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与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3

青年毛泽东与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

席湘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青年毛泽东受自身斗争实践的反思以及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号召着手创建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后掀起湘区地方团组织创建的热潮和助力湖南工人罢工斗争。纵观青年毛泽东创建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前后,这一创建过程具有强调找“真同志”和注重以实践斗争的途径培育团员的显著特点以及忽视妇女运动开展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青年毛泽东;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新民学会

2023年是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知往才能鉴今,回龙才能去脉。在这百年风华正茂的盛世之年,回顾青年毛泽东在团组织创建史上作出的卓越贡献,益于当代青年学习革命先辈为改造中国与世界所展现出的百炼成钢的毅力和矢志爱国的情怀,也鼓励青年学子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此浅析一得之见,并求教于方家。

一、青年毛泽东创建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动因

青年毛泽东对于斗争实践失败的反思。青年毛泽东曾选地岳麓山实践“新村”构想,力图创设大同理想的世外桃源。毛泽东构筑新村主义理想蓝图的一大特点是其设计要义不遗巨细,且当时风雨飘摇的社会境况与理想蓝图无法适配,就陷入纯粹空想的窘境。皖系军阀张敬尧在湘纵兵殃民,因此毛泽东动员教育界、新闻界等各界力量声援驱张运动。在此次驱张斗争中,毛泽东虽大声疾呼革命,但是所呼声的革命是温和有序式的革命,不流血非暴力式的革命,显而易见尚未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湖南自治运动期间,毛泽东对谭延闿、赵恒惕等军阀心存幻想,竭力建设非中国式非美国式的理想王国,主张湖南“自治自决”,最终以湖南共和国夭折的结局草草收场。无论是新村试验,还是驱张运动,亦或是湖南自治,斗争的失败证明以非暴力革命的改良路径达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的终究是穷途末路。正如自省所悟“几个月来,已看透了。政治界暮气已深,腐败已甚,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毛泽东并未因挫折而不奋向前,相反在一系列的实践斗争中领会到大范围的群众运动必须有坚强的核心和清楚的行动纲领,进而加快建立核心组织的步伐。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号召。上海作为资本帝国、封建军阀和工人阶级斗争漩涡的中心口岸城市,吸引因地缘、学缘、业缘等聚集的民族精英。他们觉醒于乱世之中,也授命于危难之际,并试图寻求革命的真理和谋划国家的未来。工人阶级力量的觉醒、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有志青年如磁石般涌入上海为上海团组织诞生提供可能性。上海早期共产主义者建党计划中的建团筹备活动与共产国际的援助将理想转变为现实。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立于1920年8月,并在团中央组织正式成立之前,其不仅承担着临时团中央的职责,也肩负着团组织发起组的使命。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后速即向全国各地寄发团章,渔阳里的曙光也散播到湘省长沙。同年10月,陈独秀函约毛泽东在长沙着手建团工作。

二、青年毛泽东创建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

长沙的建团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现循序渐进之态。毛泽东首先致邀新民学会、俄罗斯研究会和文化书社中为驱张运动、湖南自治运动效力甚多且声气相投的革命会员入团,譬如彭平之、何叔衡、彭璜、陈子博等。其次以湖南第一师范的众多青年学子为目标人群,从中吸纳经受新文化运动启蒙和五四运动洗礼进而笃定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进步青年。据《长沙地方团员调查表》佐证,1920年底加入长沙团组织的14人,其中有10人是湖南第一师范的学子,如李英、彭章达、唐鉴、谭克定等。1921年新民学会新年大会上毛泽东和易阅灰提出将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法,动员会员加入青年团组织与鼓动会员吸纳进步青年入团。1921年1月13日,正式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毛泽东为长沙团组织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起着核心领导作用。长沙早期地方团组织成立后积极发展湖南各地区的进步团员,“在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以前,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有成员四十多人,是全国早期人数最多的团组织之一。”与此同时,陈子博和易礼容作为湖南团组织的代表于1922年5月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大会。由此言之,毛泽东、何叔衡、陈子博、易礼容为代表的新民学会先驱直接或间接影响长沙早期团组织的创建,其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

长沙早期地方团组织创建时期的突出特色便是格外重视团员质量,坚持从严入团的原则。明显例证便是寻找“真同志”。毛泽东由于即将远赴醴陵,不能事必躬亲地发展团员,于是将发展“真同志”的重任托付于张文亮。《张文亮日记》记载毛泽东三番两次地叮嘱“宜注意找真同志”“并嘱我多找真同志”“你应努力结些同志作中坚分子,造成一种很好的校风”。不难看出,毛泽东秉持从严入团的原则,慎重其事地发展团员,坚持思想上入团。毛泽东所言的“真同志”指要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即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青年毛泽东创建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影响

