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化肥减量增效模式推广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7
/ 2

农业生产化肥减量增效模式推广应用研究

马木提江·玉买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新疆阿图什市    845350

摘要: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化肥减量增效是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形式。农业生产体系中加大化肥减量增效模式推广工作力度,是农业管理和服务部门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本文在简要概述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类型基础上,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对应的优化路径,以此为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生产;化肥减量增效;农技推广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化肥减量增效成为农技推广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新型技术推广应用中还存在多方面问题,对推广成效产生负面影响。以化肥减量增效推广模式为例,在诸多地区农业生产中的促进作用还无法有效体现出来,农业生产过量使用化肥、农业生态污染现象依然较为严峻。

1、化肥减量增效主要技术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化肥施用量约占到世界总量的30%左右,同时在肥料结构上也较为固化,以此不仅造成农产品安全,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峻,同时也限制农业生产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随着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不断完善,最近数年化肥整体使用量开始逐步下降,技术推广工作成效得以体现。当前较为常用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1)精准施肥,主要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和养分专家系统两种形式;(2)调整化肥施用结构,主要是通过优化大量元素配比和微量元素配施两种方式实现;(3)施肥技术的革新,主要包括机械化深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类型;(4)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主要利用农牧废弃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绿肥、生物肥等进行替代;(5)其他技术,主要是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特征和农作物类型,推广缓控释肥料、氮肥增效剂及养分高效作物品种等形式。

2、农业生产化肥减量增效模式面临问题

2.1 农民接受意愿不足

虽然化肥减量增效模式推广对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农民群体对新型技术的接受意愿明显不足。一是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造成农民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中老年农民群体对化肥减量增效认识不够深入,不愿意采用新型技术。二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相对较为复杂,配施过程中需要投入时间和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也会对农民接受积极性产生影响[1]。三是不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农业经济结构不同,农民对新型技术应用缺乏正确认识,也会造成推广成效受到影响。

2.2 关键技术推广滞后

化肥减量增效推广,需要与当地农业生产土壤特性相适应,需要与农作物类型、品种及气候条件相适应,需要对具体技术进行优化,有针对性的推广应用,才能够达到良好的应用成效。但是当前新型技术应用中,部分技术前期试验较为薄弱,所选用的肥料类型市场价格较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能够起到的增产增效成效不够显著,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也使得具体推广工作受到影响。同时在某些地区土壤类型较为多样,推广部门只是简单的采用单一配施方案进行推广,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与减量增效目标要求相差较大,也会对推广成效产生影响。

2.3 推广方式革新不足

农业生产化肥减量增效的推广,需要适应现代农技推广工作要求,实现推广方式的全面创新,要能够确保农民切实感受到技术应用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方面带来的优势,确保推广工作效率不断提升。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农技推广部门还是以宣传单、宣传栏等方式为主,或者是进行简单的田间配施指导。在配施过程中,没有考虑不同土壤类型对配施比例的影响。在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时,多是以集中培训方式为主,现场宣传活动较少,农民没有能够真正掌握减量增效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所采用的配施方案不够合理,增产效果不显著,对后续技术应用推广产生负面影响。

3、农业生产化肥减量增效模式推广优化路径

3.1 提升减量增效推广重视程度

我国城乡人口比例变化和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要求农业产业必须要朝向现代化方向转变,要能够切实保障农业经济安全,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农业生产中化肥用量过大,不仅会造成土壤板结、农作物生长质量下降等问题,还会带来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问题。因此对农业服务和技术推广部门而言,必须要强化对化肥减量增效模式推广的重视程度,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出发点,通过科学配施方案,有效改善农田土壤营养状况,加大农业废弃物和绿肥使用成效,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奠定良好基础。

3.2 转变农民农业生产理念

农业生产中化肥减量增效推广成效的显现,首先需要转变农民的农业生产理念,为新型技术应用提供良好氛围。在宣传推广工作开展中,推广人员先是要深入做好现场调查研究,从不同土壤结构、不同作物类型、气候影响等各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选择与当地农业生产特征最为相符的试验方案,转变农民对化肥施用的错误认识

[2]。在与农民沟通交流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与农民交流,了解农民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实施的具体看法,在耕作管理和经济成本投入方面的实现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对试验方案进行优化,确保减量增效方案能够为农民所接受,提升新型施肥技术应用水平。

3.3 因地制宜推广关键技术

化肥减量增效模式推广成效的关键,在于技术应用的对应性和应用成效能够真正体现。因此在模式推广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从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综合成本投入、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入手,选择最为适用的技术进行推广。在农作物生产管理中,应当采用信息化技术做好相关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从数据层面对技术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引导农民依照方案要求进行配施,依照规范进行生产作业管理,以此才能够真正确保技术应用成效体现出来。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与农户之间的交流,了解模式推广的难点问题,对配施技术应用方式进行调整优化,确保新型农业生产结构下减量增效模式能够广泛推广。

3.4 全面革新推广方式

推广方式的创新,对化肥减量增效模式推广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对技术人员而言,首先要是要做好前期试验工作,制定科学的技术应用方案,确保模式推广成效能够充分显现出来。次是在条件具备情形下,可以采用建设示范区形式进行推广,将示范区设在田间地头,采用公示方式提升农民对化肥减量增效的认识,切实转变农民生产管理理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引导农民应用数据采集和整理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进行对比,切实展现模式应用成效,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体参与到科技施肥新型模式中来[3]。再次是要通过新媒体平台做好化肥减量增效模式推广,通过在新媒体平台开设直播、上传视频等形式,向农民讲解方案实施要求,不同实施环节应当关注的重点,在确保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基础上,提升农民对新型施肥方案的接受水平。

4、结束语

农业生产化肥减量增效是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工作,对于技术推广人员而言,必须要适应农业生产方式变革要求,优化技术应用方式,创新推广方式,引导农民认识减量增效模式应用重要性,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到应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雪梅.上江乡玉米化肥减量增效试验探讨[J].农家参谋,2022(14):52-53+161.

[2]刘绍菊.山东省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模式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5):181-183.

[3]邱子健,申卫收,林先贵.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及其农学、生态环境效应[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04):237-248.