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联合白蛋白及呋塞米治疗脑外伤(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甘露醇联合白蛋白及呋塞米治疗脑外伤(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分析

王欣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北京 100043

摘要目的探究甘露醇联合白蛋白及呋塞米治疗脑外伤(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以50例脑外伤(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为对象,分为两组,参照组应用甘露醇联合呋塞米治疗,研究组添加白蛋白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尿量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实施甘露醇联合白蛋白及呋塞米治疗,可有效提高排水效果,预防不良反应,改善治疗效果。

关键词:甘露醇;白蛋白;呋塞米;脑外伤(脑出血)后脑水肿;

脑水肿是颅内高压的一个主要表现,主要是因颅脑、脑血、脑外伤手术引起。因颅脑具有特殊解剖结构,在发生脑水肿后,将压迫脑神经与脑组织,需及时消除症状,避免出现脑疝[1]。脑水肿患者常用治疗药物有呋塞米、甘露醇,其中呋塞米属于利尿剂,甘露醇属于高渗脱水剂,取得一定效果,但伴随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人血白蛋白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脑水肿患者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将以5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50例脑外伤(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为对象,分为两组,研究时间是2020年1月-2021年12月。25例是参照组,男11例,女14例;(51.98±4.45)岁;病程3-10天,平均是(6.09±0.78)天;病因:脑出血11例,脑外伤14例。25例是研究组,男12例,女13例;(51.57±4.72)岁;病程3-9天,平均是(6.12±1.01)天;病因:脑出血12例,脑外伤13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基础治疗,包括营养支持、镇静、吸氧、抗感染治疗,监测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及时纠正。参照组患者采用呋塞米与甘露醇治疗:使用呋塞米注射液静脉推注,每次20mg,每隔12小时用药1次。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50ml,每隔6小时用药1次。研究组添加人血白蛋白治疗,取人血白蛋白静脉滴注,每次10g,每日2次。持续治疗7天。

1.3 观察指标

评估脱水效果,详细记录用药30分钟、用药6小时、用药12小时、用药24小时尿量。详细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紊乱等。评估治疗效果,用药1天内,头痛、呕吐等症状缓解,瞳孔正常,神志清楚,使用CT诊断脑水肿减轻超过75%,即为显效;用药2天内,头痛、呕吐等症状缓解,使用CT诊断脑水肿减轻为25%-75%%,即为有效;不满足以上情况,表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20.0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例(4.00%),其中电解质紊乱1例,肾功能异常0例,脑水肿反跳0例。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例(24.00%),其中电解质紊乱3例,肾功能异常2例,脑水肿反跳1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X2=4.5232)。

2.2 两组患者尿量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尿量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尿量对比(X±S,ml)

组别

n

治疗后30分钟

治疗后6小时

治疗后12小时

治疗后12小时

研究组

25

169.09 ± 21.88

533.98 ± 29.49

1718.91±94.36

3823.24±153.72

参照组

25

156.65 ± 21.67

492.75±24.36

1528.83±87.42

3641.86±134.65

t值

/

0.5342

7.9931

11.4742

15.2354

P值

/

0.5954

0.0000

0.0000

0.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是100%,显效14例(56.00%),有效11例(44.00%),无效0例(0);参照组治疗有效率是80.00%,显效10例(40.00%),有效10例(40.00%),无效5例(20.0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X2=4.9123)。

3 讨论

脑水肿为脑出血、脑外伤常见并发症,属脑出血或脑外伤吸收需一定时间,短时间中无法消除,加重脑水肿,若未得到及时且有效脱水,可诱发脑疝,威胁生命安全。甘露醇属于渗透性脱水剂,在临床较为常见,广泛应用于脑水肿患者的治疗中[2]。然而,甘露醇影响电解质与肾脏毒性,临床应用受限。呋塞米属于强效利尿剂,在治疗脑水肿患者时,可快速增加血浆渗透压,达到利尿效果。呋塞米存在一定不足,因作用时间短,往往需反复使用,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对电解质水平产生影响。人血白蛋白可以有效维持胶体渗透压,可以帮助维持和修复机体和细胞的正常功能,并能平衡激素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当机体缺乏白蛋白,可引起腹水、水肿以等多种不良反应,还会增加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概率

[3]。此外,人血白蛋白还可以起到抗疲劳和提高新陈代谢能力的作用,且可以提高身体各种酶的催化作用,并改善内分泌的调节功效,还能提高心肌和大脑多部位的氧气运载能力,有效控制肌肉收缩,还可以中和体液,避免出现酸碱不平衡的情况。最后,白蛋白也可以参与能量代谢,提供热量,保证机体的能量需求。本次研究中,将白蛋白应用于脑外伤(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的治疗中,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尿量、治疗有效率方面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脑外伤(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实施甘露醇联合白蛋白及呋塞米治疗,可有效提高排水效果,预防不良反应,改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谷,洪映标,黄正华,等. 甘露醇联合白蛋白及呋塞米治疗脑外伤(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探讨[J]. 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2):1721-1722.

[2]郭伟. 甘露醇联合白蛋白和呋塞米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效果观察[J]. 甘肃科技纵横,2020,49(7):47-48,56.

[3]廖晓飞,甘菊文,赖文焘. 人血白蛋白与呋塞米配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致脑水肿的临床疗效分析[J]. 江西医药,2020,55(12):1783-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