掀起湘区地方团组织创建的热潮。1921年11月,《中共中央局通告》正式提出“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必须在明年七月以前超过二千团员”。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掀起建团热潮。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后,毛泽东助力衡阳青年团的创建工作。衡阳文化书社、湘南学生联合会以及心社的成立不仅造就衡阳除旧布新的氛围,而且也赶拢一批爱国热忱的进步青年。衡阳进步青年在长沙团组织马列主义的教育下,提高了对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辨别与分析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为衡阳地区团组织诞生积蓄骨干力量。除进步青年北上赴长沙锻炼,还有南下力量的输送。毛泽东来到衡阳,深入进步思想触及较深的学校,以讲演,讨论会的形式与学生们深入交谈热情互动。在此期间毛泽东也全面考察“心社”成员马克思主义与革命思想的信仰程度,由“心社”成员构成了湘南第一个团支部,由此湘南团支部对衡阳团组织的建立起到雏形建构作用。1922年5月1日,在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领导下衡阳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创建。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带动常德团组织的创建。“常德团支部直接由长沙地方团委领导”“毛泽东曾派夏曦、陈清明到常德指导工作”。在长沙团组织的助力下,同年6月12日,常德地方团委成立,并成为全省继长沙、衡阳后的第三个地方团。在团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带领下,社会主义青年团安源地方委员会也得以建立。《晓云致国昌的信》佐证1923年5月湘区建立长沙、纱厂、新河、岳州、安源、衡山、衡州、耒阳、水口山、常德10个地方团。各地的团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彰显湖南在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带领下掀起全省的建团热潮。

助力湖南工人罢工斗争。黄爱、庞人铨初是湖南劳工会领袖,在毛泽东、夏曦等青年团员的积极争取下,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而后黄爱、庞人铨改组湖南劳工会并领导其纳入党团组织领导的工运大潮中。黄爱、庞人铨领导湖南反太平洋会议示威游行和湖南第一纱厂工人罢工斗争。众多受到帝国主义、资本家和军阀的严重剥削与压榨的工人的诞生为长沙团组织吸纳工人团员,并开展波澜迭起的工人罢工运动提供了契机。长沙团组织书记毛泽东派遣青年团员开办以灌输马克思主义进而启发工人阶级斗争觉悟的工人夜校。在工人夜校教育和武装工人阶级后,工人建立核心领导组织的意愿强烈,因此在党团员的领导下建立以工人为主体的工会组织和工人俱乐部。如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粤汉铁路工人俱乐部,长沙人力车工会、长沙笔业工会、长沙缝纫工会、长沙铅印活版工会等。青年团员站在斗争第一线担任工人夜学教员、工会秘书、俱乐部职员,其为掀起工人罢工运动积蓄领导力量。除团组织在工人运动前夕启发阶级斗争的觉悟以外,团组织积极协同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一九二二年,在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共湘区委员会和长沙地方团委的领导下,湖南的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个高潮。”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掀起了粤汉铁路工人罢工、安源路矿工人罢工、长沙泥木工人罢工、水口山铅锌矿工人罢工、长沙铅印活版工人罢工、长沙织遣工人罢工、长沙缝纫工人罢工、长沙理发工人罢工、长沙笔业工人罢工等。

结语

青年毛泽东为长沙早期地方团组织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纵观毛泽东创建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前前后后可以归纳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时期的显著特点与不足之处。

其一强调找“真同志”,坚守从严入团的原则。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地方团组织一隅,早在其创建时期就领悟到思想入团的重要性,可见团组织创始人拥有高瞻远瞩之战略眼光。也正因长沙早期团组织注重找“真同志”的特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占据长沙早期团组织的高地,在各地早期地方团组织发展后期陆陆续续出现主义满天飞、团员鱼龙混杂、团组织工作陷入停滞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团组织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成为唯一没有停摆的团组织,证明长沙早期团组织对思想领域的领导工作之卓越。

其二注重以实践斗争的途径培育和发展团员。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批团员吸纳的便是经受过五四爱国反帝运动、驱张运动和湖南自治运动这类革命斗争实践考验的。在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创建后,一方面引导青年团员深入工人群众,站在斗争第一线。青年团员担任工人夜学教员、工会秘书、俱乐部职员,并向工人灌输马列主义,以此来增强团员自身的革命战斗能力。另一方面在湖南罢工斗争中寻觅工人运动先驱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譬如黄爱、庞人铨。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助力湖南工运高潮,同时也为全国工运高潮增添一股力量。

其三忽视妇女运动的开展。纵观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初创时期,妇女运动相较于工人运动以及青年运动的开展稍显逊色。以建党前《长沙地方团员调查表》佐证,调查表共36位团员,仅仅周毓明1位女团员。不仅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女性团员稀缺,整个湖南团组织的妇女运动皆处于起步阶段。1924年《团湖南区团员统计表》调查长沙总团员221人,女性团员也仅仅1人,团组织队伍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参考文献

[1]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民学会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9-76.

[2](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25.

[3]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共产主义小组(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560-562.

[4]湖南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湖南省志•第三卷•党派群团志•共青团[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39.

[5]中央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湖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群团文件(1919-1924)[M].内部发行,198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