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美术课堂内外作业(品)展示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谈小学美术课堂内外作业(品)展示的有效策略

刘 ,芸

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美术作为视觉艺术之一,视觉审美占据重中之重的地位。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来说,通过美术教学和艺术创作活动要实现对美的本质认识,全面提高审美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有着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的过程。教师通过相关的艺术教学活动,刺激学生思维,产生创作冲动,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的机会。学生美术作品的展示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分享交流美术作品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进行技术和思想的交流。在展示学生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亮出"自信",引导学生张扬"个性",动员学生秀出"风采",激发学生展现"精彩"。美术作业展示是对课堂教学成果的检验和评价,是促进教与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展现自我,树立自信的重要平台,因此我们要借助这个平台,精心设计能突出主题和特色的展示区域,或立体、或平面,可大可小,并把课堂展示的舞台交给孩子,树立孩子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那如何创设形式丰富的课内外作业(品)展示来增强学生的美术自信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美术组的老师们做了以下的尝试和实践,发现效果显著,所以在此分享:

一、课堂微展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自我表现,全力营造自由、和谐、宽松的活动气氛,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自我展示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增强学生的自我展示的积极性和兴趣。针对学生求新求奇的特点,教师在创设自我展示环境时,必须发挥自己的创意,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能让学生会心一笑的同时,在自我展示活动中受到一定的启迪教育。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小学生的天性,当自己的作品得到较多的展示和赞扬时,自然会诱发他们自身情感和欲望的满足,使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场景式展示——看到孩子们的无限创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延伸的一种教学环境就是情境教学。这种教学环境是人为设计的,从情和境、因与果之间的关系为起点,创造具有典型代表的教学场景,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认知、意识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增强团结合作、积极参与的精神。情境教学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也要把学生的认知特点作为参考的因素之一,创设真实的、积极向上的、贴近生活的美术学习情境,重视学生思考问题的脉络,满足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让孩子们发挥主人翁意识。

案例1:在教学浙美版三下《奇石》一课时,我先带着学生走进“奇石大观园”,去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下的奇石图片,从形、纹、色三方面去学习欣赏奇石的美。在教学环节展示环节我做了多次尝试,第一次在参加区优质课比赛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奇石画册》的册页进行展示;第二次是在片区活动研讨时,又尝试将学生的奇石作品展示在镜面纸中;第三次在市教研活动中,我还用KT板正反面模仿真实的场景制作了平面“奇石博古架”,一面是有奇石图片让学生们通过找到喜欢的奇石进行命名来提高鉴赏奇石的能力,而另一面来展示学生用水墨形式来表现的奇石作品用博古架的展示板来展示学生的奇石作品,每一次改变都经过深思熟虑和多次尝试,让学生的奇石作品在展示中一步步走向美观和成熟。我把这三次展示的经历称为“奇石的前世今生”。当学生们通过发挥自己的创意打造出一块块灵动、有趣的水墨画奇石作品贴到博古家架上以后,那么高大上的作品呈现,他们都有些不敢相信是出自自己的手,孩子们都很兴奋地要和大家分享他们的作品创意。表现欲和成就感包围着他们,我相信这次成功的展示肯定会让他们深深难忘。

舞台秀展示——秀出孩子们的活泼天性

在教学设计应用·领域的美术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当一回儿模特儿,将自己设计的生活用品穿戴在自己身上,来一场“草根”艺术舞台秀,让孩子们活泼的天性和强烈的表现欲得到充分的展示,也可以打破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更加喜欢上美术课,因为这里是他们随时可以发挥个性的舞台。

案例2:在四下《眼镜设计》中,老师事先创设了一个“眼镜新品发布会”的场景,让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眼镜戴好后在教室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舞台走秀环节,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随着有节奏的音乐声响起,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走上舞台进行表演和摆拍,把课堂气氛一下子推上了高潮。让我惊喜的发现,几个平时不善言表或胆小怯弱的孩子也大胆地走上舞台,并绽放了天真、自信的笑脸,我真要为他们的表现喝彩。

