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有企业年轻干部人才培养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新时期国有企业年轻干部人才培养与管理

孟瑶

华能洋浦热电有限公司 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经济开发区 578101

摘要:企业在建设年轻干部队伍的过程中,要针对企业短期与长期的发展规划,结合当前干部队伍结构的不足,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工作。同时还应综合考量新时代背景下的实际需求,搭建市场化的工作机制,确保年轻干部在成长阶段不会受到制度、思想方面的限制。与此同时,企业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及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实施专业培训,并提供岗位交流的机会,为年轻干部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通过年轻干部的成长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企业;年轻干部;培养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80后、90后员工成为职场主力军,00后员工逐渐步入职场,国企员工队伍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过硬、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年轻干部队伍,成为国有企业前瞻性、全局性的战略任务之一。加强年轻干部培养是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一、建设年轻干部队伍的必要性

首先,当前干部队伍年龄不均衡是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没有定期向干部队伍中补充新的人力,队伍的整体年龄相对较高,中高龄干部的比例居高不下。其次,现有干部的专业结构缺少合理性,大部分干部属于运营管理类,科技、投融资、财务管理类的专业人员相对匮乏,这也侧面体现出干部选拔及培养方向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企业需要积极开展跨专业的年轻干部培养工作,从整体角度提升干部队伍的专业素质,确保其有能力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最后,高端领军人物与专业人才匮乏。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的发展也必然会造成短板效应显化、风险增加,这需要企业不断改进经营策略,重新定位发展方向,从年轻干部队伍的建设抓起,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及培养制度,改善人才结构。

二、当前国有企业年轻干部培养机制的现状分析

(一)年轻干部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随着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内部对优秀人才的需求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很多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存在老龄化和断层化的问题,对年轻干部的使用上思想过于保守和固化,缺乏对科技创新人才以及长期在一线岗位锻炼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使用和提拔的魄力和机制。一方面,一些国有企业存在未来5至10年内陆续出现关键岗位人才供给不足、缺乏核心岗位接替者以及技术骨干人才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年轻干部在干部队伍整体人数中所占比例不高,企业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领导人员年龄趋向偏大、年轻干部成长通道受阻等现象。这也说明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加强领导人员配备的分析研判和优秀年轻干部储备情况的需求预测,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平台。

(二)年轻干部培养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国有企业的年轻干部培养体系主要依托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尚未形成科学的人才管理体系。受国企改革、机构重组、业务调整、职数编制等多方因素影响,企业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在面对机制创新转型时,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和激励上存在很多不足。在培养层面,当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落实到具体执行部门时,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观能动性、培养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年轻干部无法提升职业技能,个人发展受限。在选拔层面,受现有企业编制限制和领导人员交流年限等因素限制,导致年轻干部不能被及时、适时提拔使用,从而产生工作上的负面心理和消极倦怠的情绪。在激励层面,由于对年轻干部的激励模式单一,缺乏对个人贡献和特殊人才的个性化激励机制,难以使员工凝聚向心力,导致企业存在高素质人才流失的隐患。

、企业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的原则

企业在建设年轻干部队伍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的原则。具体而言,首先要做的是为年轻干部积极提供与业务与管理两个方向的发展路径,拓宽年轻干部的成长通道。在选拔、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的过程中,要对岗位工作需求及干部自身素质有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职业发展方向,确保业务岗位与管理岗位之间有所联系、相互畅通,这样才能让年轻干部在岗位上更好地发挥自身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其次是要推行岗位任期制,让年轻干部“能上可下”,既具备基层工作能力,也能做好干部管理工作,为此要定期开展阶段性考核及日常考核,逐步强化年轻干部的综合能力。最后,系统分析企业领导层级的业绩、年龄、工作状态等情况,创新制定退二线干部管理机制,为企业优秀的年轻干部提供更多展示自己、职业发展的机会。与此同时,让退休老干部也能发挥引导作用,将自身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干部,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全方位提升年轻干部的领导能力及工作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二)全过程培养有管理能力的年轻干部

注重统筹谋划、系统培养,着力通过系统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把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成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可靠接班人。一是以思想武装造就“硬脊梁”。建立完善政治理论培训制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引导其自觉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以专业培训成就“真本领”。各级各类建筑企业分层级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轮训,加大建筑企业内部师带徒等内部培养力度,通过干部轮训、学习调研、专题研讨等方式,灵活采取各种培训方式,帮助优秀年轻干部补齐能力短板、提升专业素养、增强业务本领。三是以丰富实践练就“宽肩膀”。秉承“年轻干部到一线去,优秀骨干从一线来”的理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重要项目、困难项目、偏远项目等基层项目一线接受锻炼,到重大项目中加强历练“墩苗”。健全完善建筑施工各环节、各岗位轮岗机制,引导优秀年轻干部在多岗位锻炼中拓宽视野思维、提升干事创业意识、增强工作本领。四是要通过组织切实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年轻干部人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履职尽责,主动带领职工群众研究解决问题,推进建筑企业创新改革发展。

(三)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容错机制

面对复杂的市场变化和艰巨的改革任务,年轻干部由于第一次走向领导岗位,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于行业和市场的研究判断,特别是探索实施创新转型的过程,容易出现非主观性的错误。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客观容错,引导年轻干部正确面对工作失误,积极调整状态,勇于担当负责。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敢于担当的年轻干部撑腰鼓劲,当好风清气正的生态“护林员”。在助力成长时倾注关爱。注重倾听年轻干部心声,帮助年轻干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引导年轻干部把个人成长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结束语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年轻干部既是员工的标杆,同时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要想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就需要育优、选对、用好年轻干部,将年轻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及时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当前的人才选拔机制与培养模式,挖掘年轻干部的潜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使其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而让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魏君乔.国有企业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路径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8):92-93.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1.1841.

[2]王悦.“知行合一”视域下新时期国有企业年轻干部的培养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21(10):73-75.DOI:10.19424/j.cnki.41-1372/d.2021.10.036.

[3]杨俊.国有企业年轻干部工作困局及破解方略[J].领导科学,2020(14):99-101.DOI:10.19572/j.cnki.ldkx.2020.14.028.

[4]关东,富望舟,程永泓.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为管道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J].石油组织人事,2020(03):66-68.

[5]王界珍,杨兴东.壮筋骨长才干加快国有企业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使用[J].石油组织人事,2020(0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