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智慧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3

阳明智慧探微

唐思怡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宁波  315211

摘要:阳明先生在学思践悟中生疑,在困苦磨难中追求真理,在求道、悟道、得道、行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完善并不断发扬心学的精神与智慧。本文结合王阳明的平生经历与思想理念,探讨阳明智慧之所在,阳明智慧的本质内涵,以及阳明智慧于当今时代的价值。

关键词:王阳明 知行合一 致良知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中庸》)”,用这句话来形容阳明先生简易直截而内蕴丰富的精神思想再合适不过了。所谓用简易直接应对互相缠绕、勾连在一起的具体事件,就是要把繁杂的东西通过提炼、归约变成简单的东西,同时还要把简单的东西展开、延伸,回复到本来的繁杂[[1]]。阳明先生以其高度的融摄能力,将千思万语凝结为“只是‘致良知’三字(《传习录》)”。这不仅是阳明先生一生的智慧所在,也是他强调“我此良知之学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到此(《传习录》)”这句话的深意所在。是以本文基于《年谱》,从阳明先生的平生经历和实际事功出发,结合《传习录》进行分析,再思考中窥见他的哲学思想,品味阳明智慧的本质内涵和时代意蕴。

一、格竹求道,学做圣贤

  1. 问渠那得清如许

阳明先生曾对弟子说:“汝辈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难说不立,未是‘必为圣人’之志耳。(《传习录》)”在阳明先生看来,立志当立“必为圣人”之志,需要“良知上更无不尽”,如若“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矣。”因此,在阳明先生看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同时,“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教条示龙场诸生》)”,立什么样的志即成为什么样的人,志为君子者就应当立志于圣学。由是观之,阳明先生对立志十分重视,对该立什么样的志也有很高的要求,也难怪钱德洪“不觉悚汗”了。身教重于言教,阳明先生自幼便立“做圣贤”为额人生第一志向,并为此博览群书,最终创立出自己的学说,持续滋养着自身的立志思想。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文成公全书》)。不仅“为学需先立志”,为人理当立志,立志不定,终不济事。阳明先生一生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志向,他不怕“苦心智”,也不怕“马革裹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志向不移、初心不改。

  1. 学多思多而生疑

做圣贤首先便是学圣贤,阳明十岁便随父亲前往京师从师问学。那时读的书多是读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以及北宋以来理学家的著作,其中,程朱理学是读书人必须修习的官方正统学问,认为要想成为圣贤就需要依次完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就是要不断发现万事万物的内在道理。青年时期的王阳明认为,等自己通过“格物”弄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之后,就可以成为圣贤了。很快他将“格物”付诸于实践,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却没有格出什么道理来。阳明格竹是失败的,却也是成功的。这段格竹经历在他心中留下了一个萦绕不去的结,即他所追求的理想与他所理解的“格物”的矛盾,也可以说是他思想不受拘限、思维活泼无方与朱子学“格物致知”的确定性两者之间的不协调。青年时期的阳明,一方面认同程朱所提倡的人生境界和修养目标,另一方面对于程朱的修养功夫则无法契入[[2]]。也正因此,阳明开启了后来的整个思想学术生涯。

    西方的牛顿因为苹果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东方的王阳明因竹子而开始自己的哲学思考。他们二人之所以看得比别人更远,都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王阳明之前的几百年里,无数读书人都遵循着程朱理学的思想求知求教,可这其中又有多少人将理论付诸实践检验,并加以思考呢?愈学愈思,这一杆竹影不仅是阳明先生日后万千至理的起点,也应照在每一位求学之人的心头。

二、龙场悟道,洞达本心

  1. 格物致知参其旨

成圣成贤的为学目的和如何成圣成贤的功夫修养之间的矛盾,让阳明先生开始怀疑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传习录》)”按照朱熹的说法,穷理越多、蕴蓄越厚,但是,世界上的事物无穷无尽,一个人怎么可能格得了进而明细所有道理呢?一草一木都有理,都需要格,但格草木得到的是知识性的“物理”,那修身需要知识之外的精神价值呢?至于此,阳明先生真正意识到了过去片面的知识追求的不足,转而从单纯知识性追求跳了出来,认识到内在心力的根本作用,打通了长期横阻在为学目的和修养功夫之间的关隘,悟通了“物之理”与“人之心”之间的关系,奠定了他“求之于内”的心学基础。

  1. 豁然贯通心即理

生于状元门第,少负天才之名,心慕圣人之道,熟读兵法,练就武艺,为求有朝一日能为国效力,为民除害,以仁义施于民,成就君子之名。却遭奸党陷害,受庭杖之责,蒙牢狱之灾,投荒万里,九死一生,这些都不断刺激阳明去思考。他不断地自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年谱》)”即圣贤该如何面对这样的艰难困苦,安顿自己的身心性命呢?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孔子说至于道,什么是道?道在哪里?阳明先生收摄精神,日夜作息,群居独处,都力求澄清杂念,终于醒悟“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年谱》)”。悟道由心而生,向心而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是理。求问大道其实求得就是本心。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的大彻大悟,是工夫层层向上翻转,境界不断提升超越的必然结果。

