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学段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1
/ 2

小学低学段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何辉群

博罗县博罗中学中洲实验学校  广东省惠州市    516100

摘要:数学思维是指解决问题时运用逻辑、推理和想象等思维方法,培养小学低学段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十分重要的。为此,需要采用多样化的策略来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首先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如情境引导法、问题导向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数学游戏、数学趣味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乐趣;最后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分析、解释和评价的能力,注重数学思维和阐述能力的训练。本文围绕小学低学段数学思维培养策略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段;数学思维

一、小学低学段数学思维能力现状

数学思维教育是指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旨在为学生的未来数学学习做好准备,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概念、方法和技能的学习,更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当前思维培养重视度不断攀升,但是能力提升效果依然不够凸显。

二、小学学段数学思维培养不足原因分析

小学低学段是数学思维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方法的重要阶段。针对这一关键时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下面分析一下不足原因。

(一)不够重视兴趣激发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从兴趣入手。一般来说,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第一,从数学知识的内容入手,将问题设计成更加有趣、富有互动性的形式,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

第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电影、讲座等,以及针对实际问题的数学调查和研究。

第三,通过表彰提高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励学生学习数学。

就当前来看,这种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二)不够注重思维过程的引导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需要注重思维过程的引导和指导,其具体方式如下:

第一,在教学中突出“思考如何思考”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思考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引导他们利用图像、符号、语言等多种方式来表述思考过程。

第二,让学生遵循“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原则,引导学生在解题时首先考虑思路,其次再考虑具体的解题方法。

第三,鼓励小学生在探究中互相交流、合作与同侪评价,这些方式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当前来看,这种思维引导不具备 层次性与深度。

(三)不够突出思维能力和阐述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要突出思维能力和阐述能力的培养,这一过程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构建逻辑框架,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规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一些模型建构、运动仿真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拓展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第四,突出阐述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思考的能力,比如通过演讲、口头报告、作品展示和写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阐述能力。

当前来看思维能力和阐述能力的培养融合度不够,缺乏落地实效性。

总的来说,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注重教师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突出思维能力和阐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以便培养一批有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小学生。

、小学学段数学思维培养策略及案例分析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利用问题、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发挥个体的主导作用,从而达到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教育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培养出严密的逻辑思维、系统的数学技能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误导性的设计,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迷失、感到迷茫,从而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究和思考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自己创新和探究的能力。

(二)数学游戏和趣味竞赛

数学游戏和趣味竞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游戏和趣味竞赛的任务要求学生去解决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游戏和竞赛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游戏竞赛中快乐地学习数学。

例如,在数学游戏中,可以设计团队互动、个人解题等不同模式,激起孩子的友好竞争精神;在趣味竞赛中,可以设置数学谜语、数学大挑战等形式,让孩子们体验到解决有趣数学问题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创新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

(三)组队合作

组队合作是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策略之一,它可以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思路,帮助孩子们共同探索数学问题,集体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沟通、领导等方面的能力。

在组队合作中,一个小组内的同学一般具有不同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水平,每个人都有机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每个人在合作和交流中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强化分析、解释和评价能力

学生分析、解释和评价能力是数学思维所必需的,它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评价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实践中,为了培养这些能力,教师可以把问题设计得更具挑战性,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解释答案,从而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阐述问题的表达能力。

结束语

在未来,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日益受到重视。在各个领域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如在自然科学、工程、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中必须充分运用数学方法;在金融投资、物流决策等领域,也需要数学思维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因此,数学思维的培养将有助于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万嘉仪.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 美育(理论), 2021(5): 60-61.

[2]姜秀芹.浅谈小学数学低学段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几点策略[J].学周刊,2023(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