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分析

季佩佩

浙江省乐清市乐成第二小学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语言能力。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不断突破,但也可以看到仍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本文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展开研究,并对策略展开分析。希望能为各位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及策略

一、引言

写作的根本意义在于将原本表意浅显的文字、词语与内心的感悟与思索相结合,运用语言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诉求。但就我们长期的教学看来,当前学生的习作在大多数情景之下是有悖于写作初衷的。写作也是检验学生语文水平及语言素养的最有效渠道,正是因为写作不仅实现了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还能够将学生在平时语文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暴露无遗,在不少小学生心中,早已将习作与害怕、烦躁、回避等不良情绪捆绑在了一起。所以在这一阶段,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习作质量,教师就要从情与知双管齐下,一方面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强化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收获不同的感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在习作时有话可说,并知道如何说。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分析

(一)积累生活经验,深化情感体验

学生在小学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他们的习作有着较为深刻的限制,如果教师依然坚持过去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技能训练模式,学生确实难以做到将情感与文字完美融合起来,教学效果也必然是不太理想的。要改善这一情况就必须突破原来写作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脱节的弊端,在教学时反复引导学生关注周围事物,在写作时提醒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素材。

例如,教师布置学生以“我最尊敬的人”为题进行写作训练,不少学生会将写作对象设定为历史伟人或者是成功人士,如果学生对这一人物的了解是全面且深入的,那这样的习作本身无可厚非,也能表现出学生更高的视野以及大爱。但绝大部分如此选材的学生对人物知之甚少,所以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依靠大量的资料搜集为基础,作文常常也变成人物事迹的堆叠。由于选材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学生很难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其中。所以在展开此次习作教学时,教师不妨提醒学生思考一下他们身边的人,以熟悉的视角展开写作,不但写作难度能够得到大大降低,情感渗透也会更加真实。

在引导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加强情感渗透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经验,深化学生的情感。例如定期组织说一说“xx做的一件好事”“令我十分感动”“这周最令我开心的一件事”,又如定期开展“读书分享”“小小书评人”“少年奇葩说”等活动,让学生将视野聚焦在我们熟悉的人与事上,用心生活,用心习作。

(二)巧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所以在过去当学生在写作上遇到问题时,教师往往会简单直接地给出一个写作模板,借助模板,学生也能完成习作任务。但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小学生也有着很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固定的写作模板不仅会制约学生的能动性,对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并未产生任何的积极意义。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运用更为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技术在习作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酝酿更为澎湃的情绪,从而使身心都更加投入到写作中。

例如,在进行“庆祝建党百年,文咏大美家乡”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势必要聚焦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家乡发生的惊人变化。但是学生毕竟不是家乡旧时面貌的亲历者,所以在写作时如果只凭学生的想象进行虚构,那么文章内容就会显得十分虚假空洞。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过去家乡的视频与图片,让学生感受他们所熟悉的街道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百年前是什么样子,由此学生也能够带入更加饱满的情感投入习作中。

(三)组织佳作鉴赏,训练写作技巧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写得“好”是一个十分笼统又模糊的概念,究竟什么样的作文才叫作“好”?又好在哪里?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应该就这些问题为学生梳理可视化的榜样,使学生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在佳作中感受不同作者的写作方式,积累写作技巧。

例如在布置学生以“难忘的中秋节”为题展开习作时,许多学生都犯了小学阶段叙事作文的通病,即把作文写成了流水账。团圆、做饭、吃月饼、赏月、看晚会似乎成为了每一个学生千篇一律的作文内容。而其中,学生写到了这次中秋节使原本有嫌隙的大家庭又紧密粘合在一起,一下就突出了团圆的主题,情感饱满。也有的学生将“DIY月饼”这一小细节巧妙放大,使得文章妙趣横生。在学生完成写作后,笔者组织学生对这些优秀的作品展开鉴赏,学生更能体会写作技巧中的“以小见大”“抓住典型事例”“融情于景”,进而在下次习作中不断改进。

(四)贯彻读写结合,提升文学素养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着重要价值,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中,写读后感是行之有效的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每读完一篇文章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为严谨的写作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充实写作素材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主阅读的好习惯,既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一类文章或书籍进行泛读,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所在进行拓展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进行标注、记录,在完成整体阅读后将这些感悟组织成一篇完整的读后感。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使得写作技能得到有效训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被视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在学生生活经验缺乏与语文基础薄弱的小学阶段。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兴趣为突破,以体验为导向,组织常态化练习,鼓励创新,让学生主动走进习作,学会习作,并喜欢习作。

参考文献

[1]顾雪勤.让习作教学精彩纷呈——提升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6):49-50.

[2]马晔.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中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运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41):55-56.

[3]张燕.小学习作教学的“三大意识”——以三年级下册单元习作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1(15):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