竞赛式展示——激发孩子们潜在的能力

美术课给人的感觉通常是平静、沉闷的,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激情,缺乏对美的追求与创造。因此,我们要以竞争拼搏为动力,巧设比赛情境来刺激、诱发孩子们强烈的竞争意识,让他们通过碰撞产生更耀眼的火花。

案例3:在六上《小小果壳箱》一课学习时,我们结合当下“垃圾分类”的热门话题,请各小组进行构思设计,为我们身边最需要的地方设计一个垃圾分类的果壳箱,要美观、实用、有创意。设计完后由各组进行“设计分享会”,并请其他组同学评选出“最佳设计奖作品”。于是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谁也不甘落后,经过两节课的共同努力,一个个造型美观、功能强大的果壳箱横空出世。在“设计分享会”上他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来宣传自己组作品的优点和创意,经过角逐,最终大家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一件作品作为“最佳设计奖”。

随堂展示——瞧瞧孩子们笔下的多彩世界

在学生美术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巡视辅导,注重对学生作业的观察,善于发现构图和绘画技法好的作业,教师可以抓住合适的机会,将学生未完成的美术作业展示出来,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简短的介绍,给予其他学生启发,发挥其示范作用,促进其他学生在构图、绘画技法以及工艺制作等方面的提升。与此同时,随堂作业展示能够实现被展示作业学生美术作品的价值,学生将会受到较大的鼓励,进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

二、课外微展览

多彩的美术展示不仅能让孩子们发挥特长,施展才华,更能为校园文化增光添彩,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这就像培育幼苗永远离不开肥沃的土壤一样,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因为美丽的环境是最好的隐性课程。学校“天天有美感,处处是美育”,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环境、高雅的氛围当中,不仅能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而且还能产生自我规范的约束力,通过美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做到寓美于物、寓美于境,给学生以直接的审美体验。

艺术长廊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

    校园中的美术文化具有鲜明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对学生的个性和品德的陶冶和向导功能,是其它教育形式所能替代的。因此,我校大力加强校园美术文化的建设,经常性举办师生书画、摄影展览、学生亲手设计班会、办板报、墙报,开展版报设计评选活动等。放手让学生去参与,使学校的每个角落每个环节都散发出常有的美术文化气息,使校园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如在“艺术长廊”里悬挂着中外艺术大师如达芬奇、毕加索、齐白石、徐悲鸿等的画像或名作,图文并茂,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艺术修养,逐渐成为一个懂得真善美的人。长廊的一角“创意空间”每月推出一期不同年级的优秀美术作业(品)展览,在这里经常能见到同学们用他们稚嫩的双手制作的各类优秀作业(品)的身影,这里展示的作业(品)完全由学生自己创作,用自己的双手美化校园的过程使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劳动也是一种成果美、收获美。校园“涂鸦壁”的设计与创作凝结了师生们追求艺术美的灵感,浓缩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审美格调。学生更可以自己动手创造,积极参加美化校园的活动,给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创造美、珍惜美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网络平台是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

网络平台既是一个虚拟平台,又是一个应用与教育系统的高科技信息互动平台,它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我们可以把优秀的资源和美术作品放在平台上实现资料共享和展示等为大家所共知的地方,实现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快捷、实时沟通。

例如在班级QQ群中进行美术作业的图片展览,家校联合,分享成果,获得好评。还有借助学校微信公众号推出各类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可以让更多师生、家长有目共睹孩子们在美术方面的成长。如图20为我校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推出的一次书画展览的简讯;图21为这次寒假为抗击新冠疫情所推出的学生作品展示。打开微信公众号,满屏的艺术气息和浓浓的爱国之情扑面而来。

通过我们立足美术课堂内外,精心设计学生的作业和作品展示,坚持不懈地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并将“美”传达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使我们的孩子浸润在“美”的空气里,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美”、无时不刻的“美”,更能让孩子们热爱艺术之美,乐于表现,善于打开自己的“画匣子”。这样,我们的美育就成功一大半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