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年级学生美术构图能力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3

提高低年级学生美术构图能力的策略研究

曾晓红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侨光小学   519020

摘要:美术作品美不美,构图起着关键作用,而构好图则是创作出成功的作品之本。恰当的构图既让人感到舒适,又更有利于突出主体人物、增加鲜活的细节、增强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从而使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小学美术课堂上,学生的美术作业常常存在着各种构图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学生年龄过小而导致的,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不断深化,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高小学生的绘画水平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构图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激发兴趣,培养良好构图习惯。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儿童积极地面对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儿童改善构图。

关键词:构图水平;美术作品;有效措施

一、构图的含义

“构图”一词源于西方绘画,它是指以绘画题材为基础,以主旨思想为核心,对所要表现对象的人或物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以达到协调画中主次关系,渲染作品气氛,升华题材的作用[1]。构图以十字形构图为主;平行四边形构图;三角形构图;U型构图等;还有一些特殊形状构图方式等;包括点,线的组合,以及各种线条的交叉排列等。通俗的说构图就是把所要表达的内容按一定方法加以组合,使其符合艺术规律的一种手法,小学生美术教学中,构图通常遵循由从简单到复杂,从简到繁,由粗及细,由表及里,先易后难,由浅到深的规律。这样,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并能适当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观察力和想像力。因此,我们要引导儿童全面、深入地了解自然,并从中获得审美的乐趣和教育。

二、目前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枯燥呆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许多小学美术低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是对部分理论类知识进行讲解,教学内容比较机械且没有趣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培养,并逐步成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绘画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教学模式下,一般认为美术教学仅仅是辅助性课程,不会给学生造成很大影响,而学校也没有给予美术教学工作足够的重视,这就造成了针对美术教学工作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改善与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易出现枯燥,沉闷等问题。

(二)美术教学资源不够完备

美术与其他文化课(如语数外)教学存在较大差异,美术教学需要借助多种教学工具来提高美术教学效率。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能够利用有效的教学工具来开展课堂活动,那么就可以激发出学生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情况中,由于受到经费、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很多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再加上一些学校没有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工具,从而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美术融入到课堂之中。因此,为了使美术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师必须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课上所需知识内容

(三)教学模式单一

小学美术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仅仅是依靠教科书为主要参考文献进行教学,这就造成了目前美术教学以单一刻板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讲解为主的授课模式,而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时间却寥寥无几。长此下去,就会造成课堂的沉闷,也会让学生的兴趣大打折扣。现在的美术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因此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的做法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而现代的教育则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但是目前小学美术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单一。学生关于美术知识的调阅和亲自动手的东西也不多,只能依靠固定的教科书来禁锢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提高低年级学生美术构图能力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大胆作画,提高构图水平

在教学中,本人十分注意对一、二年级学生画面安排能力的训练。比如在讲授《圆圆方方和尖尖》时,我就会更加引导学生们观察生活中有关图形,同时关注它的构图特点及整体画面内容的组合,反复强调之后学生们就会慢慢地开始体会到构图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协调性。尝试和鼓励学生们大胆革新,养成学生们“先思而后起”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们经过反复琢磨之后也能用言语的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的作品。首先请每一位学生谈谈自己在构图上会怎样布置画面、画面形象主次关系、关注什么细节、位置、大小是否合理等等。同时学生之间也能互补促进学习。每次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写下来,学生们先相互指点、评价,最后教师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指导,最后由全班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构图方法,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与创造力,每节课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注意构图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渗透与指导,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与表达来培养自己的构图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有关构图方面的知识,日后创作绘画作品时,也慢慢养成了一定的构图习惯。

而要让学生掌握好这些能力,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事物,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来发现和提出问题。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我认为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外,还应根据教材特点灵活选用不同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强大功能,它能够把静态的内容动态化[4]。例如:借助多媒体课件或者其他辅助手段(例如:动画,投影,微课等等),把教材内容解释得一清二楚,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画面的构成和使用的规律。这不仅能够增强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和为以后的学习创造契机,而且能够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欣赏大师作品,扩展学生视野

课堂中欣赏到的经典作品,可以增强学生课堂注意力。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课堂教学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而提升教学质量离不开艺术欣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纪律和教学质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参与到艺术鉴赏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力。美术作品赏析是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教师欣赏艺术作品形式的新奇性决定了教师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

