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维护维修管理的改进方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3

仪器仪表维护维修管理的改进方案研究

叶贤杰

宁波明州热电有限公司,浙江省宁波市315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随着近代化工厂、机械的普及,人类的社会文明朝着电气化、机械化和自动化发展。工业革命让人类的双手逐渐被机械所替代,而如今的科技又让一些工业设备取代了人类的脑力工作。仪器仪表就结合了这两点,仪器仪表的测量与控制功能,就取代了人类的一些体力和脑力工作,它的功能越多,作用就越大,那么它的影响就越大,仪器仪表运行的稳定和安全性,对生产设备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直接影响。所以说,重视仪器仪表维护维修管理问题,就是重视生产产品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仪器仪表;维护维修管理;改进方案

引言

科学技术发展带动了中国各产业的发展,电子仪器仪表也随之发展,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仪器相继问世,同时为电子仪器带来了复杂的操作模式、测量和维护管理。为了提高我国电子仪器行业的整体水平,确保计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促进其高效发展。

1仪器仪表的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

1.1 故障的分类

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大多在使用的过程中,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大都可以分为永久性硬故障、临时性硬故障以及软故障。永久性硬故障是指无法修复的故障,除非更换零件才能使设备正常工作 ;临时性硬故障是指因为参数的变化等原因而使仪表设备发生的临时性故障,这种故障可以通过人工进行修复,无需更换零件即可继续正常使用;软故障与设备本身无关,无需修复,是测量时因为测量不准确而发生的故障。维修人员要想对仪器进行维修,就要对仪器的情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故障并进行维修。这是我们可以把故障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 :和时间相关的故障,主要是突发性、递进性断裂,或其他复杂的故障;功能失效等潜在问题;客观方面,人为原因、自然因素或者是两者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故障。在维修过程中,维修的工作人员应将故障信息详细记录,为检修提供便利,也方便其他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2 维修方法

电子仪器仪表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故障,而当故障发生时只有及时的维修维护才能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从而避免对企业造成影响。仪器仪表故障的维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外观检查。电子仪器仪表之所以测量精确,是因为其内部结构精密,如果设备受到了外部的冲击,其内部结构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使测量结果出现偏差。所以在维修时,要先检查外观,看其是否因受到外力作用导致的损坏。在检查外观时,要注意在关掉开关后再进行检查,要保证对其每一部分都有细致的观察,确认其电源及内部结构是否有问题,观察是否有破损烧焦现象存在。通讯检查。当设备出现通讯问题时,首先要对设备的电路进行检查,其次要检查通讯设备。测量设备通信检查时需要传输计量设备,以此来解决设备的通信故障。利用电子信号检查。当有仪器故障时,工作人员可以将输入的信号和输出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仪器哪部分出现故障。确定故障点以后,工作人员就可以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要再次输入信号进行检查调整,以此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器件替代法。电子仪器仪表内部结构比较精密,所以在更换零件时,焊接工作就比较困难。所以为了提高检查效率,在检查时工作人员可以用完全一样的装置去替换相应的检查的部位,若故障消失,则针对此部位进行检查即可。这一方法可以大大缩短检查的范围,可以提高检查的效率,有助于发现故障的更加及时。单项隔离法。为了更快的找到故障部位,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单向项隔离法。首先把电路划分为几个区域,再对每个区域进行闭合电路的测量,从而可以很快的找出问题所在区域,进而进行解决。整体对比法。当一些故障检测比较难处理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正常工作的相同类型设备,将正常运行设备的参数与故障设备的参数做对比,从而对故障进行诊断检测。但因为仪器内部结构比较复杂,这种方法的实际操作就比较困难,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就比较大。仪器仪表的校正。仪器仪表的校正是仪器仪表修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修复好的电子仪器必须进行校正,这样才能让仪器仪表恢复正常工作。

2电子仪器仪表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电子仪器仪表的需求不断增加,极大地促进了电子仪器仪表行业的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仪器仪表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尤其是在计量工艺与相关技术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多数计量仪器设备实际精确度不高、种类比较少、外观设计不够美观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主要的是计量仪器的稳定性与精确度不高。所以,必须重视该方面问题。当前,国内计量仪器的发展进程比较缓慢,其研发工艺与技术比较落后,仪器的基础用件质量不过关。同时,国内对电子仪器仪表的整体重视度不高,管理模式有待完善,导致电子仪器处于高维修率、整体质量偏低的状态,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仪器仪表维护维修管理的改进方法

3.1制定合理的维修周期

维护与保养是保证电子仪表长时间准确工作的必要条件,通过日常的维护工作能够及时发现电子仪表上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的进行维修,这样能够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出现了故障,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当然,在进行维修时,应该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措施。比如,设备使用时间越长,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就会越高,因此,制定维护保养周期时,可以适当缩短老旧设备的维护周期,提高设备故障的发现率。

