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舞蹈教育的指导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幼儿园舞蹈教育的指导策略

刘艺

中共长春市委机关幼儿园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

本文阐述了幼儿园舞蹈教育的重要意义,说明了如何在基础训练、舞蹈比赛、歌舞游戏中以不同方式进行幼儿舞蹈教育,并通过多种手段、策略的应用,增加幼儿对舞蹈形象的映像,培养幼儿的直感思维,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发挥幼儿的感知、想象,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创造力,提高幼儿对舞蹈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达到提升幼儿舞蹈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园舞蹈教育;审美意识;健康人格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艺术教育获得人们广泛的关注,开始意识到艺术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的重要性。教育部提出:实施美学的主要途径是艺术,发挥其精干教育功能。而幼儿园舞蹈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可以矫正幼儿的姿态,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让幼儿学会鉴赏美丽的事物和激发创造艺术的潜能。舞蹈练习可以启迪智慧,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使幼儿在表演中能用不同的动作来展现音乐。

一、幼儿园舞蹈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的舞蹈教师需要重视幼儿舞蹈教学,知晓幼儿学习舞蹈的重要性以及教授幼儿如何正确的进行舞蹈练习,根据幼儿的基本特征,搞好幼儿舞蹈教育,使幼儿能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认识、感受舞蹈,从而点亮灵动之光,开启律动之门[1]

幼儿舞蹈教学与文化课教学在教学形式上有着巨大的差别,舞蹈教育可以让幼儿充分参与到其中,是幼儿舞蹈的引路者。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艺术教育的目标:3-4岁的幼儿可以跟随着音乐用神态和声音来模拟日常生活的出现的场景:4-5岁的幼儿能根据音乐的音阶敲击物品打出相似的节拍和节奏;5-6岁的幼儿能根据音乐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现自己的个人情感。这些艺术教育目标凸显了幼儿园舞蹈教育的重要性[2]

二、幼儿园舞蹈教育的指导策略

1.通过基础训练,提升幼儿身体协调性

幼儿舞蹈的基本功对于学跳舞的孩子来说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有些培训中心都会不重视基本功的训练,一味的让孩子直接学习舞蹈,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动作往往就会有心无力、对舞蹈的兴趣也会大大的下降,但是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提高的过程,不会立竿见影,需要打下坚实的舞蹈基础,所以幼儿园在训练少儿舞蹈的基本功时会依据每个孩子的特征、软硬程度的不同、为每个孩子拟定不同的软开度训练计划,提高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例如舞蹈教师带领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小朋友们,在开始学习舞蹈前,你们需要参加一个游戏来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当我说到哪个部位就指对应的部位。当幼儿能基本上认清自己的身体部位后,就让幼儿跟随舞蹈音乐《两只老虎》来练习基础姿势勾绷脚,要求幼儿双腿伸直并拢、双手轻放在身体两边,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跟着音乐节拍脚尖做出勾绷脚的动作。第一个八拍:双手曲肘上下放在胸前,要跟着音乐节奏来摆动身体;第二个八拍:双手前伸做放物状,双手翻掌后放在身体两侧;第三个八拍:双手曲肘上下放在胸前,要跟着音乐节奏来摆动身体;第四个八拍:手放在嘴边身体前倾,脚压脚背跪坐;第五个八拍:左手放在肩旁左右摆动,右手伸直放在身体旁,身体向左转身面向2点;第六个八拍:双手交叉画圈,压脚背跪坐;第七个八拍:双手放在身体两旁,身体左右摆动,身体面向1点;第八个八拍:双手合掌放在脸旁,做睡觉状。舞蹈教师:小朋友回家后记得要复习今天讲过的东西,表演给你们的家长看,好不好。舞蹈教师让幼儿做基础练习,使幼儿在活泼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舞蹈。

因此基础训练是高难度动作的地基,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不能半途而废。基础训练可以使幼儿的肌肉能力获得发展,充分利用身体的每个部位,提升肢体的协调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水平;也可以改正从来没有接受过舞蹈教学的形态毛病,熟练掌握形体,提升自己的肢体柔韧度,可以控制肢体的柔韧度和舞蹈动作的力度大小,自如地运用各种动作来驾驭不同的舞蹈风格。

