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式小组合作“四步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互助式小组合作“四步曲”

易秀容 ,叶剑忠

乐山市城北小学  620000

摘要:互助式小组合作学习并非寻常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目的、有方向、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且小组组员之间有固定的学习模式,组内制度明确,分工明确,在这样的固有模式下学生逐渐达到一种乐学的状态。

关键词:准备;创建;实施;评价;有效;操作

引言

经过调查研究,互助式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学习形式化严重;缺乏实质性内容;学困生参与度不足,导致两极分化;团队成员关系不协调,缺乏合作基础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笔者根据三年来的课题研究设计了互助式小组合作的“四步曲”,务求小组合作实操性更强,有效运行互助式小组合作,让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更佳。

第一步曲:小组合作的准备

互助式小组合作,不是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和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互助式小组合作需要学生要交互,需要教师创设合作情境与氛围,需要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得到提高。所以,互助式小组合作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的,需要做出充足的准备。

(一)教师准备方面

互助式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小组合作的引导者。作为教师,首先应从心理上认同这种教学方式,从单一的讲授知识换为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合作,解决问题,学到知识。接着,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吃透新课标,设计出切实需要合作的问题及引导步骤;最后,作为教师,需要具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对教师自身业务素质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具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及能力。

(二)学生准备方面

学生作为互助式小组合作的落脚点,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必须具备倾听能力、表达能力、提问质疑能力和合作意识。学生的能力并不是凭空生成的,需要教师一步步培养。在平时教学时,让学生有讨论、合作的意识,能参加初步的小组活动中。

第二步曲:小组合作的组建

(一)成立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互助式小组合作将学习者按照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组建成合作学习小组,这样就形成了组内异质,以相同的标准选好的每组就为组间同质奠定基础,这两点就使接下来的互助式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公平,以便更好地评价每组。

(二)组员人数设定

课题组就长期研究之后,将小学数学课堂的小组成员定在四人学习小组。四人为一组恰巧可以避免上面的缺点。另外,小学的两人一排的座位也是四人合作的前提,无需小组合作时,各坐各位有效避免干扰;需小组合作时,只需单排向后转,直接实现小组合作。

进行小组文化建设

互助式学习小组成立以后,要着手建设小组文化,小组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1、积极向上且响亮的组名。组员可以考虑从正能量的成语出发,或者用动物或者植物命名,有了组名就奠定了基调。

2、有代表意义的组徽。组员可以通过信息课老师或者美术老师设计组徽,组员们也可以借鉴网络中的组徽,设计出组员们喜欢的组徽。

3、严于律己的组训。组员们可以参照班训的方法来制定组训,制定出来后,组员们必须严格按要求来执行。

第三步曲:小组合作的实施

(一)课程设计时,加入小组合作形式

互助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的新型教学方法,它在学生解决问题、探究方法、讨论几何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并不适合数学课的所有类型。互助式小组合作不是形式的需要,而是教学内容的需要,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好研学单,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小组合作,从而探讨出知识的本质及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开展学生互助式小组合作学习时,明确合作要求

互助式小组合作开始之初,教师一定要考虑周全,给学生一个非常明确的、细化的合作要求。

1、合作要求。在合作时,进行分工,1234号组员有不同的职责,不同的学习任务。

2、汇报要求。在汇报时,根据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可以选择一人汇报或者一人汇报,一人帮忙。

3、评价与质疑要求。在其他组的组员汇报结束后,如果自己有疑问,应当举手示意,待到汇报者同意后,方可提出问题。

(三)互助式小组合作过程的标准化

互助式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有一个特别标准的过程,让学生适应、习惯小组合作的模式。大多数的小组合作均应遵循以下过程:(先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发出合作的需求——学生明确合作的要求——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分组汇报展示合作成果——对比小组成果解决问题——评价小组合作——收获知识。

(四)及时引导学生开展互助式小组合作

在组员们进行讨论时,教师要融入学生的讨论中,观察和干预各组的合作。对于比较简单问题的小组合作,要引导组员人人明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多问问“为什么”,多说“我们可不可以”,“我们可以试一下”等等。

第四步曲:小组合作的评价

互助式小组合作的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的,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都仅仅代表个人,只是评价的一部分,只有小组的总成绩才是最终的成绩,只有自己的团队整体优秀了,自己才是优秀的。

(一)教师对学生个人评价

教师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设计对学生评价的细则。一般情况,对学生个人评价包括预习情况、上课表现、作业情况等方面的评价,表现优秀加1-2分,表现差一次扣1-2分。

(二)生与生互相评价

学生之间的评价,主要分组内成员之间的互评和组与组之间互评。组内成员,根据对小组的贡献,在个人得分方面加减分;小组之间的互评主要是小组合作后展示环节,表现好的小组根据汇报学生号数,1-4号对应加1-4分,学习困难的学生上台汇报的好给予+4的重奖。

总之,小组合作的“四部”曲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组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小组合作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需要评价的内容也较繁琐,但如若小组合作真正实施起来,会让孩子们都动起来,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师反而会从繁重的辅导工作中解放出来,因为小组中人人都是“老师”!

参考文献:

[1]王荣福.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的运用[J].周学刊,2022(12):92—94.

[2]蒋波谈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教学与管理》2009(12).

[3]张仁贵刘兵小组合作学习《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高效课堂与带班之道丛书)世界知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