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检测现场采样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生态环境检测现场采样问题分析

尹伟

云南佳测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现场采样是生态环境检测全过程中的核心实施环节之一,环境检测人员在选取采样点位以及确定环境样本的采集频率时,基本思路要点应当体现在严格按照目前现有的采样操作标准规范,确保通过采集获得的环境检测样本能够达到典型性与全面性的标准。近年来,生态环境检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日益得到环保主管部门的重视。环境检测工作人员通过展开科学合理的检测样本采集操作,可以切实保证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的合理性,进而为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生态环境;检测现场;采样问题

1生态环境检测现场采样的影响因素

1.1采样频率与点位

现场采样频率以及现场采样点位的两项重要因素都会直接关系到环境样本的完整准确程度,决定了采样操作人员务必做到严格控制与限定现场采样过程中的频率与点位因素。多数情况下,现场采样的操作技术人员针对采样间隔频率应当给予灵活的控制,避免存在过于频繁的样本采集操作频率。这是由于,过于频繁的环境样本采集操作将会消耗较多的采集样本资源,同时也导致了样本检测环节中的资金资源浪费。但是与之相比,过低频率的环境样本检测操作可能会减损环境样本的效能,不利于检测业务人员分析得出更加精准的环境污染状况数据。因此,采样频率应当进行合理的限定。

1.2采样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生态环境监测的现场抽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采样系统不健全是一个难题。例如,在空气采样的情况下,它没有按照优秀的采样规范执行。同时,样本使用的方法并不多样化,在抽样的情况下,关键点也没有得到控制。由于采样系统不完善,不可能在实际检测水平上获得准确的结论。今后,采样工作要按照新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调整,逐步完善采样操作体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着眼长远,提高采样整体水平。

1.3自然条件因素

环境样本的采集区域具有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土壤地质条件特征,区域自然条件的波动变化情况将会给环境样本的全面采集操作过程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在自然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下,采样技术人员应当尽可能避免频繁从事野外环境样本的采集工作,以免遇到过大的采样操作实施难度。在具有危险因素,同时采样频率较高的断面位置,可考虑尽量使用自动化的样品采集装置,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例如,目前在自动化传感检测仪器平台支撑基础上,环境检测人员针对流经城镇的河流进行连续自动采样,对污染物含量比例因素能够形成更为科学的检测判断结论。检测技术人员目前针对传感探测装置应当安置于地表水的重点检测区域,进而做到有效确保经过探测得到科学性更强的地表水污染程度状况信息,支持环保决策人员形成科学的地表水体污染治理规划。环境检测人员可以考虑有效结合运用生物探测仪器,做到准确把握城区地表径流现有的有害微生物比例数目。具体针对于大气样本以及水体检测样本在实施全面采集的环节中,现场采样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然气候条件的改变给样本采集准确度带来的影响。

2生态环境检测现场采样的策略

2.1优化水质采样工作

水采样是众所周知的,在长期采样的情况下,应以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更改。在做好自然环境检测工作中,分析方法的应用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最终检测结论的科学准确性。同一检测样本版本有不同的来源和方法,使用的研究方法也有很大不同。吸收液采集的试样主要表现出可靠性差、极易氧化的特点。此时,建议将其储存在低温下。如果是在夏季,建议将其储存在冷藏室中,这不仅提高了检测水平,而且可以更好地解决检测偏差。有检测断面的河流(段)每年至少采样3%。分别在调水期、汛期和旱季采集两次样本。如果需要测试的新项目已经三年没有检测到,并且很明显该路段周围没有新的排放源,并且当前污染源的污水排放量没有增加,则可以每年采样一次进行测量。一旦检测到,或路段周围有新的污水源,或当前污染源的污水排放量有新的增加,将恢复采样。

2.2大气环境检测采样

对于大气生态污染状况在进行科学判断的过程中,关键前提应当体现在完整准确收集区域大气污染的原始检测样本。具体在采集大气污染的检测样本时,检测技术人员应当选择运用专门性的储存容器来完整保存现有的大气污染检测样本,避免发生气体溢出的现象。环境检测业务人员对于大气污染状况的采集样本应当根据样本的检出限及测定上限,合理采集样品的体积。通常来讲,专门用于保存大气采集样本的容器应当为温度较低的专用箱体,确保箱体达到较好的气密性标准。环境检测人员对于经过全面收集获得的大气检测样本应当确保在较短时间里完成检测操作,以免出现样本检测的数值结果失真情况。采样操作人员必须要注意的是,引发大气生态污染的常见因素包含较多种类,那么大气污染的采样技术人员必须要选取各个典型的采样时段。

2.3创新土壤固废的采样工作

生态环境保护检查现场抽样信息不断完善。土壤固体废物采样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但总体上发生率较高。土壤固体废物采样前,应仔细调查现场,收集完善的数据信息和信息内容,并根据土壤类型、土壤肥力水平和土壤地形特征,根据土壤固体废物采样范围合理划分区域。在每个区域采样的土壤固体废物样本应始终保持相对较高的平均值。挥发性有机物除存在于土地资源表面外,还广泛存在于裂隙水中。采集样品时,需要依靠特殊的方法和仪器设备,如钻孔取样法。样本收集深度也相对较深。从地面以下10km至顶部,每隔1m设置一个采样点,还应收集地表水。根据卸压补给瓶的取样,准确测量土壤蒸汽,补给剂大多选用活性炭。在此阶段很少使用多孔聚合物吸收剂。采样设备的选择不应引起与土壤固体废物的所有化学反应,以防止对采样精度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改善土壤固体废物的采样工作,可以更好地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检查现场采样的意义。长期的工作也引出了很多原因,而室内未来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大。

2.4加强采样远程指导

生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数据平台不应释放压力,尤其是远程控制引导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这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现场采样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很多,有些地区的情况非常严重。有必要获得远程控制的指导,科学合理地填补生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的每一个问题和系统脆弱性。采样时,必须记录土层的横截面形态特征。样品容器、用品、塞子、磨砂玻璃瓶、塞子、无色丁二烯塑料瓶或特制牛皮纸包装袋。规格和型号取决于数量。储存样品时,应防止样品成分被吸收,并防止改变待测样品的类型。此外,避免对样品造成二次污染。远程控制引导应根据优秀的通信技术进行引导,以准确区分现场条件,提高采样效率。在远程控制指导的情况下,还可以完善生态环境检查现场采样的材料记录,认真分析实际操作中最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时处理采样中的问题,促进长期工作。它具有更强的选择性、毅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了更强的使用价值。

3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该领域的不断进步,生态环境检测的所有现场采样工作都可以按照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并解决了一系列问题,这是为了确保室内未来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大。然而,生态环境测试现场采样的技术性、机械设备和人员素质应从多个角度考虑和提高。可以更好地操纵和处理隐藏的问题,确保生态环境检测现场采样的意义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瞿士鹏.环境检测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及影响[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11):62-64.

[2]聂超凡,彭琛,王文虎.基于MSP430F5438A的有机农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设计[J].物联网技术,2021,11(11):24-28.

[3]袁艺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2(16):120-121.

[4]刘强.生物检测技术在水环境检测中的应用[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0,50(07):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