比如教《蜻蜓飞飞》一课时,可以运用图片的形式导入,先让学生欣赏现代大师潘天寿《诚斋诗意(中国画)》这幅作品,让学生了解蜻蜓,展开想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和活力,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精神。在实际生活看到的蜻蜓是什么样的?能不能动手画出你看到的蜻蜓样子?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通过这样一些适当的预设问题来引导孩子们认识自然,学会观察,这就能够促进他们美术构图思维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构图方式培养,提升绘画能力

发展儿童绘画构图能力教师不应操之过急或期望过高,应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小学一年级儿童大多在七、八岁左右,正值涂鸦期到概念期的过渡阶段,根据这一阶段应该进行想象画和创造画的训练,还要指导他们对基本形的理解,培养他们将物体的形归纳为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以及其他简单形的技能。在这个时期的每一次绘画教学中,应该强调将主体形状要画得突出而不是画得凌乱,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和大胆绘画等学习的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还不成熟,形象记忆也不够牢固,因此教师应拓展他们的更多学习思维,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例如:我们今天画的主体是一棵树,它在我们选择的画面上首先如何构图,过大,过窄都不好。因为树太大,人就看不进去了;太细,就显得单薄了,就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表现出来了,所以我说,树一定要大些,但是不能太大。这样才能突出树木本身的特征来。主体确定好位置后,如果只有一棵树画面会空洞,那我们要怎么办,这时适当的加一些跟主体相关的物象,比如树枝或者树叶等等,使之变得丰满而有立体感,这样才能够让整个画面生动起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作品,还可以让他们从多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对事物的看法,对他们的心理发育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联想和想象不断激发学生想象力,循序渐进地丰富画面内容在想象画,命题画和创造画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的画面内容单调,贫乏和简单,(会对整体画面就是构图有很大的影响)显露出内容不够丰富和雷同的缺点。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不宜专门侧重构图知识的讲解,所以我们教师要少教,要多给学生自由创作的机会,上课时要激发学生创造性想象,放手让学生自由创作,充分展示自己,发挥每一个儿童的艺术潜能,构图这样的基础知识自然也会在创作过程中得到提升。当然,这一“自然而然的提升”,还应是在我们教师的激发,暗示,指导与鼓励中,经过学生们的练习与发现,并伴随着审美能力的不断增强。

(四)开展多种构图练习,了解其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不仅是单纯的机械学习,更是艺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艺术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从而发展他们的智能,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怎样才能形成一个好的构图?我想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一些地方入手:可以针对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设计出不同的美术课程教学内容:1)在自然状态下,训练学生的构图结构,体现主体的主次。通过将多个图像结合起来进行构图训练,可以检验学生对整个画面构图中的细节分布,并使其组织清楚。通过这种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激发学生兴趣,又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美术教材对于同一门课程的内容表现形式多样,可利用这一特点使学生针对同一种主题做出不同的构图,而每一种构图并没有借鉴他们以往的构图形式。这种同题异构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提高学生美术作品完整度。2)低年级小学生美术创作能力较弱,美术课堂可将半成品画作恰当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想象添画创造,这个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要思考构图布局。对于画作的初步思索,才会使作品富有创意和生命。如《奇异的“大海怪”》一课中,可设计若干幅图,物象的内容、大小和分布上有差异的画面供学生添绘。3)让学生了解自己作品与他人作品的差距及原因,从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完善。4)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构图规律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从构图角度看,这几幅作品均未完稿,呈现出不同的不平衡性特征,其不同点就在于画面中图像的分布模式不一样。从残缺走向完整是对学生进行构图训练。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形状结构在绘画时如何合理选择位置以及怎样形成一种整体关系等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利用已有经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结语

小学美术课程是小学阶段基础学科之一,其关键教学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审美观,与此同时,通过美术课程教学全面发展学生想象力,使其在繁重学习任务中表达思想并进行艺术创作,然而教师要确保其在这一过程中养成正确构图意识,从而让其创作出更完美画作。此外,教师还应当对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加以培养和锻炼,为日后艺术素养提升奠定基础,进而促进整个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也可以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美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贾琨.动态对称构图法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探究[J].美与时代(中),2021(04):52-53.

[2]唐舒.提高低年级学生美术构图能力的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0(36):50-52.

[3]张华萍.培养儿童构图能力,提高儿童绘画素质[J].智力,2020(33):43-44.

[4]钟丹.浅析美术学绘画专业中的构图规则[J].人生十六七,2018(17):91.

[5]高秀明.小学美术课堂中提高学生构图能力的探究[J].华夏教师,2018(12):16-17.

[6]王云霞.加强美术教学培养儿童构图能力探研[J].成才之路,2018(10):42.

[7]褚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创作兴趣的培养——刮出来的世界[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