4] 《昔日贵阳中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