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曼健康系统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行为障碍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纽曼健康系统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行为障碍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笪梦雅

南京市祖堂山精神病院 2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纽曼健康系统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过程中对行为障碍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进行治疗的4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分对照组(23例;采取精神疾病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3例;采取纽曼健康系统护理)。分析2组老年病人干预前后的行为障碍改善程度以及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在行为障碍评价结果中,观察组的总消极因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积极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中,通过纽曼健康系统干预后能显著改善行为障碍,帮助老年患者快速康复,值得进一步普及。

【关键词】纽曼健康系统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行为障碍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更高。在康复期间通过需采取药物治疗来改善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但在此过程中应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来起到辅助康复的作用。纽曼健康系统时由纽曼在1972年提出的模式,近年来,在我国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范围较广,通过不同等级预防干预会让患者的多个方面达到动态平衡[1]。因此,本文将探究分析纽曼健康系统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阶段内进行住院治疗的4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男∶女=14∶9,年龄:[50~58(55.63±3.47)]岁;观察组:男∶女=13∶10,年龄:[52~60(56.02±3.98)]岁。2组老年病人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对比差距(P>0.05)。本研究已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纳排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住院时间≥2个月;③自愿参加本研究。

1.2.2排除标准:①合并脑器质性疾病;②精神类药物滥用。

1.3方法

1.3.1对照组。对照组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精神类药物治疗,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心理疏导、工娱治疗等。

1.3.2实验组。实验组采取纽曼健康系统护理,分为三个预防等级。①一级预防干预。评估病人精神分裂症病情严重程度和心理状态,分析心理问题,保持耐心、亲切态度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提升治疗信心。并且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方法,提高认知能力,降低对疾病的恐惧、担心感。②二级预防干预。对现有的心理问题刺激因素进行应有效控制,创设温馨、良好环境条件,包括夜间巡视放缓脚步、提供夜光灯照明等,避免外界因素影响睡眠质量。纠正不正确的饮食、睡眠习惯,督促并指导患者加强运动锻炼,针对具有极端行为念头的患者通过镇静药物治疗,在住院环境内加强保护性措施。③三级预防干预。在患者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一次、每2个月上门随访一次,建立病友群,在群众发送精神分裂症预防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内容。

1.4观察指标

1.4.1行为障碍。本文针对该指标采取NOSIE(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对精神分裂症老年病人进行评价,共包括7个维度,其中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列入消极因素,社会能力、兴趣、个人整洁列入积极因素。每项为5级评分法(0~4分)[2]。分数越高,消极因素越差,积极因素越好。

1.4.2康复效果。采用N-BPRS(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共26个条目,每项为8级评分法(0~7分),分数越高说明精神疾病越严重。显效:评分降低幅度>75%;有效:评分降低幅度在30~75%之间;无效:评分降低幅度<30%。

1.5统计学分析

本文涉及数据均在SPSS26.0中输入展开统计,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内容采用(±S)表示,行t检验;组间计数内容采用(%)表示,行χ²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行为障碍对比

2组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干预前后行为障碍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观察组NOSIE评分中,总积极因素高于对照组(P<0.05)且总消极因素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老年病人NOSIE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总消极因素

总积极因素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23)

56.88±9.26

78.62±10.33*

33.58±9.24

11.84±2.39*

对照组(n=23)

57.03±9.11

69.55±11.06*

33.96±8.86

14.33±3.41*

t

0.055

2.874

0.142

2.868

P

0.956

0.006

0.887

0.006

注:与同组干预前对比,*P<0.05。

2.2康复效果对比

观察组老年病人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康复有效率:95.65%;对照组老年病人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6例,康复有效率:73.91%。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3 讨论

纽曼系统护理模式主要包括机体防御、应激源以及护理预防方法。对于住院护理人员而言,最为主要的是护理预防措施。纽曼系统共分为三个等级预防。一级预防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压力源打破患者的心理防线,为此,通过避免与压力源直接接触来起到预防效果;二级预防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患者防御线被突破后产生的不良症状;三级预防的目的是为了稳定患者的病情,避免在康复过程中产生后遗症。将三个等级的预防措施进行系统性的干预后会让患者保持动态平衡,促进身心发展。在本研究中,基于纽曼系统护理下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其康复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的病人,并且NOSIE评分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其结果充分说明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状,让患者保持更为积极的心态,减少消极心态和行为的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康复过程中,实施纽曼将康系统护理方法起到的效果明显,能让患者保持更好的心理状态,改善行为状障碍,提升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磨丽莉,曾榕,周芳珍,等. 纽曼健康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内科,2021,16(1):120-122.

[2] 郭雪琴,梁云飞,吴小英. 全程护理管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