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加强馆校合作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6
/ 2

高中历史教学加强馆校合作的策略探究

李秀文

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中学校,615300

摘要:生是馆校合作中双方共同培育的对象 。所 ,在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开发中 ,学校应该成为 师生和博物馆的桥梁,在博物馆资源的开发 中起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要为博物馆资源进 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从而使现代化数字博 物馆好地服务于教学;其次 ,学校要定期组织 生参观博物馆 ,明确参观要求和任务 ,为学生 拓宽习渠道提供必要的支持;最后 ,学校要逐 建立起有利于高中历史课程学习的博物馆课 源库,便于学生系统化学习和研讨 。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历 学改革也是学校和高中历史教师面临的重要 任务 。加强馆校合作是发挥博物馆育人价值的 要体现,也是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 的必要途径 。基于馆校合作的高中历史教学把 富的博物馆资源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既丰富了 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又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 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提 中历史教学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

关键词:中历史策略探究;策略探究

目前博物馆资源普遍存在开发程度 低 、开发形式单 一 等情况 ,不能充分发挥育人功 。所以,加强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有效合作,结 合 高 中 历 史 课 程 标 准 和 学 校 发 展 的 现 状 ,探 索 构 建馆校合作新思路 ,  可以充分发挥博物馆 学 校的育人价值 ,丰富高中历史课程内容 ,提升 高中历史教学品质 。  因此,本文尝试以河南博物 院 为 例 ,围 绕 博 物 馆 资 源 的 开 发 和 利 用 ,探 馆校合作的基本策略,让高中历史课堂活起

加强馆校合作的意义

( 一 )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育人价值

近 平 总 书 记 在 西 安 博 物 院 视 察 时 曾 说 :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由此可见,博物 承载着强大的育人功能 。与学校相比,它是非 规的教育机构 ,但它凭借自身丰富的馆藏文 具有一 系列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特色 。

博物院有藏品 17 万余件(套),包含不 史时期的青铜器 、金银器 、铁器 、玉石器 、陶瓷器 、漆器 、字画等,种类繁多 。每一件藏品背都承载着中华文明发展的痕迹,具有很强的教 性和直观性 。但是,博物馆丰富的资源仅限于 物馆内 。如果不加以开发利用,这些有教育价 的馆藏资源就不能真正地活起来 。所以,只有 强馆校合作,教师才能利用博物馆藏品进行实 情景式教学 。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历史,从而既 以弥补学校教学基于教材讲解所欠缺的生动性 又可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育人价值,让学生自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切实承担起对 华文明的传承和弘扬之责 。

(二)丰富高中历史课程内容

教版普通高中历史教材版面有限以结论性陈述居多,在内容编排上缺乏趣味性 。河 院的常设展厅以年代为序 ,  利用考古发掘 的 一 系列文物全方位 、多角度 、宽领域地再现不 同时代的发展状况 。例如,河南博物院的临时 华 夏 文 明 之 源—— 河 南 文 物 珍 宝 展 ,围 绕 华夏文明之源 ,集合全省范围内的优质文物 ,全方位 、多角度地阐释了中原文明悠久历史 发展脉络 ,为探究中华文明起源 、中华民族的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等内容提供强有力 的补充 。

(三)打破学生学习历史的空间限制,改变 的学习模式

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注 于教师上课讲什么,以教师的思路引领学生的 习 。而文物资源进课堂,博物馆进学校,通过学生 具体的参与 、实践 、互动,打破了学生学习历史的 空间限制,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 。除此之外,学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和探究是常见 的方式,有助于减少工作量和提高效率 。学习 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问题探究意 识的过程 。

加强馆校合作的策略

(一 )以课程标准为根本出发点

《普 高 中 历 史 课 程 标 准  (2017 年 版 2020 年修)》(以下简称高中历史课标)明确指出: 外 的 社 会 资 源 是 校 内 课 程 资 源 的 必 要 补 …… 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开发各种校外课程资 ,逐步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 ,实现 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  博物馆资源是重 要的校外课程资源,但是种类繁多,内容庞大 。 物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教师一定要以 中历史课标为根本出发点,选择与高中历史教 内容契合度比较高 、有一定探究价值并能够对 学起到有效补充作用的博物馆资源,将其融入 程教学设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 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如,在讲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第 1 课《夏 、商 、西周的政 治制》时 ,教师可以利用河南博物院里夏代的 陶鼎和青铜爵 ,商代的刻辞龟甲 、杜岭方鼎和 鸮尊等藏品,来讲解从禅让到王位世袭这一 点,也可以用周代青铜器铭文记录的森严等 级制 、代表西周权力象征的青铜钺、“天子与贵族 饮宴列鼎数量及肉食种类等资源 ,对等级森 的分封制进行讲解 。外 ,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和云纹铜禁 、魏 期的白釉绿彩三耳壶 、唐代的白瓷塔式罐 、 的 汝 窑 天 蓝 釉 刻 花 鹅 颈 瓶 和 钧 窑 天 青 釉 、明代的青花梵文莲瓣洗 、清朝乾隆款斗彩云 纹盖罐 、光绪款黄釉粉彩云龙纹瓷豆等 ,可以 来佐证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的相关知识 。这些 根据高中历史课标 ,  紧扣教材内容对博物 资源进行有效运用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 观 、生动 。

(二)充分发挥教师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 同作

教师和博物馆工作人员是实现馆校合作 主体,肩负着学校日常课程教学和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任 。所以,要想实现馆校合作,双 协调发展 ,需要两大主体无缝衔接 ,协同发挥 作用 。博物馆工作人员要了解高中历史教学的 要内容和教学需求 ,收集相关博物馆资源;高 历史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情,利用 以拓展和延伸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并定期 博物进行沟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 。

(三)灵活运用现代数字化博物馆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 ,  数字博物馆 规模迅速壮大 。学校和相关的博物馆机构可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打造自媒体平台 ,增强知 度和公众认可度;然后采用网络直播 、云平台 式扩大博物馆影响力 ,运用网络技术 、多媒体 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等推动博物馆向着更符 时代需求的方向发展 。学校教师也可灵活运 数字化博物馆相关平台 ,  把学科知识和博 馆资源有效结合,优化高中历史教学 。

结尾:馆校合作是指场馆与学校为实现共同教 目的,相互配合开展教学活动 。博物馆作为开 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校外场所,是我们传承 史文化 、进行历史学科教育 、更好了解中华民 族渊源的重要媒介 。博物馆资源以其历史真 、丰富多样性 、客观存在性而在高中历史教学 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把博物馆资源引进 中历史课堂 ,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探究史 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 养 。

参考文献:

[1]田晓静.高中历史教学加强馆校合作的策略探究[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03):88-89.DOI:10.16586/j.cnki.41-1033/g4.2023.0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