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烤烟品种产量和质量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不同烤烟品种产量和质量对比研究

朱广兵,李长权,尚军,王灿

贵州省烟草公司六盘水市公司 贵州六盘水553001

摘 要 为了解决我省烟区主栽品种单一,后备品种缺乏,品种布局不合理的瓶颈,对优良品种进行了鉴定筛选,为贵州烤烟品种布局决策提供依据,在六盘水市钟山区周家寨村开展后备生产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生育期较云烟87长;各处理抗病性相当;湘烟7号亩产量高于云烟87,中烟207、粤烟1号亩产量低于云烟87,均价、亩产值、上等烟率均低于云烟87,湘烟7号、中烟207中等烟率高于云烟87,粤烟1号中等烟率低于云烟87。湘烟7号、中烟207、粤烟1号综合表现差于云烟87,综合来看,各处理化学指标均较对照稍差。

关键词 品种,筛选,农艺性状,经济性状

烟草是一种叶用的嗜好性经济作物,其起源悠久,品种多样。在生产上,首先要求烤烟具有较好的品质,符合卷烟工业的要求;其次要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1]。烤烟生产合理布局及优良品种的推广是现代烟叶生产的重要环节。品种作为烤烟生产的基础,其对烤烟产量与质量起到关键基础性作用[2-5],筛选在特定生态条件下的优良品种是提高烟叶质量、满足工业企业需求的重要措施6],推广烟草品种时,要求品种在推广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为筛选出适宜六盘水种植品种,本文从六盘水烟区实际出发,开展了品种对比试验,以期为丰富六盘水烟叶品种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

X1:湘烟7号,X2:中烟207,X3:粤烟1号,X4:云烟87(CK)。

1.2试验设计

1.2.1田间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每小区安排6行、每行15株(根据地块形状,行株数可做适当调整,但每小区不少于4行、总植株数不少于90株)。密度、施肥及其他栽培管理技术钟山区优质烟生产技术方案执行。

1.2.2试验地基本概况

选择了未发生过根茎病害,肥力中等、均匀,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试验用地,试验面积3亩,海拔1864.2m,起伏无明显差异,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黄壤,土壤肥力均匀、肥力水平中等,前茬作物为玉米,有地老虎、斜纹夜蛾,危害程度一般.起垄前采用5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用于测定土壤基础肥力。

1.2.3试验管理情况

2月24日进行漂浮育苗,亩均施基肥60公斤,烟草专用有机肥75公斤,4月5日起垄,4月25日进行常规移栽, 4月25日进行灌溉,5月26日进行培土,6月5日及6月18日进行除草,7月2日-11日在中心花开放50%时进行打顶抹芽。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4月25日进行移栽,各处理较对照均先进入团棵期,经历时长,湘烟7号、中烟207较云烟87短2d,粤烟1号较云烟87短4d。

现蕾期经历时长,湘烟7号较云烟87长5d,中烟207较云烟87相等,粤烟1号较云烟87长2d。

中心花开放期经历时长,湘烟7号较云烟87长8d,中烟207、粤烟1号较云烟87相当。

打顶期,湘烟7号较云烟87长9d,中烟207、粤烟1号较云烟87相当。

下部叶成熟期,湘烟7号较云烟87晚8d,中烟207较云烟87晚3d,粤烟1号较云烟87晚1d。

上部叶成熟期,湘烟7号较云烟87晚5d,中烟207较云烟87晚3d,粤烟1号较云烟87晚2d。

表1  生育期记载表

品种

序号

移栽期

(日/月)

现蕾期

(日/月)

团棵期

(日/月)

中心花开放期

(日/月)

打顶期

(日/月)

下部叶成熟期

(日/月)

上部叶成熟期

(日/月)

湘烟7号

25/4

26/6

3/6

8/7

11/7

17/7

11/9

中烟207

25/4

21/6

3/6

30/6

2/7

12/7

9/9

粤烟1号

25/4

23/6

1/6

30/6

2/7

10/7

8/9

云烟87(CK)

25/4

21/6

5/6

30/6

2/7

9/7

6/9

2.2 农艺性状

处理一、二、三自然叶片数较处理四分别多1cm、少1cm、少0.7cm;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处理较对照差异不显著。

处理一、二、三打顶株高较处理四分别多6.7cm、多4.7cm,多6.3cm,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处理较对照差异不显著。

处理一、二、三可采叶数较处理四分别多0.3片、少1片,少0.4片,在5%的显著水平下,处理一、三较对照差异不显著,处理2较对照差异显著。

处理一、二、三腰叶长较处理四分别多4.1cm、多0.7cm,多2.8cm,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处理较对照差异不显著。处理一、二、三腰叶宽较处理四分别多1cm、多3.6cm,多1cm,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处理较对照差异不显著。

