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TPACK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3

国际TPACK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刘唤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山东 济南 25000)

摘要:本研究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9年到2021年(截止6月份)收录的459篇与TPACK领域有关的文献进行量化分析,绘制出了TPACK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图谱。主要分析了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与最新研究前沿。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是TPACK领域内研究最前沿的国家,中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在全球排第二。国际上对TPACK的研究聚焦于评价研究、路径探索研究、影响因素研究以及具体学科应用的研究。此外,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影响因素类研究的重点聚焦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信念等个体内在驱动力的因素上。二是对具体学科方面整合信息技术模型有效性的探索。

关键词:TPACK;文献计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引言

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定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已然十分重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的十大战略之一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教育工作者一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不断探索教育的信息化道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与关键。西方发达国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从未停歇,其中以美国尤甚。

美国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是教师的TPACK知识框架,这一理论的提出可以有效解决当时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过分注重“学生”与“技术”,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1]。仅仅将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并不能确保技术与教育的适切整合,因为技术本身并不会促进变革。教师使用技术的方式可能会改变教育。对于教师来说,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不是单纯地掌握最新技术的操作,还要理解技术、学习者、实践、工具等之间的复杂关系[2]

一 数据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核心合集作为数据来源,使用主题检索,将检索时间设置为2009年1月1日——2021年6月16日,检索内容以“TPACK”或“TPCK”或“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得到721篇文献,手动剔除非教育类、与主题不符的文章后,共提取459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2 数据处理

利用VOSviewer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以获取TPACK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频次选择18次,剔除了例如education,teachers等内涵过于宽泛的词后得到了四个聚类;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主题词突现分析,以获取TPACK研究的前沿发展趋势。处理条件为:年度区间设置为2009—2021年,时间切片(Year Per Slice)设置为1,节点类型选择为关键词(Keyword),引用频次最高值(TopN)设定为N=50。

二 研究热点

高度凝练的关键词概括了文献的主要内容,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能够探寻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了解TPACK研究领域的热点,将459条数据导入VOSviewer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关键词共现频次选择18次,剔除了例如education,teachers等内涵过于宽泛的词后,最终得到4个聚类(如图1所示)。

1高频关键词聚类图谱

聚类1:评估TPACK框架有效性研究。这一聚类的关键词包括framework,instrument,mathematics,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validation等。该部分研究一直是TPACK领域的研究热点。有研究者利用TPACK框架作为教师使用数字技术的评估标准,目的是探讨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差异是否与自我报告的TPACK有关[3]。还有的研究者通过设计的TPACK框架来预测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使用[4]。TPACK调查工具通常没有明确的操作说明,所以就导致研究成果难以推广、测量结果难以比较的问题。

聚类2:TPACK的探索研究。这一聚类的关键词包括attitudes,content knowledge,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eacher education,technology integration等。TPACK的探索研究包括对教师TPACK态度的调查、对TPACK框架完整性的调查以及对教师在整合技术中的作用调查。Archambault等人通过一个包含24项测试题的调查问卷对美国在线教师进行了调查,通过定量的方法验证了TPACK框架的有效性

[5]。Graham通过定量的方法也重新审视了TPACK框架,并同时指出了TPACK理论诸如概念界定不清晰、理论根基浅薄等一些弊端[6]

聚类3:TPACK影响因素研究。这一聚类的关键词包括acceptance,beliefs,model,perceptions,self-efficacy等。该聚类主要是探究教师TPACK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涉及到教师的个体内在因素方面,如自我效能感、信念、认知、网络教学接受度等因素;还涉及到外在因素方面,如学校氛围、领导的支持等因素。目标群体有在职和职前教师。研究借助已有的问卷或量表进行各因素之间相关性的检验;或借助访谈、课堂实录等质性数据来探究影响教师TPACK的因素等等。大部分研究都表明教师的TPACK与教师对技术的信念及其教育信念密切相关。

聚类4:具体学科应用研究。这一聚类的关键词包括design,educational technology,science等。该聚类涉及到TPACK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且主要是理科中的应用。运用TPACK模式促进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越来越被学者们所关注。此外,Chai等人对语言学科的TPACK研究进行了内容分析,综述了语言教师TPACK研究的现状,并填补了语言教师TPACK研究的空缺[7]