与同时代的多数学者一样,阳明先生早年亦尝遍读朱子之书,熟悉儒家经典,但他之所以能成为时人难以企及的思想高峰,就在于他圆融了百家思想,是以能在实践与思考中“豁然贯通”。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同样的,我们要始终明白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带着鲁迅先生“既不要抱残守缺,盲目排外,也不要来者不拒,任人摆布,而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的拿来主义精神,“以有涯随有涯”,不迷失在广博地学习中,切实做到“学思悟践行”,则道不远矣。

三、知行得道,致“良知”

  1. 知行本体合其一

儒家历来有重视实践的传统,但是在这个传统里,“知”和“行”往往是作为两件事来看待的。针对朱熹、陆九渊等关于“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的观点,王阳明沿袭了“知易行难”,但反对把“知行”分为两截,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阳明认为,程朱将知和行割裂了开来,造成后来学者离行而求知,所得不是真知,所行不是真行。其实知和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阳明先生首次把“知行合一”作为一个重要的,而且是系统的哲学命题提了出来,这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非常了不起的突破和创新。

阳明先生于官场沉浮的几年中做出了许多次抉择,每一次都事关生死甚至可能招来灭族之祸,但他坚持“学圣贤”:入仕途,仗义执言;受廷杖下诏狱,初心不改;贬至贵州龙场,仍在困苦中悟道,求问本心。阳明先生身居逆境,尚能求道,其实就是知行合一最好的实践者!而今许多人以为闭门造车就可以出门合辙,好高骛远实则一事无成,眼高手低终是未知。其实“知行本体,原来如此(《传习录》)”

  1. 百川汇流致良知

阳明在去世前曾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传习录》)”。“良知”是从《孟子》来的,王阳明认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也就是说,“良知”是每个人心中本有的道德意识。“致知”是从《大学》来的,王阳明认为“所谓致良知者,推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传习录》)”。“致良知”是阳明晚年思想的宗旨,也是他一生学术思想的最终旨归。[[3]]他把早年所讲的命题“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都概括在“致良知”三字中,是以内涵十分丰富。

龙场悟道后,阳明先生于社稷危难之中,以书生领兵,平定叛乱,救黎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真正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然而,终日劳累诱发了王阳明的顽疾,遗言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年谱》)”这是怎样的心胸和风骨,才能在历经白死千难之后,还能心向光明。在每一次得重大事件中,阳明先生都能够反观自省,由此而历练的这一颗心是如此这般的光明,通透,而又灿烂。是以“此心”,就是良知。人人心中自有良知,只需知行合一,便可以点燃通向至理的心灯。

四、后世行道,殊途同归

  1. 此中有真意

先贤思想如同源头活水,后世思想如同百川奔流,共同汇入中华文明的长河,奔涌千年,从未断流。20世纪初,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学说,强调生活是个大课堂,“知”源于生活、源于经验,源于“行”,是以“行”为先、以“行”为基的“知”,是“行”所至之“知”。[[4]]陶行知的教育学说处处蕴含着知行合一教育规律的丰富内涵,可见阳明先生的理念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阳明智慧的余晖不仅点亮了无数教育思想的火苗,还折射在教育方法的实践与探索中。冯铁山教授作为全国诗意语文的倡导者,认为“人与自然、社会、自我”三重诗意的领悟与表达,是习作课程建构的重要内容。他提出“真实是习作的起点,也是习作焕发生命活力,或者说诗意魅力的关键”。[[5]]即要归于自然的生活,归于学生自然地本性,归于人生本真的思考。从中不难看出向自然“格物”的思想。冯教授提出“人是未确定的存在,借助习作,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相遇,往往会寄予善的愿望。与其说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不如说是在习作过程中修养德性的活动”。是以“求善”就是要培植学生与生俱来的善心,生发内外互化的善意,成就人己互惠的善行。在“归真”的基础上自然地生发和唤醒内心的道德意识,本身就是“致良知”的过程。冯教授还提出“习作教学,不仅需要在文章形式、内容等方面成就美感,而且还需要促使学生在塑造理想自我方面有所收获,即‘人与社会的诗意’”,即“至美”,美在实然和应然的境界的沟通,美在自我行为的规范,同时也美在将教学升华为学习如何将“知”转化为“行”,收获通达人生至理的生命体验。

  1. 历久而弥新

阳明智慧穿过岁月时光,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有其独特的时代价值。比如,一些披着创新外衣的“伪创新”乱象时有发生,体现在忽视实际工作效果和群众追求,片面追求标新立异等;还有一部分只要做得有效果,不管手段合不合道德的功利主义观念正在悄然蔓延;更有“躺平文化”掀起娱乐风潮,正大行其道……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弊病,就是因为人们把德性追求丢失了,所以在当代呼吁“致良知”的回归依然有其价值。只有把道德和知识打成一片,使人们自觉地将价值和知识连接在一起,在知识活动中实现价值,才能使行动既有正确的价值方向,也有知识的依托和保证。这正是王阳明的苦心所在,也他一生理论和实践的追求。


[[1]] 张学智.王阳明心学的精神与智慧[J].哲学动态,2019(11):37-45.

[[2] 郭齐勇,李陈续,陈鹏. 王阳明的坎坷人生与思想智慧[N]. 光明日报,2016-05-19(011).

[[3]] 陈琦.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4.

[[4]] 郭元祥.知行合一教育规律:本质内涵与时代意蕴[J].人民教育,2022(02):53-56.

[[5]] 冯铁山.小学诗意习作专题课程开发与实践——以“如何写清一件事”为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91-99.DOI:10.16246/j.cnki.51-1674/c.2021.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