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理念下医学教学基地的建设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医教协同理念下医学教学基地的建设与思考

王茜  ,曹爱华通讯作者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医教协同教学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医学院校与医院在合作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教学模式进行磨合,达到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医教协同理念建设医学教学基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医学人才。本文将思考医教协同理念下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医教协同理念下医学教学基地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医教协同理念;医学教学基地;人才培养

医学院校的教育内容是医学生学习医学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同时与临床实践教学有着密切联系。而医教协同作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关键所在,能够让医学教育育人机制更加的完善,同时,对于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通过医学院校的教育理念与医院临床教学理念相结合,有利于探索医教协同发展。

一、医教协同理念思考

现如今,医院建设已逐步完善以及各个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医院对高质量的医学生需求增加,因此,积极开展医教协同理念下的医学教学基地建设工作,对于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医学生以及满足医院对高质量医学生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1]。但是在实施的工作推动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1)医学院校的教学内容与医院岗位需求无法有效衔接,学生因为无法受到规范化的临床培训,导致在初进入临床时,不能更好的依据理论知识,适应临床实践操作。(2)院校教育和医院基地教育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临床应用“脱轨”,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无法合理地应用到临床实际操作当中。(3)医学院校缺乏“硬件教育”。随着临床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学校教育若不能够及时让学生接触新型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学生进入临床后,不能够有效地应用各种医疗设备。(4)需要不断深化协同理念,若无法正确了解及认识医教协同理念的重要性,将会对医教协同理念的开展造成阻碍。鉴于此,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如何在医教协同理念下,将患者以及人类需求作为导向,充分利用各项资源,让医学院校的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加符合岗位需求的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为医院输送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二、医教协同理念下医学教学基地的建设策略分析

2.1院校与医院共同合作,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

医学院校通过与医院进行合作,共同完善医教协同体制机制,保障基层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2]。医学院校可通过向各个教学基地全方面开放科研渠道,通过推动科研工作,促进临床与基础结合,有助于临床学科发展;同时临床医师通过承担不同层次医学生的教学任务,让临床医师能够更加对自身的理论素养以及实践操作规范引起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且在医教协同过程当中,学校与医院之间的知识互补,有利于实现知识共享以及知识更新作用,促进医学人才成长,能够有助于形成有效的的知识流动与转化机制,对于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2.2创新医教协同育人模式

在医教协同教育理念下,需要坚持贴近岗位、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校院合作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实施方案,实施融合临床真实情境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床边教学质量[3]。提高床边教学质量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加强对临床教学基地管理的规范化,让教学、科研以及医疗水平等多方面进行共同发展。同时对床边教学老师开展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提高床边教学质量,促进培养高水平与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并且学生通过床边教学,能够更好的接触到新型的医疗器械设备,提高对各种医疗器械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

2.3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医学教学建设

在医教协同理念下,建设双师团队、信息化网络及实训基地,提供高质量的多元共享资源。依托医教联合体,通过与合作医院互兼互聘、轮岗交流、分层分类培训等举措,校院融合打造混编式双师教学团队,实现校院一体化发展 。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整合校内实训基地及合作医院的优质资源,实现校内实训基地情境化,岗位实训基地标准化。通过医学院校与临床教学基地对医教协同理念的统一,让医学院校和医院双方各自拥有的不同教育环境以及教育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应用[4]。学校掌握的是师资、教学资源以及科研条件等人才培养资源;而医院掌握的是临床病源、临床知识与技术、医疗器械设备等临床资源,还有对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技术需求以及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双方通过对各自掌握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起到互补作用,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2.4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

  合理设置人才培养评价内容及评价指标,通过将临床基地中的教学评价指标纳入学校的教学评价系统当中,学校通过将考评结果以及考评反馈意见给到临床教学基地,有利于临床基地在教学中及时做出整改,学校与医院双方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教学评价机制,有利于规范双方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昊, 赵俊. 医教协同背景下省域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状况及问题对策研究[J]. 中国医院 2022,26(1):51-53.

[2]黄华, 孙茂才, 王宁,等. 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6):481-484.

[3]宋元明. 探究医教协同理念下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与发展路径[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0(10):43-45.

[4]邓卫红, 王志龙, 张珍,等. 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 58(7):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