2.借助舞蹈比赛,弥补舞蹈方面的不足

舞蹈比赛是一种基于艺术活动的锻炼方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或改变幼儿的身心与思想。舞蹈比赛是幼儿检验舞蹈水平的地方,通过与其他选手的竞争,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完善,保持优势的一面,即使面对糟糕的成绩,也可以迅速调节自己失落的心理,看清自己失败的原因并改正舞蹈的不足,然后再次参加比赛。

例如一个幼儿园举办的舞蹈大赛,有许多活泼机灵的小朋友积极参与比赛,其中一个叫小花的小朋友通过表演《花儿朵朵开》获得了舞蹈大赛的二等级,她的舞蹈编排是由老师负责的,精心编排了一个特别好看的舞蹈,让小花在舞台比赛上尽情地展现了自我,小花通过与其他选手的比较,学会了欣赏对手的优美舞姿,发现了自己的劣势,下定决心改正舞蹈方面的不足,重新参加舞蹈比赛。

因此舞蹈比赛可以使幼儿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秀,弥补舞蹈方面的不足。幼儿经常参加舞蹈比赛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能力,使体质迅速增强,增加对病毒的抵抗力,加快幼儿的生理活动,促进肌肉躯体不断生长发育,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3]

3.运用歌舞游戏,提升动作反应能力

歌舞游戏需要按照歌词、节奏、乐段的结构做动作并表现出歌曲的内容,着重表现幼儿的创造性动作,可以启发幼儿做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歌舞游戏的主题是游戏,它的规则是音乐结束时摆好造型,可以提升幼儿的反应能力。

例如,老师将儿童歌曲《袋鼠》设计成歌舞游戏。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怎么根据音乐做出符合其意境的动作吗,老师这里有一段关于音乐结束时摆好造型的短片,看完短片后你们要想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然后对于《袋鼠》这首歌曲,你们又该如何表现,需要用合适的动作表示歌曲的变化。《袋鼠》展现了袋鼠妈妈和小袋鼠相亲相爱的画面,可以启发幼儿做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提升幼儿的反应能力。

例如,老师让幼儿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

教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小朋友来听一听,在这音乐里是谁在跳舞。如果没有幼儿回答出来,就告诉小朋友:原来是跳舞的是小鱼啊。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鱼是如何跳舞的吗,将小鱼跳舞的片段给他们观看并带上袜子跟随音乐模仿小鱼的游泳动作。

因此歌舞游戏是经过游戏的形式把舞蹈表现出来,不受场地和人数的限制,属于听觉运动反应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节奏感,提升舞蹈动作的协调性,保持身体平衡,能促进骨骼的发育,保持较长时间跳舞的姿态;幼儿可以通过歌舞游戏来模拟想象舞蹈动作,提升反应能力。

三、结束语

幼儿园舞蹈教育可以为幼儿点亮舞蹈的灵动之光,开启律动之门。幼儿园舞蹈教育具有生存发展的能力,通过广泛传播幼儿舞蹈教育,深刻影响着舞蹈教育的发展,能帮助幼儿塑造美的心灵,使他们懂得怎么辨别真善美。幼儿舞蹈教师通过确立教育目标,选定幼儿舞蹈教育的主要目标,增强幼儿对外部教育的适应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幼儿园舞蹈教育能够使幼儿在长期接触美而形成的良好习惯,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幼儿园舞蹈教育帮助幼儿转变了对于舞蹈形象的映像,培养了幼儿的直感思维,提高了敏锐的观察能力,发挥幼儿的感知、想象,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4]

参考文献

[1]任思羽.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9(12):170.

[2]郝蓉.基于幼儿园舞蹈教育现状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J].才智,2019(01):75.

[3]金庆玲.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高教学刊,2017(05):79-81+83.

[4]白国芬,崔晔.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J].尚舞,2021(24):68-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