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运动规律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动画运动规律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

张宪,李婷

河北美术学院

摘要: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教学也衍生出了新结构,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动画运动规律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中,应该有效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动画运动规律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更加合理。

关键词:动画运动规律;教学;教学要点;课堂教学结构

引言:在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明确课堂教学结构,不仅能够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加大对动画运动规律教学课堂的教学结构研究力度,进而使课堂教学结构得以优化。

一、概述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各种不同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组合。通过对各种不同教学因素进行联系与配合,进而使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各环节进行优化,并且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能够增强相应的认知能力。而在动画运动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课堂教学结构包括什么?

课堂教学结构主要包含4个环节,分别为感知环节、理解环节、巩固环节以及运用环节。通过感知环节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认知。通过理解环节,可以使学生对了解的知识具有更强的理解能力。通过巩固环节,可以加强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熟知能力。而通过运用环节,能够使知识得以升华,进而使理论学习过程和实践应用过程进行有机结合。

二、有效课堂教学结构的价值

有效课堂教学结构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利用课堂教学结构中相关教学元素的融合和应用,不仅能够使学生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认知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应用,进而使理论知识能够更快的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动画运动规律》课程课堂结构的教学要点

(一)感知阶段的教学要点

感知阶段的教学要点是引入通过新颖的引入方式,使学生能够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并且形成大概的知识轮廓。教师要明确感知阶段的重要性,通过事先构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与本节课教学知识有关的教学情境。

(二)理解阶段的教学要点

理解阶段的教学要点是加强对重点知识的讲解,并且要合理控制教学内容的难度,尽量做到由易到难、密度合理、梯度明确。要保证整体的教学结构更加严谨,使新课的讲解到最后的小结能够具有更强的连贯性。

(三)巩固阶段的教学要点

在巩固阶段要加强课外作业题的应用。在选题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本节课所需要讲解的理论知识进行合理的选择,利用选择的课外练习题可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能力。

(四)运用阶段的教学要点

在该阶段,教师要通过深化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范功思维、扩散思维以及聚合思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理论知识教学的主要目的,所以在运用阶段,教师要合理掌握教学要点。

四、优化《动画运动规律》课堂教学结构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分层递进

在针对动画运动规律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把控能力。通过分层递进的教学流程,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相关知识,进而增加对所有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能力。例如在新课讲解的过程中,首先要设置启发性的引入问题,保证整体的教学结构能够更加严谨,然后要注重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增加学科教学的科学性与严密性,同时认真的推敲衔接语言,确保在教学内容教授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然过渡。在不同层次过渡时还要做到环环紧扣,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完整和系统的知识。例如,在与动画运动规律有关的课堂内容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使用孤立讲解的方式,注意各部分内容和其他内容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架构,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节奏的合理把握

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动画运动规律课堂的整体教学节奏进行合理的把握。例如在理论知识教学完成以后,要善于对学生的掌握能力进行考察,利用课堂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能力。在把控教学节奏的过程中,还应该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并且要在不同的环节加大节奏的把控力度,例如在感知环节应该使用新颖并且简短的引入方式,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营造出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而在理解环节中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对新学到的理论知识具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并通过合理的课堂练习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的应用到动手实践当中。对于重点知识要增加讲解的时间,而对于难点知识则应该给学生更多充足的思考时间。总而言之,合理的把握教学节奏,能够使动画运动规律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要在各个不同环节中对教学时间以及教学难度等进行合理的调节,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结构能够更加严谨。

(三)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优化动画运动规律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效率能够显著提升。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并且要加强教学重点的训练强度。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是提高动画运动规律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重点的重要性,并且要在选题的过程中对教学重点进行深入分析,确保能够使所有选题紧扣教学重点。其次,在动画运动规律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其知识点能够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通过对教学知识点及教学习题进行研究,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理论基础知识。最后在针对相关习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还要使用一图多用或者一题多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探索性的训练,掌握举一反三学习规律的重要性。在习题讲解时还要注重解题规律的渗入,让学生能够明确各类不同题型的解决方法,进而使学生能够具有更强的应变和综合处理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动画运动规律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分析时,要善于对各个不同环节进行优化,并且加强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使整体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莹,乜艳华,柳露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J].艺术大观,2020,(29):108-109.

[2]贾昆.动画运动规律的教学研究[J].知识文库,2017,(21):164.

[3]夏莹莹.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教学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5):128-129.

[4]杨喆.论动画运动规律课程在教学中的改革[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1):210-211.

[5]伍小珊.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方法新探[J].艺术品鉴,2016,(08):125.

本篇文章系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XJG2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