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如何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丁嫣然

西安市雁塔区第二学校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00

摘要: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刻苦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①。

所以不同的学生需要用对应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保持不同的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为老师,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

如何将学生的知识吸收应用情况按照布鲁姆分类表(taxonomy table)进行较准确地分类也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分层教学 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分类法 taxonomy table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知识技能得以掌握,方法技能得以提高,并使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都得到升华,我作为一线教师,针对这一问题,开启了我自己的思考和尝试在课堂中做出不同的应用。

分层教学作为主流的教学方法,每个教师会赋予自身不同的理解和应用。而我认为的分层教学,就是为本节课吸收能力强的同学,拓展思维。为本节课理解较慢的同学去加以解释,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其理解记忆。简单地说,就是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做。不能让个别同学的脑子在某个阶段是闲下来的,四十多分钟的上课时间非常有限,如果再因为老师的原因,被浪费了一部分,那么本就繁重的课业内容就更不能高质量完成。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分层教学这一有效方法呢?

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握好“度”,分层教学

1.目标要明确,分层要恰当:数学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和灵魂,只有把握好“度”,才能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

2.目标要分层: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规律的发现、基本方法的应用等多种目标;

3.要求要适度:知识与技能是一个系统,有层次地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4.目标应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

5.目标教学应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不同层次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和发展思维。

6.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人:既关注优等生,又关注学困生,还要照顾到大部分的学生进度;

(二)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分层教学中,评价是很重要的一环。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及时、全面、客观,尽量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表现机会,以促进他们更快地进步。

评价不仅要公正,还要尽可能做到全面;既要关注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综合评价,又要注意客观评价学生在此阶段的发展水平。

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及时、全面,应包括:对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对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变化进行评价。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同时还要注意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或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反馈才能做到有效的家校合作。

(三)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很短,一般只有40分钟左右。而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又非常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用灵活、新颖、有趣的教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近年来,线上线下课的结合也是每个学校教师都会遇到的情况,那么教学资料的多样化,网课教学的质量也是一线教师需要关心的问题。新老教师更要吸收新的教学工具,会利用网上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料,帮助课堂更加完善,提高课堂质量。我个人在网课期间的经验,互动课件、手写板手写笔的使用,网络教具以及几何画板的应用,都对于数学老师而言非常值得应用。

作为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这样教学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那么如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呢?

在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中,教师并不是单纯按成绩将学生归结为优生中等生和差生,这样是对学生,也就是受教育者不公平的做法。如果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粗略分层,可以这样为不同学生分层,有的同学几何思维强,有的同学计算速度快,有的同学抽象思考能力强或者有的同学逻辑思维好,在上课过程中,要能跟上学生的思维。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和题目总会有不同的学生有更好的理解,快速的吸收当节课的内容。

如果对全班学生进行细致的分类,我重点谈一下我所应用到的分类法。让我们继续回到《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新版中的分类法给了我启发,不同年级的所有教师都适用。新版分类法着重于能使用分类于课程、教学、评量,并连接这三者。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记忆、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作六层次。并将知识向度分为事实知识、概念知识、程序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四个维度,从具体到抽象来排列。

1672129831898

表1

我们可以将分类表taxonomy table放入教学评价中去,对不同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拥有的能力进行分类,可用来评量学生的课堂情况和吸收情况。对有关他们的学习策略和对于不同任务与情境的知识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

在使用时要注意分层原则、对学生足够了解,才能在课堂上快速做出判断,为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堂任务,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学习理解,去掌握当堂内容和拓展内容。

参考文献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总论(修订版)2001》(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An Overview)   David R. Krathwohl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