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审美启蒙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关键要素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小学美术审美启蒙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关键要素探究

李春霓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小学,广西  河池   54710 0

摘要:小学审美教育应注重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并使学生形成追求美的意识。审美教育对人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陶冶性情,培养高雅的兴趣,拓宽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本文对小学的审美启蒙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关键进行了探究,旨在帮助小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审美观念,培养艺术创造能力,希望可以为有关的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启蒙教育;创造能力;关键要素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到,小学美术课程十分重要,是美育教育中最关键的手段,可以显著提高全民素质。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与素养,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有三种,分别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教学。审美教育可以对小学生进行启蒙,使他们在早期形成马克思主义审美观,在审美创作中健康成长。教师也不应将美术教育简单理解为绘画技术的传授,或是对知识的学习,美术的鉴赏,而应树立美术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的观念,教师一定要对美术课进行创新和改革。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和好奇心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是巨大的,只要学生对一件事的兴趣是持续存在的,而不是三分钟热度,学生就会以最大的热情,最好的发挥完成这件事。美术学习亦是如此,教师不能强制性的给学生灌输大量难以消化的知识,而应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借助兴趣调动学生的行动力。例如在《中国画写意蔬果》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执意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们会无法深刻理解知识,但如果教师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学生们的脑海里对知识的印象会非常深刻。例如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围绕水墨画讲一个趣味故事,传说里有一名画技超群的宫廷画家,得到了皇帝赏赐的一段名贵的绫子,皇帝让他在绫上绘画,但他因为激动饮酒过度,一不小心在这段绫上洒上了墨水,画家惊惧不已,因为将这么贵重的赏赐之物弄脏也许会砍头,画家惊慌之际机智的将墨点画成一幅水墨画,不仅躲过了一劫,还得到了皇帝的欣赏赞扬。学生们对故事的感触很深,都跃跃欲试,急切的想要动手画一画,学生在听故事前可能由于谨慎不敢下笔,在听完这个故事后,消除了顾虑和恐惧,开始大胆作画。

想要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新鲜感,应注意加入导入。导入在教学中就好像歌舞剧的序幕,也仿佛音乐的前奏,它可以是一段引入主题的话,一张有关教学的图片,一个供学生猜的谜语,也可以是几笔简单的示范,抑或是生活中的热点。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启发学生的智慧,还可以为新课设置一个良好的开端。导入应具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年心理特征,已有知识储备的多少和不同年龄段的兴趣点精心为学生设计导入,低年级的学生通常活泼爱玩,喜动不喜静,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在教低年级《青蛙》时,首先给同学们讲有关青蛙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然后让同学们学一学青蛙的动作和声音,激发学生对青蛙的喜爱,再进行创作。高年级学生心智相对成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触类旁通的能力较强,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应用联想法和对比法,通过设置问题供学生思考,交流互动引入新课学习。在《我见过哪些车》这课知识的教学中,可以依据高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较丰富的特点,将教学目标的层次提高,分别播放一段汽车,警车,救护车发出的声音,并让学生思考辨别见到的是哪种车,学生回忆一下子被激活,源于生活的素材更能使他们兴致勃勃,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积极的表达看法,参与课堂问答。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美育包含了所有精神物质产品的美感教育,这些产品可以为美感培育提供载体,使人的素质发展的更加全面。美感在劳动中形成,同时也可为劳动服务。生产实践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求,还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美的享受。科技的革新,使得艺术设计创新波及面越来越广,美就潜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人们去观察和发现。大自然里异彩纷呈的动植物和自然现象,优雅精致的服饰与环境,人类高雅得体的行为举止和高尚的道德行为,都可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如果一个人不能发掘生活中的美,也就没法真正的感悟美。艺术素材取自生活,美术教育最为紧急而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能力和良好习惯,并体悟和创新呈现生活中的美。在对《染色图案》这一课的知识进行教授时,如果只是简单的搬运教科书中的方法,只是为学生传授各种折和染的方法,再说明这是色彩美丽的手帕,教学效果不会很好。教师可以换一种教学方法,对染色图案的纹理,色彩对比等进行研究,并设计出八角形,条纹,碎花图案,供设计小花伞,领结,花裙子使用,将图案放置于黑板,让学生仔细欣赏,并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充分联想。问题可以是,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图案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利用图案设计几件服饰。因为图案在方形纸上,学生很快联想到手帕和围巾上的图案,当学生回答出来这两个答案时,教师将事先染好的手帕对折三次,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想象,一问一答的互动引发了学生设计的渴望,可以说想象的天地是无穷的。想要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想象力,还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只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想象力思维很受局限,只有让学生亲近自然,与自然紧密接触,才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大自然可以对学生的想象提供灵感,学生在学习有关植物类的绘画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自然中观察各种树和植物叶子的形态,不同植物间的区别,观察各种植物各自的特点。此外,还应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丰富艺术生活,家长可以带孩子去美术馆参观欣赏名人画作,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学生见多识广了,想象力自然而然会得到提高。

三、思考与建议

在美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语言美,包括内容和形式美,内容美要求教师语言蕴含的思想深刻,哲理性和启迪性强,形式美要求教师在措辞上技艺高超,不能过于刻板,而要生动灵活。一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作用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优秀教师的魅力在于能够把平淡无奇的事物变得生动有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使美术教育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

结语

小学美术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艺术课,对学生日后多方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等优良品质的重要途径,应改变美术课只教画画技巧的传统观念,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使学生形成审美观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王青.小学美术审美启蒙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174.

[2]王雯兰.小学生审美启蒙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刍议[J].明日风尚,2018(24):274.

[3]马晓春.小学美术色彩审美启蒙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J].流行色,2021(0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