三 研究前沿分析

在CiteSpace中进行关键词的突现检测,突现时间较近的词,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主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Intention,teacher educator,efficacy和educational technology这几个关键词的突现时间为2019—2021年,因此这几个词是目前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TPACK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前沿。

2 突现关键词可视化图谱

Intention意为意图、目的,该词常出现在述评类、影响因素类的文献中,且常与(教学)信念、动机、信心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2019年到2020年期间,有研究者开始投入这方面的探索,2021年还尚未发表这方面的研究。Efficacy表示对教师自我效能的关注,研究对象一般是理科教师;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共同体中教师的TPACK发展、对教师TPACK影响因素的研究。2019年到2021年期间,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热度未减。Educational technology意为教育技术,通常出现在构建TPACK模型类论文中,常与有效性、设计、理科教师、内容知识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这表明在具体学科的TPACK设计中,技术如何有效整合学科内容知识是近来的研究趋势。2019年到2020年期间,有研究者开始投入这方面的探索,2021年还尚未发表这方面的研究。

四 结论

(1)TPACK学科化的应用研究将会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研究趋势。TPACK知识框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教师知识框架,意欲将这样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包罗尽所有学科教师的知识体系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每个学科的学科性质不同、知识呈现不同、学习方式不同以及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TPACK理论框架的学科化是必然的。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者在这一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例如在科学、数学以及steam学科的探索。Jimonyannis曾在2010年的时候对科学教育学科设计了TPASK框架[8]

(2)教师TPACK和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前沿。影响教师TPACK的发展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因素,包括学校领导的支持、学校氛围、国家政策等;二是个体内在因素,如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信念、态度、元认知等。目前对影响教师TPACK发展的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从外在因素向个体内在因素发展,尤其是在自我效能感、信念等因素方面的探索。有学者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信心、知识、信念和文化等因素对教师在教学中整合技术的影响[9]

(3)混合方法是TPACK评价研究的重要方法。

2009年之后,国际上对于TPACK的研究从理论转向实践,研究内容开始多元化。TPACK评价研究是该领域内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因为评价不管是对教学还是一个理论的发展来说都可以促进其本身的不断完善。在对教师TPACK评价方面,研究方法也比较多元化,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究。定量研究方法一般是研究者首先开发或改编一套可行的评价量表,然后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或验证性因子分子或德尔菲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来验证结果从而得出结论;定性研究方法一般通过访谈、视频分析、课堂实录、日记等途径,对内容文本进行编码,从而探究教师的TPACK。不管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都各有利弊,例如定量研究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却无法对量化之外的主观因素进行测量,而定性研究可以充分了解教师的主观态度却无法进行大规模研究,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也不强。而混合研究则是结合了这两种方法,是许多研究者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混合方法目前是TPACK研究的重要方法。

(4)注重TPACK的境脉研究。

TPACK理论框架包括七个要素,如TK,CK,PK,TCK,TPK,PCK,TPACK,和一个境脉要素(Context)。境脉要素在TPACK理论创立之初(2005年)并未被明确指出来,而是在2008年由Mishra(TPACK理论创始人之一)引入到TPACK理论框架中。关于境脉的研究比较少,但境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Mario A.Kelly曾经将境脉与教学的物理环境、学习者的自身背景、认知特点、心理因素以及班级氛围等联系在一起,从中可以看出境脉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设计或了解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05):5-10.

[2]Koehler M J, Mishra P. What Happens When Teachers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005, 32(2):131-152.

[3]Schmid M Brianza E, Petko D. Self-reported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of pre-service teachers in relation to digital technology use in lesson plans-ScienceDirect[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20,115.

[4]Wekerle C, Kollar I. Fostering pre-service teachers' situation-specific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Does learning by mapping and learning from worked examples help? - ScienceDirect[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20.

[5]Archambault, L. M., & Barnett, J. H. Revisiting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Exploring the TPACK framework[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 55(4): 1656-1662.

[6]Niess, M. L. Investigating TPACK: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011, 44 (3): 299-317.

[7]Jun-Jie Tseng,Ching Chai,Lynde Tan ,et al. A critical review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TPACK)in language teaching[J].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2020,1-23.

[8]Jimoyiannis, A.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n integrated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science knowledge framework for scien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 55 (3): 1259-1269.

[9]Jung, Cho, Shin. Revisiting critical factors on teachers’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2019,39(4).

作者简介:刘唤,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88号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17862300932,sdnul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