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探究

冯澹

华东师范大学丽水附属学校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科学资源无处不在,所以更应该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世界。“科学”这两个字给人的感觉就非常正直伟大,很多学生在懵懂时期都有过长大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梦想。初中阶段,老师在科学的教学中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加直观。以下是有关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在初中阶段,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并且科学和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材中的许多科学知识都是通过生活实践得到的。因此,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生活化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投入学习中去,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生活化

情境对于知识建构的作用,可以汤之于盐作为形象的比喻。盐溶入汤,才能使汤更显美味可口;知识也是如此,融入情境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显示出其活力和美感。科学与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材中处处体现着生活,生活中处处应用科学。要想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有效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建立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处处留心,对与生活相关的教学资料有意识地加以收集,并根据教学需要,将知识点教学巧妙地融入生活情景,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生活情境中主动参与问题探究,从中找寻出解决问题的规律。

例如在“浮力”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之前听说过“浮力”一词,也知道有些物体可以漂浮于水。知道这些常识的初中生不少,但了解其中科学原理的初中生不多。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寻找生活中与浮力相关的现象。此类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现象,小到茶叶、游泳圈,大到轮船、冰川,总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参与课堂问答。教师再由此提问:“在这些物体浮起不沉没的现象背后,有着怎样的科学原理?”教师让学生对此继续进行假设和讨论,然后组织实验教学:首先拿出一个铁块,在正常情况下用弹簧秤对其称重;再把铁块慢慢放进水里,同时观察其重量是否有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后让学生总结所观察到的信息,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更深入地理解浮力的概念。

二、优化教学生活化

“从生活走进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是科学课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科学问题,科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科学的目的在于用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现象或事例中提炼出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

①为探究音调跟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教学中通常采用比较两个不同的音叉发声的音调和振动快慢的方法,但难以直观地比较音叉振动的快慢。我们可以取一把日常生活中的梳子,用手指以不同的速度拨动梳齿发出不同的声音,去探究音调跟振动的快慢关系。②为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我们可以取一只生活中常见的可乐瓶,改变灌入的水量,观察可乐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的浮沉情况,来得到物体浮沉的条件。③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相同的力用小刀的刃和背分别试切削土块、裁纸进行对比实验。④还有用易拉罐、“可比克”薯片筒做小孔成像实验。⑤“透明矿泉水瓶”钻三个不同高度的孔做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实验。⑥将装牛奶的盒子挖槽插玻璃用来做平面镜成像的支架……

三、实验材料生活化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别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需要注意的是,只对教材实验内容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还远远不够,因为实验教学是需要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的。所以教师应让学生中一些随处可见的物品成为学生实验探究的工具,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那如何真正实现以上所述呢?这就需要初中科学教师善于寻找一些可利用的物品,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以期让学生真切体验实验之“亲切感”,让学生对科学实验学习的兴趣稳定而持久。

如在初中科学“光和颜色”教学中,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透明物体与透明物体形成颜色的成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探索意识与实验观念,笔者便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带有光的图片,并询问学生:“大家为什么会看到这些图片?另外大家闭上眼睛后,为什么又看不到这些图片了?”让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能更好地引入当天的新课——光和颜色。待这番引导引发了学生思考后,大部分学生得知因为有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所以能看见,当我们闭上眼睛时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什么都看不到。紧接着,笔者便为学生介绍光源、光的传播途径及光的直线传播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光和颜色。

四、小组探究生活化

结合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设计和探究,将所学的知识内容运用到生活当中,学会灵活运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科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能够在合作的同时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拉进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在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深入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比如在学习了《运动和力》之后,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组织一次拔河比赛,比赛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设计和探究“如何做才能在拔河比赛中获得胜利”。小组讨论合作将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多地运用到其中,列出各项措施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其原理,然后进行拔河比赛。比赛之后公布各组的设计方案,归纳比较各组的优点与不足。通过本次活动,加深了对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二力平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等知识的理解,并能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之中。在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互相交流探讨,从而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

总而言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生活化教学既是初中科学教学综合性的体现,又是使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的保证。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生活化,同时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学苑教育,2022(6):49-51.

[2]石莉蔷.生活化实验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2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