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产生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产生的影响分析

杨丹丹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  遵义563000

【摘要】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择取7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经自然分娩的新生儿,时间区间2021年04月至2022年04月。以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两组,两组对象数量一致(n=35)。基础组开展基础护理,研究组开展"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神经行为评分、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经过护理后,从神经行为评分分析,研究组数据高于基础组(P<0.05);从母乳喂养成功率分析,研究组数据高于基础组(P<0.05)。论:在对新生儿护理时,开展"袋鼠式护理"能够促进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母乳喂养成功率

新生儿是指胎儿经母体娩出后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未满28d这一段时间的婴儿。此阶段婴儿的免疫力较低,如未进行细致护理,可增大多种疾病患病风险,危害婴儿的生命健康[1]。科学的护理方式可有效减少上述风险,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本文对"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21.04-2022.04期间接收的经自然分娩的新生儿中共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信封分组法进行分组,即基础组、研究组,每组例数相同,各有35例。基础组中男19例,女16例,依次以37周、41周为胎龄下限、上限,均值为(39.06±0.45)周;母亲文化信息: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依次有8例、10例、10例、7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17例,依次以37周、41周为胎龄下限、上限,均值为(38.94±0.47)周;母亲文化信息: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依次有9例、9例、9例、8例。两组新生儿的基础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意义,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于研究时间内在我院经自然分娩出生的新生儿;家属完全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加入并在同意书对应位置签字;基础资料均有所记载。

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疾病、遗传疾病;凝血功能缺陷;研究积极性较差。

1.2 方法

基础组开展基础护理,主要包括记录新生儿基础信息、做好呼吸道清理和身体清理、维护新生儿体温稳定、定期测量身长、体重等。

研究组开展"袋鼠式护理"。具体护理内容见下:首先,需要向新生儿母亲介绍袋鼠式护理相关内容,讲解其益处,提高母亲重视程度,便于更好的配合相关护理工作,保障服务质量;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介绍相关操作,增强母亲熟悉度,有利于尽快开展母乳喂养工作;了解母亲的情绪状态,及时纾解不良情绪,避免产后抑郁症发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执行袋鼠式护理操作,保障护理效果。之后,提供安静的居住环境,注意保护好产妇隐私,给予产妇尊重,维持室内温度在26℃左右,避免产妇感冒。最后,开展袋鼠式护理服务,将病床床头抬高45°左右,使产妇处于半卧位,打开胸前衣物,将胸部裸露出来,并将新生儿放于产妇胸前,让新生儿与母体充分接触,同时,使用毛毯或衣物盖住新生儿背部,避免新生儿受凉感冒;指导产妇用双手托住新生儿,以此锻炼新生儿对外界的感知觉,增进母子亲密关系。在住院期间,每日进行2次袋鼠式护理,可在上午10点至12点及下午4点至6点进行,每次时长1h。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后的神经行为评分、母乳喂养成功率进行统计。神经行为评分运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表评估,从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评估等维度进行分析,共包括20个题目,运用0-2级评分法,总分值≥0分且≤40分,最终获得分值越高表示神经行为发育越好。母乳喂养成功率计算公式为(母乳喂养成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神经行为评分和母乳喂养成功率依次使用(均数±标准差)、(n%)表示,依次进行t检验、X2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后,差异有意义(P<0.05)。

  1.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神经行为评分

在护理后,研究组的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基础组(P<0.05),见表1。

表1  神经行为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n)

行为能力(分)

被动肌张力(分)

主动肌张力(分)

原始反射(分)

一般评估(分)

研究组

35

11.99±0.25

8.34±0.18

7.95±0.27

6.94±0.39

5.98±0.16

基础组

35

11.01±0.37

7.23±0.26

7.18±0.59

4.25±0.26

5.90±0.12

t值

-

12.9836

20.7661

7.0207

33.9524

2.3664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208

2.2 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母乳喂养成功率

在护理后,研究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基础组(P<0.05),见表2。

2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n)

母乳喂养成功率(%)

未成功率(%)

研究组

35

33(94.29)

2(5.71)

基础组

35

25(71.43)

10(28.57)

X2

-

6.4368

P值

-

0.0111

    1. 讨论

    新生儿是产科常见群体,因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机体抗病能力较弱,一旦照护不到位,极易出现风险事件。另外,由于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了解不充分,母乳喂养成功率较低,不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2-3]。基础护理虽经过相关护理方式起到护理效果,但具有一定局限性。而袋鼠式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是类似袋鼠、无尾熊等有袋动物照顾幼儿的方式[4],主要通过将新生儿直立式贴在母亲的胸口,给予其所需的温暖和安全感,以此增加新生儿对外界的感知,利于神经行为发育,同时还可增进母婴亲密关系,促进乳汁分泌,便于更好的完成母乳喂养工作。另外,经此法护理后,可让新生儿感知母亲的心跳,熟悉母亲的味道,利于各项神经行为发展。表1数据显示,研究组新生儿护理后的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基础组(P<0.05)。表2数据显示,研究组新生儿护理后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基础组(P<0.05)。由此可见,开展"袋鼠式护理"能够促进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增强母乳喂养认知,提高哺乳成功率,维护母婴生命健康,护理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护理开展"袋鼠式护理"的效果较理想,能够改善新生儿神经行为,提高母乳喂养成功机率,建议使用。

    参考文献:

    [1]端木艳艳.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1):138-139.

    [2]季丹.袋鼠式护理对母乳喂养、新生儿神经行为及新生儿疼痛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2):42.

    [3]魏小燕,何婧.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体格发育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03):192-195.

    [4]林朗刺.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疼痛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3):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