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艺术的文化内核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寿山石雕艺术的文化内核

林运艳

350123198502153557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石雕艺术的创作风格、雕刻技术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也使石雕的艺术特点与文化传承引起学者高度重视。石雕作品的精髓体现在不仅能够反映人们对艺术的不断追求与蕴含的文化内涵,还能展现出各个地区的传统风俗习惯,通过研究石雕作品可以发现各个阶段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石雕艺术品是文化瑰宝,需要深入研究其背后的文化传承形式,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石雕艺术,懂得品鉴石雕作品。

关键词:寿山石雕艺术文化内核

引言

寿山石雕刻是自然美和工艺美的融合。雕刻者首先要研究寿山石的原石形状,然后对其进行塑形、雕刻和加工。寿山石雕的历史跨越了1500多年,该工艺在元、明、清三代不断发展。寿山石雕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各不相同,使用的技术也各不相同,但所有作品都是技术和美学的融合。寿山石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品,雕刻技术和美学以一种微妙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因此,探讨宋代绘画在寿山石薄意雕刻中的应用具有实用价值。

1石雕的艺术特征

1.1高超的雕刻技艺

石雕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受益于高超的雕刻技艺,使石雕艺术拥有良好的艺术展现能力。古往今来,我国有许多珍贵的石雕作品,如玩物把件、石雕建筑等,都是石雕匠人技艺与心血的凝聚。石雕艺术作品的艺术特征具有无可比拟性,这些艺术特征都是在匠人反复加工后形成的。随着石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使石雕技艺越来越成熟,以浮雕、沉雕、圆雕等为主。石雕匠人在设计作品时,不但要明确创作主题、用途、外观特点,还要结合自身的技艺水平、领悟能力、创造思维,对其展开深入构思,这样才能让一块看似平淡无奇的石头变成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1.2设计题材的多元化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石雕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产成许多石雕艺术大家,并结合不同的地域文化、内在需求等衍生出许多风格与流派,在花草、山川、人物、动植物创作等方面形成独特的格调和韵味。

2寿山石雕的创作特色

“化腐朽为神奇”是寿山石雕艺术的创作特色,雕刻家应了解每个石种的特性,将最适宜的技法应用于创作中,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五彩斑斓通过雕刻传达给每一个观赏者,这也是每个手工艺人创作的初衷和在从业期间一直拥有的热忱。寿山石属于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雕刻者需要对每一次的雕刻过程严肃对待。寿山石雕工艺结合了各大民间工艺和书画的精髓,为了能完美准确地表达它的内涵,对雕刻者的技艺要求非常严苛,要利用高超的技艺呈现寿山石独一无二的脂润质地和斑斓色彩,将自然美与艺术美完美结合。

3石雕艺术中的文化传承

3.1石雕艺术中的地域文化传承

古往今来,独有的地域文化为不同类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艺术、文学、技艺、美术创作等多个层面的灵感。一直以来,我国“西南梯田文化”“北方游牧文化”“东北狩猎文化”的形成,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模式,且和生产、生活、习俗有关。然而,这些文化对石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农耕文化较为流行的区域,农具、农居、农作物都被当成石雕创作的素材,同时把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与生活模式保留下来。在北方游牧文化、东北狩猎文化较为流行的区域,牲畜、马匹、弓箭等体现游牧生活与狩猎生活的素材,都被运用于石雕作品创作中。石雕匠人利用这些珍贵的素材,以石雕作品作为媒介,向世人传达出传统地域文化的魅力与精华。

3.2寿山石审美价值的转变

以服装为例,从新中式褂袍到现在各式各样的大衣,无论是服饰还是装饰品甚至是艺术品,人们的审美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到影响,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得到一定的改观。再说寿山石雕刻的审美转变,以前寿山石艺术品多为达官贵族服务,在整体的作品风格上也讲究奢华精致。后来寿山石走入寻常百姓的视野中,得到了文人墨客的肯定和喜爱,由此,寿山石的创作风格也与传统诗画融合,平添了一分雅致。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的文化水平和审美素质也得到提升。华而不实的石雕作品也在审美的进步中退出市场,能得到青睐的往往是那些构思精巧和艺术价值高的石雕作品。人们在选购寿山石的时候也会注重将雕刻与中外技艺融合的创新型作品,正是这种从精致到雅致的审美转化,更利于营造良好的寿山石市场氛围。

3.3石雕艺术中的民族文化传承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每个民族因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语言表达的差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对石雕创作带来一定影响,且通过独具特色的石雕作品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蒙古族的石雕作品创作为例,蒙古族人民历史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马匹成为蒙古族人民、生活生产的重要工具,也给人们留下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的印象,当地人对马十分喜爱,使蒙古族形成独特的马文化。在马文化发源地保存了许多形象迥异、姿态不同的骏马雕像,向世人展现出蒙古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石雕的价值非常高,根本原因是石雕真实记录了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印迹,让石雕作品拥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为促进文化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4寿山石的薄意雕刻

薄意是寿山石雕刻的专有名词,也是寿山石特有的雕刻技法,由于其雕塑面比较薄而且具有一定的画意,创作讲究中国画理、笔韵墨趣,所以得名。书法艺术家潘主兰先生曾讲过:“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说其薄,亦非愈薄愈佳,因不能如纸之薄也;而说其意,则自以刀笔写意为尚,既简而洗脱,又饶有神韵者为佳,亦耐人品味而有其境者。”薄意雕刻是在保留石材原始状态的前提下,将画面布局之外的部分轻微剔除,留下的画面微微隆起,既蕴含浮雕的立体感,又饱含中国画的意境和构图。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寿山石雕作品本身就有巨大的吸引力,人们愿意为精美的寿山石雕作品一掷千金。优秀的雕刻家采用了许多宋代绘画的技法,使雕刻和绘画融为一体,相互借鉴,相互成就。石雕艺术是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为此,石雕艺术在不断发展中不但要遵循传统,展现出历史独特韵味,还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使自身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黄剑飞.寿山石雕艺术的文化内核[C]//.2022社会发展论坛(贵阳论坛)论文集(一).,2022:192-194.

[2]黄剑飞.多元化语境下寿山石雕的发展路径[J].天工,2022(11):16-17.

[3]阮邦曦.浅谈寿山石雕艺术中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J].东方收藏,2021(20):38-39.

个人简介:林运艳 1985年生于福建罗源 ,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轻工技术能手、福州市晋安区技术能手;师从郑福先生 。擅刻人物、山水,高浮雕、雅玩、印章等。作品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金奖,雕刻作品及论文多次发表于专业期刊与书籍。2020年荣获福州市晋安区寿山雕刻技能竞赛一等奖,第三届寿山石雕刻“十大新秀”2020年度被福建省轻工业联合会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c68cfde5ed3dedec8154af5989f7b88

林运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