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曹岳莉

单位:攀枝花市实验幼儿园邮编:617000

摘要:

幼儿园的小朋友活泼好动,看到新奇的、喜欢的东西,总喜欢去拿、摸、咬。在幼儿园,要满足幼儿爱玩的天性,准备有大量适合小朋友学习玩耍的材料,很多幼儿园材料的投放数量多、种类杂,其收纳、摆放、使用,都需要根据需求灵活安排,合理布局,并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合理规划活动区材料投放问题。

关键词:材料投放、幼儿园活动区、策略

引言:

材料投放是检验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探索欲望和激发潜能的媒介,但幼儿园在活动区材料投放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材料分类模糊、区域建设与材料投放不合理、班级人数多而空间小等,为解决问题,幼儿园须从促进幼儿发展的方向入手,加强区域活动教学方面的调查研究,根据幼儿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提高教师的组织协调与指导活动的能力,有效的结合实际应用中的材料,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区域活动是落实尊重幼儿教育理念的主要途径,因其即可以满足幼儿爱玩的天性,又能实现幼儿动手实践的需求,为孩子们提供建构自我心智的途径,活动区也成为孩子们很喜欢的区域。

一、活动区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1、材料投放不合理,活动准备无目的

有的幼儿园教具有缺失,种类也不丰富,加上园内的经费所限,教师经常会自制一些教具来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但这样会导致自制的材料粗糙,反复利用率底,已有的材料又不完整,幼儿在实际玩耍探索中,容易因缺失材料而引发冲突,时间长了,幼儿会对活动区失去兴趣。有的幼儿园虽然能做到材料的丰富性,但对于如何运用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体系,在活动区活动教学时,容易产生准备的目的性不强,导致对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索欲望的培养有力不从心之感。

2、老师的观察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幼儿园教师明白活动区的材料投放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很难做到紧跟幼儿发展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整材料投放与区域调整。首先,教师对幼儿不能进行针对性分析,在材料投放过程中,不能满足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需求,大多仅是用增减区域材料来做调整;其次,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力和指导契机把握的不确定性,导致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或不能及时切入,或者干预过多,让幼儿的自我发展受到不准确的介入指导和系统评价,导致活动区域与材料投放流于形式化,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3、活动空间无法满足人数较多的班级幼儿

国家规定幼儿园的人数限额通常在25-30人左右,但由于社会需求,有的幼儿园的班级人数到达上限甚至更多,这样的社会问题是不可抗力的外在因素,为幼儿园的活动区域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导致一些人数较多的班级不得不放弃区域活动。

4、分类别材料之间整合不够

这基本上是每个幼儿园面临的问题,如何将不同的材料有效结合,与幼儿的编组、探索活动规则的制定以及过程中老师的观察点和指导方向有机而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这方面,尚未进行教学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也因此制约了教师对活动区域教学的掌控力,亟待提高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

5、投放材料与年龄不符

幼儿园小、中、大班的孩子都有各自的年龄特征,在材料投放时,会有混淆的情况发生。比如小班幼儿动手能力较弱,材料不能太复杂;中班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数量和难度可适当增加;大班的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有了长足的发展,材料的数量和难度都要有所上升。同时在材料选择时,可根据本班幼儿发展特点,适当增加材料投放的数量和难度,以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

二、活动区材料投放改进策略

1、根据幼儿年龄特征投放材料

选择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的材料,以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在活动过程中,也容易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延续对活动教学的兴趣。材料的提供初期选择时会有难度,需要符合该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还要根据本班孩子实际的兴趣来做个性化的选择,极为考验教师的观察力与组织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材料时,除了满足幼儿兴趣,还需要着重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对周边事物的感知力。

2、教师的演示介入与情景化设置

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和能力,在活动教学时把孩子们分成不同的小组,以方便老师分组演示和情景化的预设。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幼儿都能充分了解到材料的操作方法;另一方面可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教师在其中创设情景化教育环境,使孩子们在角色的扮演中,在游戏的环境下更能引发他们对材料再创造的兴趣,从中获得认知、协作等能力的提升。

3、各区域材料相互整合

活动区可以是小组和个人选择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也可以由幼儿自己选择适合的小组。小组之间,幼儿可以主动去材料互换,可以灵活机动的自由活动相互交流。如果活动区域不够大,室内空间有限,必要时,户外也可以设置体能类的活动区,分散部分幼儿,解决室内空间不够的问题。

活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一定的整体性,让不同小组、不同区域的活动内容有一定的串联,以促进幼儿的整体性和谐发展。这方面,可设定一个中心内容并由此延展。

4、提高观察力,差异性指导

一切教学的成效,无不是在观察到位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指导。一般来说,教师主要运用两种观察方法:观察每个区域小组活动的情况是一般观察;观察某个幼儿的操作情况是重点观察。教师要做到活动前明确自己的观察要点,活动后总结观察记录,跟进每个幼儿的课程指导,形成针对幼儿的个人课程,便于幼儿的个性化指导。除此之外,幼儿园与教师共同商讨,集思广益,根据观察的记录和总结,寻找活动区域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活动区域教学的内容重点,做到与实际结合,才能真正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结束语:

在幼儿园,活动区是非常受幼儿欢迎的,在这里可以自由游戏,可以选择喜欢探索的道具,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有着幼儿发展的需求和教育的契机在其中,对孩子的整体素质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儿园教师的观察力和指导力,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孩子极为重要的影响力。因而,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运用中,需要教师不断研究探索,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变、生动有差异化的引导,以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琨.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教育观察, 2019, 008(034):P.52-53.

[2]卢清. 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教育科学(引文版):00367-0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