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形成初步数感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培养小学生形成初步数感的方法

熊秀梅

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下四小学   527500

摘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通过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起来,通过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运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把数学能力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数感作为一种认知体验,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小学一年级学生出发,研究他们对数学概念、运算能力以及抽象思维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策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感;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数感;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感;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数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感。

关键词:小学生;形成;初步数感;方法

数感是人们对数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轻重、厚薄、粗细等的感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合理估算,作出合理判断;能初步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简单数量规律[1]。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可以使他们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可以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正确地、合理地、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的学科教学任务。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水平有限和对事物认识不够全面,这些因素影响着小学生数学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与知识掌握。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感

数感的培养,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比如,在生活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后,让学生对主题图上的“羊”进行估数,想一想有多少只羊?提示学生:100颗糖有多少?100本作业簿有多高?在猜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估数的结果与标准数量、模型数据进行对比,不断进行修正。在数一数、估一估、猜一猜的活动中,学生渐渐地对数量感知得到了提高,对数感的形成得到了发展。

二、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数感

数感的培养,要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数感。直观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技能。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多开展操作、观察、猜想、交流等简单的实践活动,对于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较强的推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设计有趣的操作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分一分”“数一数”“绕一圈”“摆一摆”等活动,从中感受“数”的趣味性和作用,产生亲切感。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用长方形的纸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从而感受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短有关,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大小有关。

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感

数感的培养,要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感。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感。比如,老师可以出示一些人民币,让学生说出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并让学生说出这些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又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时针”“分针”“秒针”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感。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用一个长方形的纸,剪一剪,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

四、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数感

数感的培养,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数感。比如,在教学“用一个长方形的纸,剪一剪,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时,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数感。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用一个长方形的纸,剪一剪,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

五、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感

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上。我设计了“找0”的数学活动,要求学生的课外活动上收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见的“0”,对于收集的数据以个人的喜好和学习习惯进行整理。在交流分享活动上,学生纷纷把收集到的信息发言:“车牌上有0”“电话上有0”“身份证上有0”“挂历上有0”“门牌号码有0”“温度计上有0”“直尺上有0”“在足球比赛的比分上出现0”……通过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日常生活或现实世界的事物、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去表达和交流,促进了学生体验建立数字感的过程,获得感知相关的学习知识经验。通过将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学生可以意识到“0”不仅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温度计和方向图上的分点;起点指示在尺子上;这个号码由日历、电话和车牌上的其他号码组成,如果没有0,这些数据不完整。在教育学生接触生活的过程中体验数的意义,可以让学生在现实中的数学活动初步体验数感。

结束语

数感的形成不是靠一朝一夕内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它是一项长期的数学教学任务,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训练而成

[3]。作为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数感的形成,需要在长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特点、兴趣爱好,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在感知、探索、发现、归纳、提升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2]郭乘宇.浅谈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方法[J].教育界,2020:57-58.

[3]伍元香.借助数学思想培养数感——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9(1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