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1

浅谈中小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周巍

黑龙江省桦川县实验小学  

老师的爱是讲授知识帮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是老师师德的根本所在。老师对学生主要是“师爱”。是的,老师的职业是琐碎的、是平庸的、是劳累的、是清贫的,但我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因为我愿意成为一片绿叶,让孩子们在绿叶下乘凉。人们因为爱而群居,社会因为爱而和谐。老师,这个阳光下最闪亮的职业。人类最崇高的称号,又为什么而熠熠升辉呢?站在三尺讲台上与学生心灵相照的我,又为何那样执着,那样坚定,那样顽强地书写着我的教育人生呢?因为爱,因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因为对孩子们无限期望、无限关注的爱。怎样才能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

一、爱学生是做一名好教师的前提

我们判断一个老师的师德是否高尚,就要看这个老师有没有爱学生的心。教育是爱学生的事业,老师的爱与父母的爱是不同的,老师的爱是严和爱的结合体的。老师们每天的事情,就是要用爱滋润每一位孩子的心灵。有时会因为孩子的淘气而埋怨孩子,为孩子的进步慢而急躁,为孩子的违反纪律而失态,我有时也会觉得很累、很烦,但有一种责任心总会涌上老师的心头:作为一名老师,就是要为孩子的寻梦路上指引,画一幅最美的画。

“爱”要以爱动其心。家长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这对我们老师的信任,老师就更要想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孩子好的及时表扬,犯了错误,就找犯错误的孩子谈心,有困难的孩子,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孩子们。

这份爱,是我作好所有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我非常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所以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可能有不断的智慧火花的迸发。老师的爱,是我教书育人的源泉,是我走向教育事业的根本。这种老师的爱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其中蕴含着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二、师生互相尊重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

老师的爱是建立在信任、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对待每一个孩子,老师都应该是有爱心的。这种爱,是老师和孩子的桥梁,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是学困生的催化剂。

老师的“爱心”是持久的、是对所有孩子的一视同仁,另外,我要时刻关注每个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有人说学困生就是学困生,素质不高就是不高。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不能这样对待学困生,每个孩子都会开花,只是花期不同,我对每一个孩子都有信心都是相信的。如:有一次,科任老师上课时,有两位孩子在轻声讲话,老师发现后,严厉地批评了他们,下课后两位孩子找到了我,说科任课他俩是在讨论问题,对老师的批评表示不满。听取他们的意见后,我讲你们反映的问题我完全相信,对你有有信心,你们没有过错,不过我希望你们要先举手,后发言,遵守课堂的纪律,尊重老师的劳动,有问题要等老师讲完课的之后,再讨论不就更好吗?老师对你们批评,我也相信你们会正确对待,要知道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事后,这两位孩子就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并表示今后一定要改正。

三、热爱学生要在“严”字上有所体现。这是做一名好教师的保证。

老师的爱,应该以严其行,教育不仅是要让孩子学习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一种自信去面对生活。做到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品德上关心他们的进步,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努力地去争取参加多种形式上的竞赛活动,乃至获得成功。我班有一个孩子他的家庭特别特殊,只有爸爸,没有其他亲人,姑姑和奶奶都不是直系,孩子的爸爸又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也看不见孩子。由于这两年疫情,爸爸都有两三年没回来,孩子住在别人家。在这个孩子身上我既要扮演严师,又要扮演慈母。疫情在家的网课他就上的不好,不是时间短,就是不上了,针对这种情况我跟他姑姑及时联系,针对他我每天上完课要微信视频他,检查他对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不懂得及时讲解,关心他疫情在家的心理健康,也跟他爸爸联系让他有时间多关心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孩子能正常上网课,并且听课效果好,而且他能自信的面对生活了。

总而言之,对待学生要爱得有度,严中有格。为人师表,师德高尚。德高望重,身正为范。我会坚守这三尺讲台,努力书写自己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