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体验式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体验式教学研究

郑秀莺

德化实验小学 36250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不断优化,体验式学习理念在小学阶段有着重要应用,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新型教学方式,其不仅彰显以生为本教育需求,同时能够加深学生知识印象,提高学生知识和生活的关联度,帮助学生做到全面学习。此次研究分析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为有关教学活动提供方向指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生活体验式

前言:数学学科知识普遍逻辑性强,小学生理解难度高,以往应试教育采取的灌输说讲式教学方法固然能够强化学生知识印象,但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造成知识固有印象不能做到主动学习。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感悟知识,领悟数学概念本质,提高学习学习效率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兴趣,对小学数学整体教育质量提升有重要应用意义。

一、生活体验式教学概述

生活体验式教学其核心概念为“体验”,即学生在某些知识学习上要亲身经历实地领会,通过自身实践行为的经验总结来获得知识印象。该教学方法实际应用中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体性发挥产生各种数学学习感悟,将以往课堂上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学习行为为中心。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进行精准角色定位,将学生体验和感受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和方向,才能切实做到体验式教学[1]。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引导作用和经验总结作用,通过对教材知识和学生生活元素的挖掘,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体验教学活动,并且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学科客观知识和生活现象,在数学知识充分掌握基础上形成学生自己的逻辑思维结构,真正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锻炼。最后体验式教学还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表达和才能闪光点,多利用鼓励式教学语言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学习自信和反馈习惯,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良好学习行为的形成,以实现生活体验式教学与数学课堂的完美融入。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

2.1创设学习情境,把握活动体验起点

首先教师要正确意识到数学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是教师和学生要进行双向对话交流和的活动,不能只由教师进行单方面知识灌输,也需要学生及时表达学习反馈,通过双向交流来强化学生学习体验。为此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创设相应教学情境,主导教学情境进展,将情境创设作为整合活动体验式学习的起点,为学生体验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接受度高、形式内容丰富、与所学知识关联度大的情境,通过教学情境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数学体验创造契机[2]。例如在正方体计算表面积相关知识教学上,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简易正方体,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就能发现正方体六个表面完全一致,体会到本质上由六个正方形组成。在表面积计算中会自己摸索出正确的计算方式,完全对具体概念理论的推导,相较以往死板公式的灌输,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加灵活。

2.2重视体验过程,促进生活体验的形成

在创设教学情境后,教师更要重视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体验感受,在学生实践中教师既要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领悟,指导学生通过情境融入来主动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也要适时点拨发挥自身答疑解惑作用,保证学生学习思路正确。只有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到记忆的过程,才能加深学生脑海中对知识的固有印象,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真实体验[3]。例如在“方向与位置”相关知识教学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室外开展实践活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数学经验,为学生创造一些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通过一些开放性和探索性都比较强的数学问题来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如让学生尝试介绍学校内部的方位,并为学生模拟“假如学校有贵宾访问,如何运用方向位置知识进行导游”的情境。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由讨论,并让学生动手实践亲历知识运用过程,最后通过学生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来得出导游方案,能够让学生在有效情感体验中深化自身对位置方向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生深度学习。

2.3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以问促思

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在“数学来源于生活也离不开生活”理念指引下开展生活化教学,将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学生数学探究的主要对象。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设计出多个生活化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来促进自身探究学习行为的养成,以问促思实现学生有效学习。此外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指引学生尝试利用自身经验去总结和感悟知识,将学生的生活认知作为解题契机,在生活体验前提下去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4]。例如在“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相关知识教学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活中所熟悉的周围事物有哪些具有三角形和四边形特征,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行为对自行车、三角板、桌面、黑板、晾衣架等物体的形状进行思考总结,不仅对所学图形知识的各项特征有准确认知,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蕴含在生活各个场景中,理解图形特征在现实生活中的含义,知识掌握更加灵活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生活体验式教学理念为中心,结合教材知识和学生生活经历设计出丰富有趣的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情境活动中,鼓励学生通过探究思考来实现数学逻辑思维的延伸,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艺斌.体验——让数学课堂神采飞扬——农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20(61):71-72.

[2]宋会会.小学高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6):100-101.

[3]沈世珍.小学高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分析[J].考试周刊,2019(37):94.

[4]芶玉梅.体验数学,体验快乐——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体验式教学[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