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生态治理方案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河道生态治理方案探究

张小华

殷都区水利局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生态治理工程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水质提升和景观提升的效果,实现自然生态和水文化的融合,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在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治理方案,促使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改善其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方案;实施措施

1导言

近年来,由于环境的不断恶化,城市河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这不仅制约了城市建设和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为了直观地了解城市河流环境的生态状况,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城市河流的现状对城市河流和监测点进行采样和监测,通过对生态条件的分析,了解不同阶段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河道生态治理方案,进一步为我国城市水环境的治理和恢复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2河道生态治理的功能目标

第一,生态改善功能。在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应当将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作为首要目标,实现当地生态绿化水平全面提升的要求。河流作为自然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其生态修复功能,确保河道生态治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生态改善,恢复河道生态功能。相关工程单位需要明确河道生态治理目标,对河道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充分调研,以确保河道生态治理方案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关植被恢复需要根据河道周围的地形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保证绿化植被的健康生长,同时对河道生态护坡进行合理设计,使其能够与原有的地形环境充分融合,呈现出浑然一体的效果。通过建设以河道为主的生态系统,促进当地生态环境改善,恢复河道生态功能,确保生态治理工程达到预期的生态治理效果。

第二,防洪蓄水功能。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还需要实现其防洪蓄水功能,通过增加疏通河道、增加护坡高度、提高植被覆盖率来全面提升河道防洪蓄水能力。通过生态护坡的建设,在有效降低汛期洪水流量和流速的同时,也有效减少了水流对河道护坡的侵蚀,使河道护坡的建设具有长期的防洪功效。对于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而言,在河道周围种植根系发达的植被种类,能够具备较强的土壤固着能力,在减少地表水土流失的同时,也能够在汛期水位高涨时涵养一定的水量,从而实现对汛期河道水位的控制。在少雨季节,植被所涵养的水分又能通过渗透效果重新返回河道,由此也提高了对河流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河流中的含沙量。

3河道生态治理方案实施措施分析

3.1强化河道保护,建设生态河道

开展河道健康评估,科学界定河道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河道治理与保护效果,为河道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重要支撑。强化河道日常巡查监管,落实河道巡查和保洁制度,加大垃圾收集处理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取缔河道内的违法养殖行为。从维护河道健康、建设水生态文明、促进人与河道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河道种资源,同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避免水土流失。一是合理核定生态基流,统筹生活用水、灌溉用水、生态用水和工业用水,建立生态用水安全机制,保障维持河道自然生态功能的基本生态用水。二是落实河道生态空间管制,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促进河道水系生态持续好转,努力将水生态恢复到自然健康状态。三是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开展日常巡查,完善监督机制,规范监督档案管理。切实监管入河排污口,定期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建立入河排污口名录,严格限制入河排污总量,切实做到达标排放。

3.2做好河道疏浚工作

河道疏浚技术对于提升河流水域面积以及河道槽蓄容量等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水下疏浚、干河疏浚、水利工程疏浚以及爆破疏浚等。按照对生态环境的友好程度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工程疏浚、生态疏浚以及环保疏浚技术等。例如,我国深圳市茅洲河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采用了河道疏浚技术,将河水中的有机物质等进行分解,同时将河床底部泥土中的重金属物质和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避免了污染物质向河流水域以及周围土壤内部继续扩散。在采用河道疏浚技术的过程中,当地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团队还采用了曝气充氧技术,同时配合微生物修复以及植物净化等方式,提升了河道疏浚技术的应用效果。

3.3建设河道生态护坡

3.3.1植物固土法生态护坡

植物固土法生态护坡,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植物固牢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从而达到防洪防涝、保护环境的生态护坡效果,提高河道周围的生态稳固性和平衡性。在植物固土法生态护坡的实际施工之中,需要做足前期调研,知悉项目成本,了解植物生长条件,随之通过综合考量选择适宜植物。需要注意的是,植物固土法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所选植物必须具备发达的根系。只有如此,这些植物种植之后才可扎根发芽,繁茂生长,而其根系不断延续、扩增,便能有效达到固土目的。同时,植物固土法生态护坡建成之后,植物根系可以有效提高水土调节能力,滋养植物,加固土壤,改善土质。

3.3.2三维排水柔性生态袋护坡

柔性生态袋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但对土壤的渗透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袋内所填充的营养土壤与生长剂,通过坡体与袋形成了整体,从而形成了复合稳定的生态坡体。立体排水柔性生态袋不易变形,可在生态袋内填充牧草种子等。在根系进入边坡前,形成三维植被,固定土壤,减少雨水冲刷。随着植物根系的不断生长,坡面土壤固定,防止水土流失,网状根系与土壤相互进行交织,从而也形成了比较强大的复合系统。

3.3.3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

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是生态护坡的早期类型。生态护坡具体施工时,需在多孔混凝土中添加适量混合料及水泥,同时需将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利用保水剂进行集结,以增强生态护坡的水土调节功能,确保植被获得充足水分,实现繁茂生长,促使生态护坡基于植被根系深度连接土壤从而具备更加强大的抗冲击能力。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建成之后,可固土涵水,改善土质,净化水质,有效发挥河道治理功能。应用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河道周围的植被种植数量,这样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才正需发挥缓解水土流失、降低洪涝灾害的保护作用。另外,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需积极探究、应用创新技术,例如,生态砖。这些创新技术的探究和应用,可有效降低植被混凝土护坡的施工难度和施工强度。具体而言,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嵌固手法实现生态砖的连锁式垒砌。这种施工方式可使生态砖更加稳固,不会轻易移动。垒砌生态砖时,应该使其尽量贴合坡面与地面,从而确保生态护坡的适应性和耐久性。

3.4天然鹅卵石散铺护坡

河谷型河流易发生洪水侵蚀、河床淤积加剧、河岸陡峭崩塌、漫滩堆积、河岸宽度窄、河岸线不稳定、洪水承载能力差,对沿河城镇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虽然传统的护坡或混凝土挡土墙等护坡方式,可满足防滑稳定与防洪安全的基本要求,但在当前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以往工程设计方案,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和防洪,最后选择合理的卵石护岸方式,从而发挥其生态效益,体现河流的自然特征。通过修建山脊,天然鹅卵石散落护坡更适合于广阔的浅水区域,创造出一种奇特的河流景观,它通常建在急流或弯道的正常水位以下。

结束语

总之,生态治理作为河道发展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河道开展的生态治理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河流生态功能与生态系统恢复。在生态治理中,应当重视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开展,全面提升生态治理效果,保证河道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

参考文献:

[1]梁金媚.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探索[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2):42-43.

[2]于鹏.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及评价方法探讨[J].地下水,2019,41(06):234-235+263.

[3]刘辉.基于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措施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6):101-103.

[4]张晨旭.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J].现代园艺,2018,(2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