处理一、二、三倒3叶长较处理四分别多0.2cm、多1.1cm,少2.3cm,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处理较对照差异不显著。处理一、二、三倒3叶宽较处理四分别多4.1cm、多4.9cm,多1.4cm,在5%的显著水平下,处理一、二较对照差异显著,处理三较对照差异不显著。

表2主要农艺性状记载表

品种

序号

自然叶数(片)

打顶株高(cm)

可采叶数(片)

腰叶长(cm)

腰叶宽(cm)

倒3叶长(cm)

倒3叶宽(cm)

1

21.7a

120.9a

18a

73.6a

26.8a

60.4a

21.2a

2

19.7b

118.9a

16.7b

70.2a

29.4a

61.3a

22a

3

20b

120.5a

17.3a

72.3a

26.8a

57.9a

18.5b

4(ck)

20.7ab

114.2a

17.7a

69.5a

25.8a

60.2a

17.1b

注:在5%的显著水平下,同一列数据中相同字母代表差异性不显著,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显著(p<0.05%)下同。

2.3 田间自然发病率

处理一、二、三气候斑点病较处理四发病率分别低6.4%、3.2%、6.4%,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处理较对照差异显著。

各处理赤星病、白粉病、根茎性病害发病率为0。处理一、二、三TMV或CMV较处理四发病率分别高1.6%、0%、0.8%,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处理一、二、三PVY较处理四发病率分别高0.4%、0.8%、0.4%,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处理一、二、三蚀纹病毒病较处理四发病率分别低0.4%、0.8%、0.8%,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表3  田间自然发病株率调查记载表

品种

序号

气候斑点病

(%)

赤星病

(%)

TMV、 CMY

(%)

PVY

(%)

白粉病

(%)

根茎病

(%)

蚀纹病毒病(%)

 1

0c

0

1.6a

0.8a

0

0

0.4a

2

3.2b

0

0a

1.2a

0

0

0a

3

0c

0

0.8a

0.8a

0

0

0.4a

4(ck)

6.4a

0

0a

0.4a

0

0

0.8a

2.4 主要经济性状

由表8可知。处理一、二、三亩产量较处理四分别多0.8KG/亩、少4.9 KG/亩,少6.4KG/亩,在5%的显著水平下,处理一较对照差异不显著,处理二、三较对照差异显著。

处理一、二、三均价较处理四分别少1.2元/KG、少1.4元/KG,少1.8元/KG,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处理一、二、三亩产值较处理四分别少119元/亩、少316.1元/亩,少404.3元/亩,在5%的显著水平下,处理一较处理四差异不显著,处理二、三较对照差异显著。

处理一、二、三上等烟率较处理四分别少3.7%、少2.1%,少5.7%,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处理一、二、三中等烟率较处理四分别多6.9%、多3.2%,少1.7%,在5%的显著水平下,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表4主要经济性状记载表

品种

序号

亩产量

(kg/亩)

均 价

(元/kg)

亩产值

(元/亩)

上等烟率

(%)

中等烟率

(%)

1

120.5a

30.1a

3628.7ab

58a

31a

2

114.8b

29.9a

3431.6bc

59.6a

27.3a

3

113.3b

29.5a

3343.4c

56a

22.4a

4(ck)

119.7a

31.3a

3747.7a

61.7a

24.1a

由表9可知。各烤烟品种(C3F)的主要常规化学品质内在指标(由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检测提供),各处理C3F烟碱含量均低于对照,总糖含量处理2低于对照,处理3和4高于对照,还原糖含量仅处理3高于对照,处理1和2低于对照,钾和氯含量均低于对照。

品种序号

等级

烟碱(%)

总糖(%)

还原糖(%)

总氮 (N%)

钾(K%)

氯(CL%)

1

C3F

1.5

37.96

29.52

1.52

1.76

0.25

2

C3F

2.5

34.9

28.4

1.68

1.8

0.3

3

C3F

1.84

38.22

32.12

1.52

1.77

0.25

4(ck)

C3F

2.62

36.78

30.2

1.74

1.91

0.35

3.讨论与小结

3.1生育期表现

湘烟7号大田生育期较云烟87多5d,中烟207较云烟87多3d,粤烟1号较云烟87多2d,各处理生育期较云烟87长。

3.2抗病性表现

各处理抗病性相当。

3.3经济性状表现

湘烟7号亩产量高于云烟87,中烟207、粤烟1号亩产量低于云烟87,均价、亩产值、上等烟率均低于云烟87,湘烟7号、中烟207中等烟率高于云烟87,粤烟1号中等烟率低于云烟87。

综上所述,湘烟7号、中烟207、粤烟1号综合表现差于云烟87。

参考文献

[1]杨铁钊.烟草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6-68.

[2]韩锦峰.烟草栽培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王少先,李再军,王雪云.不同烟草品种光合特性比较研究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245-252.

[5]谈文,蒋世军.烟草病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17-147.

[6]罗定棋,谢强,谢云波,等.贵州6个烤烟新品种在四川泸州的适应性[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0):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