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3
/ 2

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陈传荣 ,杨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微山县第一中学2776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契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规律,将其合理运用到中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显著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课堂教学效果。就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存在的问题较多,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的发挥。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进行探究,旨在构建轻松、高效的中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策略

引言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新课标的思想贯穿于中学数学教学之中,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同学的主体性,让他们有自由的探究与合作,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目前,我国在开展“小组合作”的数学教学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致使其效果不佳,难以提高其个人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放松身心

课堂气氛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状态以及学习效果。而气氛主要是通过互动来营造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深度互动的方式。传统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整体气氛沉闷、紧张,甚至较为压抑。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这样的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有所不同,学生不用担心说错了被批评,身心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能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与理解,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很显然,这样的数学课堂更受中学生的欢迎,能够在无形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个性化发展

在传统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讲解—接受—纠正”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了教师在讲台上大声讲解而学生在讲台下无声操练的局面,仅有的互动是课堂提问过程中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互动的机会,从整体上来看课堂互动流于形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不论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优生,还是基础薄弱的学困生,都有参与互动的机会[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使数学课堂由刻板、枯燥、单调向活泼、有趣、灵动转变,师生间、生生间频繁互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现自己,这对其个性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深度

由于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社会阅历、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不同,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无法避免的。针对同一个问题,有的学生想出了A方法,而有的学生想出了B方法,这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切入点不同。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拓宽全体学生的视野。教学实践表明,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发散他们的思维,使得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寻找其他的突破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习深度。

二、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在理解部分数学原理时会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创设规定情境,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使学生更加容易吸收和理解数学知识。一般而言,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下,学生接受、理解、掌握课程知识会更加容易,能够快速融入课堂,提高思维的活跃度。故而,在教学情境的支持下,合作探究式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之间不同思维的碰撞,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关注度,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数学知识,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提出几个生活中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例子,如电影院的座位号、经纬度表示的地理位置、在测量学中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图等,让学生思考平面直角坐标系为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被成功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范畴。可以看出,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并且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体系。除此以外,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地使用多媒体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立体几何知识的课堂教学为例。这部分知识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以此将文字转化为图形。这一过程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或利用软件建立数字模型,将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原理以图形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通过技术手段使学生直接观察到立体几何图形的变化过程。

(二)合理划分小组

学生的分组工作是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应重视分组工作,保证学习小组人员构成、数量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便全体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课堂。

其一,在划分学习小组之前,教师应全面、详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水平、性格特点、人际关系以及相应特长等基本信息,这是分组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条件。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的这些基本信息,才能大幅度提升学习小组划分的科学性。其二,合理规划小组成员。一般情况下,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应该在四人到六人之间,这是最科学合理的小组人数。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人数划分小组,尽可能保证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另外,学习小组的成员应各有特长。在学习能力方面,每个小组中应该有一到两名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以便让他们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担任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为小组成员解答简单的问题。在个人能力方面,每个小组内应该安排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安排和规划小组的学习行为和分工。

以统计学知识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在向学生介绍统计学的基本知识、数据收集方法、统计图的制作绘制方法、专业术语等内容之后,让学生自行确定统计内容,制作统计图表,对统计数据展开分析,阐明数据的发展趋势,总结统计结论。在明确学习任务之后,学习小组的组长需要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范围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将统计工作落实给小组成员,并选择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总结陈述,展示小组的统计结果。

(三)合理设置更加全面的考核体系

和传统课堂模式一样,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最终的学习成果也需要得到检验,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情况,但是由于形式的不同,所以在学习目标的设置和学习结果的考核上也会有所区别,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大部分的安排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教师不仅要了解小组的情况,还要掌握个人的情况,以及组内合作的效果等,因此必须放弃一刀切的标准,设置更加全面和多元的考核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模式推动了中学数学教学发展,让其脱离了传统课堂的束缚,给中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对数学持续产生兴趣。数学教师要将合作学习渗透到数学课堂的各个环节,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合作契机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要做好合作学习评价,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玉梅.刍议中学数学教学中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3):52-53.

[2]许卫华.浅析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4):4.

[3]陈向东.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家长,2022(3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