每个仪器仪表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固定的承载率。若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定期进行维修与维护,很容易造成机械运转负荷过高。这样一来,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增加,仪器仪表自身的功能及属性就会大大降低,从而直接对该仪器仪表的使用年限产生影响。为了尽可能延长机械仪器使用的年限同时提高整体生产水平有必要制定合理的维修维护周期。首先,维修周期制定的标准要以企业自身生产状况、设备使用的具体情况为主。尽管需要定期对仪器仪表进行维修与维护,但该过程的进行并不能影响生产效率,也不能对其它设备的运行产生影响。这样以来,仪器仪表在得到维护的同时还节省了维修时间,使企业生产效率有所提升。其次,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制定维修周期,如企业运转过程中部分仪器仪表使用频率较高,该部分器械的维修时间应相应缩短,而部分使用时间较短的仪器则可以相应拉长维修与维护时间,可制定为每半年或每一年一次检修。基于此,设备维修与维护的时间能够实现基本平衡,有利于电子仪器使用寿命的增加。

3.2加强修旧利废管理

修旧利废顾名思义就是对旧的设备进行修理同时充分发挥废产品的二次价值。该工作的进行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覆盖面较广,还需要多方面的积极配合。为了使修旧利废工作能够有序进行,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制定相关工作机制,促进回收效率及整体回收利用率的提高。这样以来,修旧利废的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精细化,有助于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对于成本控制及经济效益的提升都有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3.3仪器仪表及自动化装置的维护措施

为了保证生产现场仪器仪表及自动化装置的正常使用,需要加强对设备仪表的日常养护和维护保养工作,这些是确保设备长久平稳运行的基础。提高仪器仪表操作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使其掌握各类仪器仪表及自动化装置的运行条件,才能将仪器仪表的故障处理和运行状态熟练操作,学会各种仪表的基础知识,处理突发问题和故障,提升对各类仪器仪表及自动化装置的维护管理水平,促使各类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达到预期的测试应用效果,确保生产全流程的高效平稳。严格执行油气生产设备、生产装置的维护保养及仪表的维护管理制度,对日常的维护保养的质量进行监测,预防仪表出现故障,获得虚假的数据资料,影响到生产的顺利进行。如果对化工生产装置的运行参数调节的不当,就会引起装置故障,降低生产装置的检修周期,在单位时间内增加装置检修的频次,因此增加了生产装置的检修成本,降低了化工生产的经济效益。对仪表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清理仪表表面的灰尘,对仪表的测量精度进行校验,定期进行仪表的精准度的校正,尽可能减少各种仪表的计量误差,获得更加真实的被测数据资料,提高对现场仪表维护管理的水平。防止化工装置现场仪表出现虚假数据信息,影响到化生产参数的测试,给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产品的质量决定于生产工艺程序,各种化学物质的组成不同,成分的含量差异,也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合理控制化工生产的温度、压力、液位及物料的成分,精细生产装置的现场管理标准,提高生产装置管理人员的素质,重视生产装置在线仪表的管理工作,不断更新仪表维护的知识,结合自动化仪表系统的特点,重视仪表自动化管理程序,提高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化工生产的自动化。数字化油气建设正是针对以上缺陷而生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油气生产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数字化建设管理者可以实时看到现场各类施工数据、人员情况和管理档案、现场施工进度等,有效消除了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共享。自动化集成技术是企业自动化的基础支撑,是企业自动化数据的重要采集的关键所在。集成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以 Database 为基础,同时采用 Arm 前端采集控制和数据通信回传技术,将大量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和回传,整个生产流程复杂,数据耦合性不高,各系统之间分散独立,操作生产步骤复杂,应用节点多。这些都对自动化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进行冗余设计,另一方面需要将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进行映射融合,同时确保数据的准确同步性,实现生产流程的全面监控。而数据有需要具备相应的ID编号,方便数据挖掘、数据清洗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数据处理难度大,数量级多,数量通信庞大,这就对数据处理的算法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之所以会出现各种类型的问题,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快速响应不够、标准化操作掌握不足,无法实现石油企业内部应急物资储备、应急人员的快速整合处理。企业需要积极的构建基于生产一线需求下的管理系统和数字化应用平台,确保应急系统的完善完备和多元化、快速响应。石油企业的应急管理平台主要由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通讯系统、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以及应急管理人员专长数据库系统等多个系统组成,而实现这一切运行是要有充分的数字化仪器仪表以及自动化装置作为前提条件,进而为企业的生产平稳运行提供完整的保障和综合应用。企业快速响应还需要具备全功能快速响应,如事故全时段监控、事故实时预警以及自动化处理模块等,进而推进企业生产运行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快速、及时。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电子仪器测量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正在被越来越多企业使用在生产过程中,所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便利性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电子仪器仪表的故障维修和设备的计量管理,以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永培 . 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及维修分析 [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4):94-95.

[2]吴钦国.初探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维修[J].电子测试,2016(17):147-148.

[3]高金国,原学敏,王忠琦.关于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及维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