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疫情背景下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思考

李红艳

达州市委党校    635000

摘要作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将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不仅有助于推进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而且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目前,人工智能在疫情预防、控制、诊疗等领域已经进行了初步实践,但作用有限。这与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理论和应用研究无关。对于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02010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瞄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深入融合人工智能等各产业,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正常疫情防控下,如何加强人工智能与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垂直结合,深化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培育经济新动力。应结合人工智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表现,深入分析其实践逻辑,探讨可行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疫情背景下;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思考

引言

我国经过两年多的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抗争,一段时间以来呈现出点状发散的特点,但新的变种毒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出现了,传染性强、隐秘性高,国内发生了小规模爆发,严重损害了人民健康,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产经营秩序造成了巨大冲击,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我国是人口大国和制造业大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和世界各国保持着巨大的进出口贸易和人员出入境交流。国家已经采取了多种预防控制措施,但本土病例还是出现散点暴发的情况。结合新型新冠病毒肺炎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和抗击传染病的经验,不难看出新型新冠病毒肺炎的彻底消除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人员流动和聚集是传染病传播的常见方法,也是最大的危险来源。结合我国社会、人口现实、产业形态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大型商超零售业面临巨大的风险挑战,很容易成为传染病密集传播的源泉。面对疫情防控正常化,后疫情时代已经到来。针对这两大高传播风险的行业,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一些替代从业者,可以降低单一场所的人口密集度。通过从业方式、服务方式等,减少人脉接触、共享物机构的接触,达到降低传播风险的效果。

一、人工智定义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发展,数学常被认为是多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数学也进入语言、思维领域,人工智能学科也必须借用数学工具,数学不仅在标准逻辑、模糊数学等范围发挥作用,数学进入人工智能学科,它们将互相促进而更快地发展。

2辅助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工智能应用

2.1.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场景

信息通信企业建立的大数据分析模型准确记录了16亿手机用户的流动轨迹,为传染病扩散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科技企业支持地方政府控制重点人群预防、社区传染病调查监测、重大传染病舆论监测、传染病信息公开和咨询、多源数据疫情分析洞察智能化疫情监控和解决方案、使用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对人员流动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排放重点人员、为基层预防检查提供数据支持、病毒跟踪、人员流动和社区管理等方面提供精准的服务。如中国电科集团的“一网畅行”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大数据系统搭建了劳务输出与劳务输入对接平台,使需求企业能安全招工,让无风险人群自由流动 ;央视网联合阿里巴巴在支付宝平台推出的“患者陪同日程”功能,积极调查用户能否与新冠患者同行,让居民自主防疫。此外,大数据分析可以评估和预测传染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帮助政府及时出台减税、降低费用、特别补贴等政策,缓解中小企业传染病造成的各种经营问题,确保社会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2.2强化政策引领,推动人工智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规范管理。

①规范技术等级标准和健康认可标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总体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技术发展的成熟度参差不齐。对疫情防控采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或衍生产品,要进行评价等级评定。只有达到规定等级的技术和产品才能得到政策支持或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消除地区壁垒,在全国范围内相互承认健康码,制定统一政策和标准,实现“一码通行”、“一码通办”。②系统建设、综合智能信息平台。平台是风险管理的“中央处理单元”,在各地区建立标准化的疫情防控智能机构,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数据共享平台互联,改革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提高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将传染病数据、体检、行为轨迹等纳入信息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扁平化管理,打破数据壁垒,动态同步各地区传染病信息。依法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明确疫情防控期间数据的开放边界,简化特殊时期的数据开放过程。③建立严格的内部风险监督机制。人工智能本身存在风险,随着各产业对网络的依赖逐渐加深,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给数字经济及广大用户带来显著影响。因此,为了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通过制定标准、推进立法、加强建设等方式,建立数字经济防线,形成完全的风险管理闭环,建立中国特色监管机制。

2.3基于智能医疗技术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徐宗本院士开发的分布式微剂量CT利用最先进的成像算法将CT扫描和成像分离开来,通过计算改变剂量,大大减少了现有CT的辐射问题,并与智能扫描系统一起实现隔离区内的无接触CT检查。以5G为基础的远程会诊系统进行了多次远程会诊,使全国各地的医疗专家共同参与治疗新冠的危重患者,有效减少医生和患者的直接接触,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远程访问系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视频通话的非接触服务,帮助缓解患者的焦虑和不安,更快地投入到健康恢复中。基于5G的远程医疗技术在疫情期间很好地稳定了医疗秩序,因此需要继续增加对其的研究,应用于更多的场景。此外,智能医疗辅助机器人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提高隔离区生产力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为病房配送餐饮药品的配送机器人,还是在隔离区实现智能消灭的消毒机器人,都在不同场景下有着比较成熟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智能医疗的商业化。

结束语:

新型新冠病毒的快速扩散给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困难。在可能发生的疫情下,消除门户前进方式,化解被动抗疫为主动抗疫,科学调整,坚实基础,创新场景,释放潜力,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帮助建设健康中国,使疫情防控更有智慧。

参考文献:

[1]季凯,张志华,赵波.人工智能促进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实践逻辑与实施路径[J].软件导刊,2021,20(08):38-43.

[2]沙德春,荆晶.人工智能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实践情景[J].科技导报,2021,39(15):135-141.

[3]张晨光.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21,45(04):372-375.

[4]蔡晓琼,郭晶磊,黄继汉,苏前敏.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1,38(07):915-920.

[5]孙强.重大疫情背景下运用人工智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1(01):1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