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高校“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探究

王亚茹1,程文阳2

(南阳科技职业学院  474150)

摘要: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今后教育领域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把思政要素纳入各个专业的教学环节。在护理学基础课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护理基础;思政元素;课程教学

引言

在我国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化和改革中,“新时期”的“课程思政”思想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实施护理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特别是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到护理学基础课中,充分挖掘护理学基础课中的思政元素,从而在让学生学习最为基础的护理学知识时,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如此才能够培养出更多更加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

1.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对于护士的个人能力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注重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提升,打破传统单一性的教学模式,注重将课程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进行融合。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开展该项课程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为后续进行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奠定良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课程思政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时,学习更多的思想道德理念,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

1.2.有利于专业内涵的建设

如今我国所提倡的是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既要注重对专业技能水平进行提升,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提高。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实践专业内涵的有效建设。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采用专业的办学水准以及良好的服务能力来对优秀人才进行培养。融入了课程思政的教学工作更有利于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性格品质进行培养,进而对现有的护理学专业内涵进行不断提升。

2.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

2.1.将奉献的精神融入教学过程

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护士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所包含的内容众多,其中以无私奉献精神为主。为了能够对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进行提升,当学生处在校内进行学习时,就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奉献精神培养工作。此时就需要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思政教育。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医疗一线的突发事件,增强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认知,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要对无私奉献精神进行褒扬,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懂得在参与工作时要进行无私奉献。

2.2.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理念显然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如今社会所需要的是综合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就需要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将课程思政理念充分融入在内,深入挖掘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成长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课程思政理念,当思想意识发生转变后,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一系列教学工作。教师需要注重对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以榜样带头的作用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对教师的考核机制进行优化和调整。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基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3.挖掘思政元素,提升整体水平

基础护理学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专业教师要善于挖掘,以提升课程思政的整体水平。第一、挖掘爱国主义元素,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比如,在介绍全球新冠疫情的护理情况时,教师可以重点讲述我国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的爱国壮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二、挖掘职业素养元素,增强学生的专业态度。例如,在讲解儿科护理的相关理论时,可以联系盛锦云“割股之心”的典型事迹,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第三、挖掘生命关怀元素,养成关怀病患的“同理心”。教师可以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站在病患的角度看待护理工作,形成关怀病患及和谐医患关系的良好局面;第四、挖掘科学创新元素,培养开拓创新精神。例如,接生之前必须洗手以预防产褥感染这一护理学理论,就是一位匈牙利产科医生坚持科学探索与创新的结果,也由此推动了现代消毒技术的进步。

2.4.营造课程氛围,健全思政环境

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是一项长期性和全面性的工作,一方面需要在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中进行全方位的贯彻与融入,打造全面的课程思政体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渠道的建立,营造浓厚的课程思政氛围,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和思维价值观。

2.5.教学过程中融入爱伤观念

每个护士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要具备良好的爱伤观念,爱伤观念是护士所必备的人文素质,爱伤观念简单来说是指,护生要对病人有发自内心的关爱,并且要在日常的护理服务中融入自己的关爱情感,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病人能够拥有良好的护理体验感。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爱伤观念,需要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各项操作项目进行案例引入,为学生营造最为真实的练习场景。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可以轮流来进行病人的扮演,学生在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操作标准,将学生所扮演的病人当成真正的病人,通过真实的情感注入以及关爱投入来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在此基础之上则能达到良好的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6.注重融入职业情感教育

护理学基础课程由于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使其非常适合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当学生刚开始接触护理学基础知识时,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挖掘一些重要的护理事迹,让学生在对事迹进行了解时,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理念。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讲解南丁格尔的伟大事迹,让学生对护理事业有全新的认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将南丁格尔作为自己的榜样,更好地投入到后续护理专业的学习工作中。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有效激发,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对护理事业有着较高的热爱程度,激发学生心中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之上,则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护理事业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础护理学科的课程思政设计和实施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育工作,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和探索,不断探索、总结、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基础护理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与思想政治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淑君.浅谈课程思政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2,(36):167-170.

[2]陈晓萍.基础护理学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探讨——以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27):140-143.

[3]曹慧.职业学校“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育探索[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02):106-108.

作者:王亚茹(1991.03.26),女,汉族,单位:南阳科技职业学院

邮编:474150

硕士研究生学历

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职称: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